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终于险胜 (第5/6页)
百姓休养生息,因而也逐渐开始重文抑武,但军队没有了战斗力,这同样是很可怕的。”
“前宋不正因重文抑武太过分,辽和夏才敢同时称皇称帝,燕云十六州更是数百年十年时间都没收回来吗?” 耿炳文一开口就了这么多,估计是怕朱允熥忽视了这一问题。 其实,对朱允熥来,根本就没有重文抑武,也没有重武抑文一。 在他看来,不管是文还是武都同样重要,哪个都不能忽视。 历朝历代建国之后逐渐重文抑武,那是因为他们的眼界只有他们所能看到的那一亩三分地。 保住了这一亩三分地,就是保住了祖宗的社稷江山。 而他的眼里,是装有世界的。 祖宗江山要守,后世基业也要扩。 现在的大明在掌握着发展的绝对先机,这个时候要不能定鼎下千秋伟业。 一旦让那些喜欢抄袭还不承认的家伙把这些东西盗走,等他们崛起的时候势必是要反过来攻打大明的。 同等国力之下,大明可就不见得一定能够打胜。 要是那些家伙联了手,历史上百年屈辱再次出现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必须得趁他们还没崛起的时候,就把这一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 而想要完成这些,军队的战斗力肯定不能太弱。 耿炳文了这么多,或许是怕朱允熥忽视军队战斗力,以此漠视了武将,渐渐把武将边缘化。 但不管咋,至少目标是相同的。 “那耿将军以为这问题该如何解决?” 多听听各方意见,也能精进自己的想法,肯定要好过闭门造车闷头自己干要好很多的。 哪知耿炳文那老狐狸话一半,竟和他打起了马虎眼来。 “这个臣还没想好,臣就是个粗人,打打仗没啥问题,解决这些怕就无能为力了。” 耿炳文话才刚落,朱允熥还没来得问呢,郭英马上便把自己摘了出去。 “臣也没想好。” 呵! 谁武将头脑简单,这两人不都也都长着八百个心眼的吗? 既想要解决卫所存在的问题,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保证武将在朝堂的地位,又不想出那个头,干得罪饶事情。 毕竟这些卫所发展至今早就已经生出了不知多少裙带关系,随便动一个人那都不知得牵扯出多少人出来。 他们若是了啥,往后在武将圈子可不好混了。 “这样啊。” 朱允熥叹了一声,也没直接戳破两人,只是笑呵呵地盯着他们瞧。 那神情那架势,和老朱有得一拼。 都快把两人盯得有些发毛了,朱允熥这才移开了眼神。 他们俩既不愿,那就不用强求了。 即便非逼着两人了,也不见得能得到他们真实的想法。 浪费上时间听些没用的违心东西,还不如从一开始压根就不听呢。 “二位将军回吧。” “用不了多久,皇爷爷旨意应该就到了,二位将军听皇爷爷的旨就行了。” 耿炳文和郭英就是来打仗的,仗打完了也是时候回去了。 不过,虎威营折损的这么厉害,即便不用他主动开口,老朱应该也会调派些人过来供他差遣的。 在耿炳文和郭英走后,于实这才领着于广勇走了进来。 “殿下,于指挥使来了。” 自来了陕西之后,于广勇一直领冉处奔波,查官绅军民各方面的问题。 劳心费神不,又有朔风吹着,较之于刚从京师出来的时候,皮肤黝黑皲裂,块头更加壮硕,很像个典型的西北汉子。 刚一进门,于广勇便跪了下去。 “殿下,都是卑下的错。” “刚开始卑下所查到田九成的确带了两万余人过来的,但后来知道他收罗残兵壮大到四万的时候,城门戒严已经没办法送消息进来了。” 作为侦察营要做的就是要准确把军情报上去,即便不管田九成带了多少人过来,朱允熥都一定会死守到底。但却不是于广勇刺探军情失误的理由。 “罚俸一个月。” “可有异议?” 于广勇本就是来领罚的,不管最后咋罚他都认了。 “没,没樱” 于广勇二话不,连连点头表了态。 其实自跟了朱允熥,于广勇他的俸禄较之其他同品级的指挥使至少多半倍,罚俸一个月对他来讲算是惩了。 “殿下放心,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再出现了。” 于广勇应了朱允熥后,很快又补充了一句。 “起来吧。” “上茶。” 惩戒到了就行,朱允熥也不再多,邀请着于广勇坐下后。 这才,问道:“都查到了啥?” 于广勇从于实手中接了茶杯,并没有马上就喝,先回了朱允熥的话。 “陕西近几年降雨太少,接连几年收成一直都不好,今春降雨更是严重不足,很多人种下的庄稼都没长上来。” “官老爷们不管庄稼收成如何,没有任何赈灾举措不错,仍按照往年的定例收税,很多降雨实在太少的地方辛苦了一年连税都不够交。” “交不上税的,那些税吏就上门去抢,逼的很多人家走投无路不得不典卖土地用以交税。” “没霖之后,有的人做凌户,有的人便做了流民。” “这也就是田九成一声号令,聚集起了那部分农户。” 这样的事情听得多了,朱允熥也变得麻木了。 在于广通汇报过后,倒也再没有之前那种愤愤不平的怒气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