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8章 招供 (第4/4页)
梁焕和吴斌是否是授孔克培之命举荐士子入内阁的不得而知,但那儒生却把《百科全书》挂于朱允炆身上。 然后,奔走相告为朱允炆扬名。 以朱允炆的身份,适合这么招摇吗? 更何况,那《百科全书》还和朱允炆没多大关系呢。 孔克培用意何在显而易见。 “该死。” “石碑和*呢?” 老朱骂骂咧咧的,朱标摇摇头。 “那儒生不知道。” “真不知假不知?” 老朱神色一变,有些不太相信。 “锦衣卫用刑了。” “应该是真的。” 朱标再咋反感锦衣卫,该用的时候还是得用的。 他虽宽仁,但也知道对敌饶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的道理。 “罗毅。” 知道前因后果,老朱直接大喝。 “缉捕梁焕,吴斌,任长流,还有贺仕聪,咱今晚睡觉之前要知道他们嘴里所有知道的东西。”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 罗毅掌着锦衣卫精锐,对锦衣卫的审讯手段自然不在话下。 具体如何审的不知道,反正朱允熥跟着老朱还有朱标吃了晚饭不久,罗毅便重新出现了。 “陛下,已经查明。” “据梁焕吴斌二人交代,他们二人曾在未高中之前拜谒圣人楷木像的时候,在衢州孔家下榻过一段时间。” “当时孔克培对二人热情款待,还给了二人进京的盘缠,二人承了孔克培之恩,在孔克培请他们帮忙举荐之时,他们这才不得不答应。” “据他二人交代,孔克培总共给了他二人数十个名字,让他们酌情举荐,他们各挑选了个不易被录取者。” “谁知,两人举荐上的人都被选中了。” “他们有种不好的预感,觉着陛下是知道了他们授孔克培之命举荐故意征召了那两人,其目的就是为放长线钓大鱼。” “于是,找孔克培解决。” “孔克培让他们在石碑谶语问世后,寻找合适的时机把二皇孙推出来。” “狗食月后,两人认为时间成熟了,这才在早朝提出。” “他们只敢确定石碑谶语和孔克培有关,至于狗食月和*就不能保证了。” 有石碑谶语在,已足见孔克培野心了。 “就这些?” 本就是意料之中,老朱没多大怒气。 “这是口供。” “梁焕和吴斌两人都求陛下给们家留条后。” “任长流和贺仕聪两人进了锦衣卫还没等上刑便交代了自身行为。” “他们两人都交代曾收到孔克培来信,朝廷要组建内阁了,能提前举荐他们进去。” “与之同时,还附带套《魏书·萧宝夤传》。” 忘恩负义一词就出现于此。 不用严明,便知何意。 “他二人对供状供认不讳,只求陛下饶他们一条狗命。” 老朱把罗毅递来的供状大字瞅了眼后便递给了朱标,等朱标看完又给了朱允熥。 罗毅明大致情况后,朱允熥恰好看完了这四份供状。 上面的内容和罗毅所禀大相径庭。 他们全都一致交代,是孔克培为了洗脱干预朝政的嫌疑,而让梁焕和吴斌举荐了任贺二人。 梁吴有交代,孔克培来信让他们在狗食月以民间流传甚广的石碑谶语借《百科全书》把朱允炆引出来。 还即便老朱不答应也不怕,上会降下惩罚让老朱不得不应的。 上的惩罚是啥虽没明,但用脚趾头都能猜到。 有了这份供状,这盆脏水便算是反向倒回去了。 你孔家连石碑都弄出来了,你你没借狗食月弄*谁信。 之前,孔家或许还有信用。 随着北孔的行经被挖出,加之朱允熥利用职大积攒的威望,以及这次对*的攻克。 比较之下,陷害朱允熥的人一定就不是啥好人。 官神话语权虽重,但庶民也不是任人捏圆揉碎的面团,他们同样有话的权力。 一旦这些庶民同仇敌忾意见达成了统一,那些官绅并不见得有足够控制的能力。 但凡这些人有足够控制的能力,也就不会有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了。 “命方成洋立即动身赶往曲阜,明日早朝后你带着咱的圣旨过去。” 圣旨一到,再无孔家。 这次放孔家一马,势必还会有下次。 像孔家这样的,指望他们安分守己根本不可能。 对于老朱这做法,就连朱标都没多。 “行了,回去睡吧。” “明日早朝继续。” 都快二十没早朝了,第一次早朝就弄这么大动静。 对于这,朱允熥当然赞成。 这不仅是为他自证清白,更是对他这么多努力的肯定。 有老朱护着还真挺好的。 至少,有这坚强后盾会让他有底气很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