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_197,打断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97,打断腿 (第3/5页)

应该有认识的实验室。

    青山镇和别人合作,最怕的就是别人抢了属于青山镇的主动权。

    陈知年也乐意看到青山镇发展,希望青山镇能再点摘掉‘二奶镇’这顶帽子。人有钱了,想的就多了,能做的选择也多了。

    手里有钱了,父母应该就不会因为钱而牺牲掉女儿的幸福。

    “谢谢你。我代表青山镇的人民感谢你。”

    虽然这件事能不能成,还是个未知数。但李仁杰依然感激陈知年愿意为青山镇的发展出谋划策。

    陈知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只是提议。”接下来的工作才是重点。例如,如何找到效果最好的‘癞皮膏药’的方子。

    在青山镇,很多老中医都会制作‘癞皮膏药’,但效果各有不同。

    有些人制作的‘癞皮膏药’是一贴见效,三贴祛湿。而有些人制作的‘癞皮膏药’则需要用到五贴六贴,不是没有效果,只是效果相对而言小一些。

    想要和别人谈合作,就要先整合自己的方子。

    还有,方子的保密工作也重要。毕竟,很多人都知道‘癞皮膏药’的好几味药材,制作手法也知道一些。

    如果青山镇的‘癞皮膏药’做得好,卖得好,肯定会有不少人想要分一杯羹。然后各种各样的假货就如雨后春笋冒出来。

    还有,如何从老中医哪里拿到方子?如果整合优化方子?

    这些,都需要李仁杰带领着大家去完成。

    陈知年也只是提议,其他的事情就不参与了。但李仁杰有些急,让陈知年立刻给周医生打电话。

    看着李仁杰递过来的话筒,陈知年看向宋文老师。

    宋文老师点点头。

    好吧。

    打吧。

    在回来之前,周辞白说‘回到给我打电话’报平安。但陈知年回来就睡着了,根本就没有想起这么一回事。

    紧接着又被村里的八卦给砸得头昏脑涨,想不起来。又是村长,又是稻子的,她根本就没有时间想起在羊城的男朋友。

    昨天晚上快睡觉的时候,村长叔突然过来让陈知年去接电话。原来,周辞白没有等到陈知年的电话,以为她还没有回到,担心她在路上出了什么事而打电话过来。

    陈知年都不好意思说,她忘记了,只能赶紧跟周辞白吐槽路上的艰辛,转移话题。一路上的确很辛苦,但回家的一瞬间感觉一切都值得。

    回到家,躺在床上时,陈知年突然明白为什么小吴愿意在火车站连续排队三天,就为了买一张回家的车票。

    羊城很好,但都不是自己的家。

    陈知年本想把周辞白聊一聊清水村,聊一聊她家的,但村长在旁边虎视眈眈,一再提醒‘电话费贵’,陈知年只能遗憾的放下电话。

    陈知年接过李仁杰递过来的话筒,然后按下周辞白办公室的电话号码。

    周辞白的确认识这方面的人,但他建议陈知年给他外公和舅舅打电话,因为他们认识的人更多。而且,从陈知年的描述看,这只是一件小事,没有必要和别人合作,分掉利润。

    在不改变药性的前提下除臭或者降低臭味,然后改进制作工艺,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并不难。

    外公虽然退休了,但人脉还在,很爽快的答应帮忙。作为老一辈的人,作为曾经也在农村洒汗水的人,外公也是希望自己能为农村建设出一分力的。

    周辞白和陈知年谈恋爱,他们不可能不了解陈知年,还有她的家庭,她的出生的地方。一个人的性格脾气人品素质,和她成长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人都说,看一个人的人品,可以先看他们的父母,然后再他们出生、长成的环境,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陈知年,所以外公和舅舅了解过青山镇,大概知道青山镇是个什么地方。一穷二白不至于,但三观有些歪。

    “你们镇也不容易,而我这把老骨头也还有些用处......你们把方子送过来,我帮你们看看......”

    听说能避免因为合作而被分掉利益的可能,李仁杰很高兴,一再感谢陈知年。如果不是陈知年提起,他们还真忽略了满满退出人们日常生活的‘癞皮膏药’,如果不是陈知年有认识的人,他们可能还要被分掉不少利益。

    外公还说,如果青山镇不介意用二手机器,他还可以帮忙介绍一批被制药工厂淘汰下来的二手制药机器设备。

    当然不介意。

    对于青山镇来说,能省则省。

    现在一切都是起步中,一切都是未知,他们也不敢投入太多。虽然他们都猜想‘癞皮膏药’有市场,发展前景可观,但万事总有意外。没有倒哪一步,谁都不敢肯定的说‘一定能赚,一定能发展起来。’

    相对于其他人,李仁杰才是真正的压力巨大。

    但有压力,才有动力。

    他愿意为青山镇人民背负这样的压力,他愿意把青山镇的发展背负在肩,想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