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4章 跟着老朱种田 (第2/6页)
大物博,不愿承认自身不足。 除了盲目的自信心外,不是没有担心学习西方之后,会被希望没有君王所同化,进而间接威胁到自身的江山。 要那个时候跟上西方的步伐崛起,又岂能有后来的百年屈辱。 听了朱标的话,朱允熥有些发愣。 朱标还以为朱允熥是担心自身的这番分析被老朱听到,从而叫停了正高速发展的职大呢。 特意解释了一句,道:“你皇爷爷出身平凡,不管世人如何评价你皇爷爷,在孤看来你皇爷爷是个有大胸襟的。” “相较于有一外邦以你职大的那些东西攻打于我汉家,一家一姓的下又能算得了啥?” “要真有那一,我朱家会连两周都不如,与其做全鸣族的罪人,不如以一家一姓为全鸣族赌个明。” 朱允熥一个穿越者,能有这些想法很正常,但朱标一个土生土长的古人能出这么一番荡气回肠的话来着实不易。 着,朱标突然驻足,扭身道:“当然这一还很遥远,我大明的百姓还很平贫困,职大的发展规模也还不够,据孤杞人忧的担忧还很遥远。” “在未来数年不可能发生,将来你在位期间或许仍旧不会发生。” “孤这些是想告诉你,你皇爷爷在放任你创办职大的时候就把所能想到的都想到了。” “有你皇爷爷在,你不用担心任何后顾之忧,只管心无旁骛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行了。” “有你皇爷爷在,不管任何魑魅魍魉都绝对翻起浪花来。” 有朱标的这颗定心丸,朱允熥的不确定瞬间全部烟消云散。 能投胎在皇家本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关键是你还有绝对的信任和自由。 别怕,你想干就咋干,塌了有人给你顶着。 这话份量太够了。 “谢谢爹。” “也谢谢皇爷爷。” 朱允熥咧着嘴,道:“职大再往下发展到底会变成啥样儿子也不确定,但儿子会脚踏实地把每一步走好。” “既让我朱家,我大明长盛不衰,也让我族傲然于下,让凡太阳照耀之处都通我族之言,习我族之文,知我族之礼。” 对朱允熥的理想,朱标不再多言。 恰好这时,父子二人回了东宫。 朱标在朱允熥肩头拍了拍,道:“回去睡吧。” “明即便是用奏章考校那些录取的士子,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奏章都留给他们,该批的奏章还是得批。” 朱标也以为他之前是因为不想批奏章才那么高心? 朱允熥正准备解释几句,朱标已经抬脚消失在了他跟前。 算了,越描越黑。 本就没大点事情,话太多倒显得是他矫情了。 次日,早朝。 在文武见礼之后,老朱下令移到了奉殿外。 老朱坐于上首位置,朱允熥跟着朱标站于老朱的左手边。 再下面左右,是文武朝臣。 之后往下,则是参加内阁遴选的士子。 为了这个遴选,罢了四个尚书杀了好几个侍郎郎中,一大批人没燎科及第改变命阅机会。 对这个遴选结果文武兴致欠缺,既是真不感兴趣,又怕被牵连其郑 不过,这些文武是否感兴趣不重要,该走的流程肯定不能耽误。 “宣吧。” 老朱澹澹开口,黄观站了出来。 “经三日审阅多轮批阅后,现录取士子五十人。” “在下念到名字的,请各位全都上前来,接受下一步的考阅。” “浙江永嘉黄淮。” “江西吉安解缙。” ... 为了保证在场士子都能听到,黄观直接扯着嗓子大喊。 随着黄观一个又一个的人名蹦出,士子中不断有人从人群中钻出来在文武群臣身后站定。 这些人对自身的真实水平还是很有信心的,在他们的名字被念到后谁都没有太大的吃惊,仿佛都是意料之中的似的。 直到念到最后。 “浙江金华伍长流。” “江西南昌贺仕聪。” 随着这两人出现,在老朱不远处站着的梁焕和吴斌竟有些站立不安。 “梁尚书,吴御史,你们这是不舒服?” 朱允熥在朱标的后面,距离他们不过数十步之遥。 他们的异样很显然,自然能尽收于眼了。 被点到,梁焕率先出粒 “昨偶感了些风寒,身子有些发虚,脑袋也有些昏沉。” 朱允熥不置可否,扭脸问道:“吴御史也是?” 混迹官场这么多年,不知撒过多少谎了,哪能拙劣到装病上也跟风。 “不,不是。” 吴斌捂着肚子,摆手道:“臣昨贪吃了些,后半夜着凉拉肚子,现在才刚刚好了些。” 到底是真是假,没必要去验,反正现在也不打算动他们。 朱允熥莞尔一笑,道:“两位带病上朝实乃楷模,要实在不行的话找太医院瞧瞧,亦或者告个假回去歇歇。” 两人连连摆手,又表示能坚持。 “坚持不了了,两位就早。” “两位一个是官之首,一个是谏臣之首,都是我大明举重轻重的份量人物。” “两位要是有个啥事,也是我大明的一大损失。” “孤记得任长流和贺仕聪是二位举荐的,还以为他二人有啥问题呢。” “他二人排名虽然靠后些,但文章言之有物写的都挺不错,能算是个可造之才。” 朱允熥看似褒奖,梁焕和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