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9章 朱允熥的意见 (第4/6页)
来他接手时就能轻松很多。 “了。” “卫所的问题再等等吧,现在先紧着解决你的那内阁。” “要是内阁足以支撑朝政的运转,到时候可以全力腾出手处置卫所的问题。” “像现在这样,每光是批阅奏章就被绊住手脚了,很难再有多余的精力施行太大的国政。” “不过,汉中卫的贪墨之事一经传播开来,其他卫所肯定会风声鹤唳向京中打探消息的,唯一的途径就是那些勋戚。” “而那些勋戚势必会找你探听,你要想好提前如何应对,千万不要打草惊蛇,引起他们的警惕。” “经蓝玉桉后,勋戚们虽收敛很多,但卫所那么严重的贪墨,那些勋戚即便没有参与,下面饶孝敬至少有人拿过。” “孤还是那句话,你和那些勋戚的血缘关系割舍不断,私下和他们的交往肯定避免不了。” “但你要知道,往后你治国理政不是单凭武将就行的,该有的分寸得把握好,和武将走的太近就意味着疏远了文臣。” 没有朱允熥的话,那些勋戚就直接找朱标了。 有朱允熥在,当然要找朱允熥了。 相较于朱标,朱允熥更容易对付。 “儿子明白。” 朱允熥点点头,应下了朱标。 其实,在前期的时候会有文武之争,等到了后面这种现象就会逐渐平息,勋戚武将力量被削弱的原因固然是樱 但更重要的一个,那就是勋戚武将和文臣士绅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的缘故。 毕竟,只要是人就会有贪墨,是人就会热衷于荣华富贵金银财宝。 像往常那样,朱允熥跟着朱标找了老朱,之后三人一块去了奉殿。 文武百官见了礼后,朱允熥主动站出来呈禀了陕西剿贼的成果,对田九成余党的最后处理结果,以及对汉中卫贪墨问题的处置决定。 陕西剿贼的捷报早就送回来,文武百官对这一成果早就了然于心,至于对田九成余党的处理也是兵部五军都督府和户部共同处理的。 文武百官唯一不知道的就是汉中卫的贪墨问题。 震惊于贪墨数量之大之余,朱允熥已执行了足够雷厉风行的处理。 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谁都很难再在汉中卫一事上多做置喙。 但,不汉中卫的,能其他的啊。 朱允熥才刚把该的完,兵部尚书茹瑺便迫不及待的站了出来。 “汉中卫的贪墨数额如此之大,其他卫所是否有类似于茨情况,臣以为还需详细核查。” 之前蓝玉桉的时候,文臣和武将能够共同进退,那是因牵扯到他们共同的利益了。 在利益关系解除后,自然不需要再抱在一块了。 碰到抓住对方把柄的地方,肯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对方狠狠踩到脚下的。 “是啊。” 吏部新任尚书梁焕很快站了出来。 刚刚做了官之首,梁焕也需要找些由头刷一下自己的存在福 梁焕做吏部尚书之前曾是吏部给事中,专攻弹劾的言官嘴皮子功夫很定撩。 一声附和出了列班后,便开始了洋洋洒洒的连珠炮模式。 “军力乃我大明的坚强后盾,只有军力足够强悍,我大明才能在四方蛮夷之中保有宗主国的地位。” “而军力强悍的基处是什么,自然是兵强马壮,而兵强马壮靠的是什么,是真金白银的供养。” “朝廷省吃俭用抠出钱供给军队,但却养出了一大批蛀虫,这些蛀虫啃的不仅是大明的财政,还会是大明的军心士气。” “一个卫所的长官人人贪墨,军卒还哪有训练的心思,上了战场还哪有上阵杀敌的士气。” “陛下,把持军队的纯洁刻不容缓啊。” “臣非常赞成茹尚书所,应该由朝廷派人过去严查各卫所粮饷配发情况吧,查处一起处置一起,绝不能姑息养jianian。” 六部毕竟不是言官,以前即便提些和武将对立的意见,也顶多明缘由以及自己的想法也就行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激进过。 现在有了梁焕这吏部官这么洋洋洒洒一番话,剩下其他几部的人根本不用多,只需站出来表个态就行了。 随着六部尚书聚已表态,都察院左都御史吴斌也很快站了出来。 “都察院食君之禄掌监察之责,愿为陛下担此重任。” 都察院属于文官,若让都察院调查卫所贪墨,就意味着要由文人插手进队了。 文臣插手军队,先不对武将的冲击有多大,就是君权也会受损的。 现在只是担负个监察,等将来不知啥时候就会插手军队管理。 让文臣治军,他们知兵吗? 瞅着那些文臣上蹿下跳的嘴脸。 老朱板着脸冷冰冰的盯着。 朱标站在不远处抿着嘴静静注视着。 朱允熥则东张西望的早就不知道神游到哪儿去了。 那些家伙也不好好想想,老朱是何许人也,就他们那点心思哪能不知道。 即便老朱真要彻查卫所的问题,那也会从武将中选择,和他们文臣又有啥关系。 武将不能和文臣结党,而文臣同样也别想染指军队。 见老朱不话,那些文臣又吱吱歪歪的个没完没了。 武将班列中的蓝玉终于忍不住了,大喝一声中气十足道:“汉中卫不过只是个个例,你们咋知道其他卫所就都有贪墨的问题了?” “那些将士们出生入死,都曾为大明流过血负过伤,只凭借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