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 盛名之下 (第1/4页)
见嬴稷如此大礼,田文又一拂下裳,重重跪下:“臣田文,必不负王上重托!” 朝会后,嬴稷在咸阳宫设宴,为田文洗尘接风,上大夫以上爵位的大臣作陪。嬴稷田文携手赴宴,然一入宴席中,田文却面露难色。嬴稷不解道:“薛公这是……” “呃,也,无事。”田文支支吾吾道。 “但说无妨。但凡丞相所请,寡人一概准允。”嬴稷道。 田文道:“臣有门客五人,随臣一同入宫面圣.如今,他们还在殿外候着……” 嬴稷道:“来人,再设五案!” 寺人又在宴席末尾,添置了五张案桌,又摆上了五套rou食。田文感佩道:“这……王上,这如何使得?” “如何使不得?”嬴稷拍了拍田文的手,道:“寡人听闻,薛公待门客犹如兄弟,寝则同寝,食则同食,可有此事?” “正是。”田文道。 “薛公高义,寡人仰慕、自愧不如。”嬴稷道。 “我王谬赞。”田文道。 不一会,五个门客便鱼贯而入。入殿十步,五人又排成一排,齐齐跪下:“草民参见我王。” 凭借着灯光,嬴稷依稀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由于隔得太远,看不实在,嬴稷又眨巴眨巴眼睛,聚神望去:这不是狗盗么?那个当年和他一起在燕国武阳偷鸡摸狗、放浪形骸的狗盗?但今日的嬴稷已非当年的秦谷。嬴稷已不便于与狗盗相认,只能远远地看着狗盗。 狗盗也认出了嬴稷。狗盗深知自己身份卑贱,甚至连跟旧友打招呼的资格都没有,只能远远的,朝嬴稷点了点头。 魏厓闷闷不乐,邀众臣在自家府邸吃酒。酒过三巡,有人便提到了田文献裘一事。虽说御前献宝是常事,然献完宝就罢了,田文还生怕王上不知其金贵,洋洋洒洒、扯东扯西地说了一大堆废话。齐人好商重利,这种作为倒也不奇怪,无非是自抬身价罢了。 魏厓道,田文如若真是大才,能为我大秦计,也算国之大幸。嬴奭不解,田文成名已久,然都是赞许其高义,天下人却从未听说过他有何政绩、有何治国之策。魏厓眼前一亮,道:“要知真假还不简单,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嗯。”嬴奭道:“只是田文身份尊贵,谁人去试才合适?” “这个你不用cao心。当下,你还有一件要事去办。”魏厓道。 “甚?”嬴奭道。 “查清刘莽的下落。哪怕掘地三尺,都要给本候找出来。”魏厓道。 “追缉令已分发至九州,不出三日,定然拿下刘莽。”嬴奭道。 “有蠪蛭台出手,本候就放心了。”魏厓道。 拜相翌日,嬴芾便着手给田文添置相府。有人提议用大良造府来重新改造。嬴稷认为,大良造府乃商鞅用过的府邸,虽已空置数十年。但老秦人都视商鞅为神,感念其变法有功,如若让田文用其旧居,必然激怒老秦人,更使田文在秦国施展不开。 思前想后,嬴稷便想到前太子傅嬴虔的府邸。嬴虔过世之后,这府邸就传到了嬴雍的手上。而这嬴雍,当年和季君嬴壮合谋起事,后被嬴稷一锅端了。嬴雍死后,府邸便也空了出来。 嬴芾命人收拾了一番,便请田文入府来看。田文看了一圈,却道,府邸太小,容不下百官。嬴芾刚想说,当年百官随商鞅开府理事,其府邸还不比这个大呢。然转念又想,田文乃齐人,凡事讲究豪阔而不拘束,况且他的门客就有千人之多,嬴虔府着实是小了点。但在咸阳城中,除了嬴稷的咸阳宫,哪里还找得到比嬴虔府更大的? 思前想后,嬴芾决定将嬴虔府和隔壁的空置的一处府邸并做丞相府。田文听了,叹道:“秦国拘迂,也只好如此。” 开府那天,百官绞尽心思,投田文之所好,携珍奇异宝而来贺。田文站在府门处,一一接待。但凡姓名、官职、礼物,都命冯欢一一记下。宾客告辞时,田文必又回礼一份。这份回礼都是精心计算过的。譬如,对方送的是东海夜明珠,冯欢便要立时评估,此物价值几何。如若这颗珠子价值百金,田文的回礼便值二百金。以此类推。 百官哪曾见过如此豪阔之人?本来是来套近乎的,然这走一圈,反倒是赚了一倍。谁人不感念田文高义?仅此一举,田文甚得人心。 这日晚上,忙了一天的的田文正想歇息,又来了一个祝贺的宾客。“你说甚?再说一遍?”田文从塌上,翻身跃起。 “启禀薛公,确是太后。”门客道。 “赶紧替我洗漱,快,快,擦把脸。”田文道。 门客打了一盆冷水,端到塌下,田文用手捧起水便往脸上拍打。这刚拍了两下,芈月铜铃般的笑声便传了进来:“咯咯咯,本宫深夜来访,怕是叨扰到丞相了哟?” 田文从盆中抽出手来,往地上甩一甩水,应道:“在下不知太后前来,有失远迎。” 芈月笑道:“丞相客气甚?从今往后,不许行此大礼。都是稷儿身边的人,我俩亲近都来不及哩。” “太后恕罪,在下正欲入寝,所以……所以不免慌乱。”田文道。 “无碍无碍。本宫原本想着白日里来。但又想,丞相盛名在外,交游广阔,这白日里免不得群臣来贺,这门槛啊,怕是都得踩破了。”芈月笑道。 “哪里哪里,太后见笑了。”田文自忖乃不认生之人,无论三教九流都能处到一块去,但却没有见过芈月这般见面熟的。不仅见面熟,还噼里啪啦就是一顿调侃,打得田文措手不及。 “这夜里来呢,倒是有个好处,便是夜深人静,好与丞相促膝谈心不是?”芈月道:“本宫正有事请教薛公。” “太后折煞田文了。”田文谦道。 芈月笑道:“新王方立,百废待兴。薛公既为我大秦丞相,可有考虑过这治国长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