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巧遇荼万里 (第3/3页)
,音符变得流畅而连绵,如同溪水潺潺,宛转悠扬。
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感受着杯中茶香的馥郁。 伴随着《高山流水》的旋律,窦宝的脑海中涌现出一个念头: “顶级白毫银针,由福省福鼎市太姥山的福鼎大白毫制作而成。它的香气清新、芬芳,带有一种独特的毫香,茶中极品。” “这是福鼎太姥山的白毫银针,香气清新芬芳,独特的毫香让人沉醉。”窦宝缓缓睁开眼睛对老者说道。 老者微微点头说道:“请品饮。” 窦宝轻轻提起品茗杯,小口啜饮茶汤,细细品味其间的滋味。 茶汤在口中的流动,清甜、醇厚、滑溜,回甘悠长。 《高山流水》的旋律再次响起: “早春白毫银针,晴日采摘,经日晒工艺加工,因当时是北风天,故茶叶萎凋的极好,得出的白毫银针叶白梗绿的上好银针。口感鲜爽回甘,入口即化,毫香蜜韵,有一种清甜的感觉。茶汤在口中流转,能感觉到它的醇厚和滑度,回甘悠长,让人回味无穷。” “日晒工艺,北风天萎凋,酿出了这毫香蜜韵,真是极品。”窦宝目光炯炯,对着老者微笑道。 老者听了,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的品饮水平又见长了,竟然能品出北风天萎凋的独特之处。实属难得。” 说着,他又轻轻地为窦宝斟上一杯茶水。 听老者这样说,窦宝禁不住好奇地问道:“您认识我吗?” 从老者的言辞中,他察觉到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仿佛他们之间存在某种深厚的渊源。 老者定定地看着窦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然的平静。 他微笑着回答道:“你是窦宝,对吧?我们曾经一同品茶多次,难道你都忘记了吗?” 窦宝听后,脸上闪过一丝尴尬:“非常抱歉,前段时间我碰到头,很多事情都变得模糊不清了。” 老者听后哈哈大笑,他的笑声中充满了宽容与理解:“没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是很奇妙的。无论如何,你终会找到我。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它。” 他轻轻指向茶壶,“你天生就对品茶有着独特的热爱和天赋,只要有好茶相伴,我们的相遇便是注定的。” 窦宝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他觉得这个老者与众不同,或许通过他,自己能够找回那些逝去的记忆。 他恭敬地问道:“冒昧地问一句,先生您尊姓大名?” 老者淡淡一笑,他的眼眸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智慧:“我是荼万里。荼字是草字头下面一个余字,你要好好记住,不要再忘记了。” “明白了,我会记住的。”窦宝真诚地点头答应道。 老者接着说道:“那今天,我想再考验一下你。你能否辨别出这杯茶的年份呢?”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丝丝期待。 窦宝稍作回想,但记忆中的年份并未直接浮现。 于是,他再次端起茶杯,深深地啜饮一口。茶汤在口中散开,之前的感受重新涌现。 《高山流水》的旋律仿佛也随之响起: “顶级的白毫银针,经过干仓存储,其口感达到了极致的柔和,香气浓郁而持久。由于存放的方式得当,虽然只是2年的陈茶,却散发出如同5年陈茶般的醇厚香气。” 有了答案,窦宝放下手中的茶杯,与老者对视,肯定地说:“这杯茶实际存放2年,但因其存放方式得当,其香与味都犹如5年的陈茶。” 老者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微笑着举起自己的茶杯,向窦宝示意,然后一饮而尽。 放下茶杯后,他深深地看着窦宝道:“我观你气色,面色过于红润,体重有所下降,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吗?” 窦宝对荼万里老者的亲切感到莫名的熟悉,那眼神,仿佛是一位长辈对晚辈的深深关心。 他因此坦诚回答:“实不相瞒,我最近正在减肥。想要去打羽毛球。” 听完窦宝的答复,老者微微皱眉,他的目光飘向远方,口中轻轻吟诵: “胖瘦自来去无常,人生百态任疏狂。 浮云过眼皆成梦,流水经年自有方。 喜看花间蜂蝶舞,笑观世上利名忙。 清心寡欲身康健,胖瘦何妨乐未央。” 吟罢,他收回目光,笑着对窦宝说:“这其中的道理,你需要慢慢体会。胖有胖的道理,瘦有瘦的明悟,人生在天地之间,胖瘦自有其道,不能过分追求。适度,才是真道理。” 窦宝听得有些糊涂,他并不完全明白老者的意思,但他感觉到对方是在告诉自己不要过分刻意减肥。 虽然清心寡欲是一种值得追求的心境,但他现在还年轻,正是“人生得意须尽欢”、“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热血年华。 他有许多梦想要去追求,许多未知的事情想要去探索,还不到清心寡欲的时候。 但他明白老者的劝诫是出于善意,就回报以一个感激的微笑。 然后他礼貌地说道:“荼老先生,天色已晚,我必须得告辞了。希望改日我们还能再一起品茶、聊天。” “窦宝,这个你拿去。”荼万里递来一个黑色的陶瓷罐,看似是一罐茶叶。 “这是我珍藏的茶,每天饮一杯,能激发气血、助运化,对你的身体大有益处。就当是对你今天猜中这碗茶年份的小小奖励。”窦宝本想推辞,但老者眼中流露出的坚持让他无法拒绝。 “如此,那便多谢了。”窦宝接过陶瓷罐,妥善收藏好。 “感谢荼老先生的慷慨赠予,您的款待让我倍感荣幸。那么,我就先告辞了。” 他与荼万里道别,小心翼翼地捧着茶叶罐,踏上了归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