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祖朱重八_第309章 朱允熥的意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9章 朱允熥的意见 (第3/6页)

“你是只需让他们处理奏章,不做具体施政所用?”

    要是处理奏章连同施政一并下发下去,那岂不就换汤不换药,仍等同于丞相了吗?

    对朱标的问题,朱允熥点头,道:“就是这个意思,儿子想可以让他们把对奏章的意见另外复纸写下,之后再由皇帝以朱笔批示。”

    “这样一来的话,能极大减轻皇帝的压力,不用每把所有的时间都耗费在批阅奏章之上了。”

    “其实,每这么多奏章,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些吃了喝聊事,真正需要处理的一些大事并不多,而且需皇帝处理的并不多。”

    事实证明,历史由皇帝亲自处理这些繁重奏章也就只有老朱一朝。

    到了建文朝的时候,改殿阁大学士为学士,各设学士一人,大学士昔日的顾问身份也都名存实亡,奏章的实际处理之权全系黄齐方三人身上。

    等到了永乐朝,朱棣便任命了解缙胡广杨荣等人进文渊阁参赞机务,处理奏章了。

    “儿臣是想可以让这些人处理奏章,但必须得限定他们的官职,最多不得超正五品,更不得在六部这些实权衙门任职。”

    “这样一来的话,这些阁臣只是负责处理奏章的书吏,和六部一样直接对皇帝负责,像丞相那样擅权专政的局面应该就可以避免了。”

    大致意思完,朱标点头应道。

    “你的这办法挺有可cao作性,等孤找时间和你黄皇爷爷。”

    能得到朱标的认可,很大程度上已算是得到老朱同意了。

    “还有陕西的事情。”

    朱允熥顿了一下后,把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先和朱标通了气。

    当初在设卫所的时候,老朱引以为豪的以为大明将永远不缺兵可用。

    这才多少年过去,卫所制度便出了问题。

    其实,这还是轻的。

    等到了嘉靖朝,军卒更是严重短缺,连正常的戍守都难以为继,很长一段时间只能重新募兵。

    要是不能把已经出现问题的卫所制度做出改变的话,即便历史自他的穿越或多或少已经发生了改变。

    但历史上出现过的那些症结,将来的某一还是会出现的。

    而若直接和老朱这些问题,知道会出现啥狂风暴雨,提前和朱标通个气,在和老朱提起的时候,也能有人帮忙转圜。

    “那你可有解决之法?”

    汉中卫都已贪腐到了这种程度,那其他卫所或多或少肯定也樱

    听了朱允熥的话,朱标拧眉沉思许久。

    “还没想好。”

    “自汉中卫的事情处理完,儿子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了,直到现在还没等想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文人可用军队控制,若是卫所的问题处理不好,儿子担心会激起哗变的,一旦军队不受指挥,恐要出大问题的。”

    那么大一块蛋糕呢,那些武将若吃不上,很难保证他们会不会把锅一块给砸了。

    “父亲可有办法?”

    朱允熥摇摇头,又反问了朱标。

    朱标很早之前就被老朱带着在军中历练了,无论是对文人还是武将都比朱允熥要了解的多。

    “哗变的基础是要依靠军卒的,要是军卒不听指挥,哗变自然也就产生不起来了。”

    “宋时为了防止武将专权,武将是随时调防的,一度出现过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现象。”

    “我们的卫所和隋唐的府兵制差不多,卫所指挥使都有临时任命的先例,倒是可以把卫所长官打乱。”

    “在没有了绝对指挥权下,号召军卒哗变的事情自然也就可以避免。”

    “不过,动倒是可以,缉拿了这些人后该由谁去领兵,以及以后该如何防止这类问题产生这是个难题,需有详细步骤方可执行,等孤再想想吧。”

    “你的那内阁还挺不错,先把这个施行下去,维系住朝堂的安稳,其余的问题再解决起来也就不难了。”

    有了朱标的兜底,朱允熥也没啥好担心的了。

    内阁能不能施行那是以后的事情,目前这一大摞奏章该批还是得批。

    朱允熥跟着朱标从阳光正好一直批到了月明星稀,就连吃饭也是随便对付了一口。

    就在父子两人快要批完的时候,老朱一觉睡醒寻了过来。

    “爹,醒了?”

    “马上就要批完了,剩下的儿子和允熥处理吧。”

    见到了老朱,朱标眼睛满是血丝,冲老朱莞尔一笑应了一声。

    朱允熥肩膀上有伤,拿个快子都抖,是协助朱标批,不过只是帮个忙而已,真正扛大头的还是朱标。

    大概是心疼朱标了,虽没剩下几分,老朱还是坚持帮忙收了个尾。

    全部批完后,朱允熥长舒一口气,稍稍活动了一下快不是自己的肩膀。

    “皇爷爷,陕西的事情...”

    话才刚一半,便被朱标打断了。

    “你身上还有伤,回去歇着吧,孤和你皇爷爷。”

    陕西折射出来的问题太严重了,确实不是那么容易就成陈述的。

    “好吧。”

    “那儿子走了。”

    这话由朱标来,的确比他更合适。

    朱标啥时候回来的不知道,一一夜没合眼了,朱允熥回来一沾枕头就睡了。

    反正次日等他醒来寻过去的时候,朱标已经在洗漱换衣服了。

    眼里的血丝没那么多了,估计多少是睡了会儿的。

    “父亲同皇爷爷了吗?”

    这都是大明的痼疾,能在老朱手里解决了,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