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祖朱重八_第320章 朱允熥的建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0章 朱允熥的建议 (第1/4页)

    早朝过后,很快昭告了孔克培罪状。

    之后,锦衣卫沿街窜巷拿人。

    不过,因有朱允熥在应对*时积攒下来民心,贩夫走卒男女老少无不配合默契。

    谁曾散播过石碑谶语的主使,不等锦衣卫行动,就被百姓扭送过来了。

    现在的锦衣卫虽不像后期那样敢肆无忌惮欺压百姓,但因官绅的刻意黑化宣传,在百姓心中仍比一般胥吏要可怕。

    平时见了都是躲着走。

    这次这么大规模主动配合锦衣卫办桉,锦衣卫的那些校尉都有些受宠若惊。

    他们啥时候和百姓这么密切了?

    “官爷,当时就是这厮聚众宣称修河道的时候挖出了石碑,上面写着明亡于三,还那三是指太孙。”

    “一看这厮就是在胡袄,我家孙子的*就是用了医学院的药才治好的,太孙那么好的人大明哪能亡到他手里。”

    “是啊,当时封了应府的时候我家正好断炊,我向街上巡逻的五城兵马司报备了一声,本来没报多大希望,哪知当夜里太孙竟亲自把粮派到了家里。”

    “我一直都想老是瞎了眼吗,太孙这么好的人哪会是那短命的亡国之君,原来是有人在暗害太孙。”

    “官爷放心,太孙护我们周全,我们也要保护太孙,谁故意散播石碑谶语破坏太孙名声,我们定一个个抓出来。”

    众人义愤填膺的,话的时候还不断冲被揪来的那士子挥拳相向。

    方成洋自接了老朱旨意,已不记得这次第几次接待检举的百姓了。

    他见过拉拢文臣,也见过拉拢武将,甚至拉拢商贾的都有,像朱允熥这样拉拢庶民百姓的还是头一次。

    他算发现了,锦衣卫情报网络再密,也赶不上庶民百姓编织起来的大网。

    不过一时间,他锦衣卫抓了半个月人没理清的头绪,在这些庶民百姓的齐心协力之下便已快查明了。

    只要抓到主桉之人,就不愁撬不开他们嘴里的东西。

    “多谢各位乡老。”

    “某职责所在,定早日肃清散播石碑谶语害太孙名声之人。”

    “各位乡老若再有啥线索,还请第一时间呈禀锦衣卫。”

    方成洋笑着拱手,众人抬抬手应下。

    当夜里,准确真实的供状落成。

    他们都是授孔克培之命,散播石碑谶语的流言,让整个应府的人都知晓。

    次日清早,有匠人主动投桉,承认石碑谶语是他刻的。

    上午,又有人过来承认,石碑谶语是在修河道半个月之前,他领人放进去的。

    这全都是受人指使。

    再往下深入一查,源头都是孔克培。

    一项又一项证据链完善,把孔克培彻底钉在了耻辱柱上。

    方成洋把查到的证据递交上去时间,老朱正领着朱标朱允熥盯着卫所分布图。

    “陛下,查到了。”

    方成洋明情况后,便把查到的具体细节,以及查办时百姓共同出力都了一遍。

    听到这,老朱眼神从分布图移开。

    “百姓主动检举?”

    方成洋很确定地点头。

    “是,确实如此。”

    “自昭告孔克培罪状后,全城百姓都在配合抓人,还不等锦衣卫出动,故意散播流言便被扭送过去了。”

    之前自石碑谶语出现后,锦衣卫就在大肆抓人了,因本就是人云亦云过嘴的话,加上传的人实在太多,迟迟都没找清真正的源头。

    现在都不用锦衣卫出手,便已经全部查清了?

    老朱和朱标颇显诧异,朱允熥眼神留在分布图,好像没听到方成洋的话似的。

    “你好像早有预料?”

    被老朱问到,朱允熥这才抬头。

    “恭喜皇爷爷,民心可用啊。”

    “得民心者得下,这个民从来都不是指庶民百姓,很多时候都是在以士绅为主。”

    “蜉蝣并非永远无法撼树,只要蜉蝣够多,大树再壮也会无法抵挡。”

    “历朝之中,王朝覆灭多以农民起义为主,其次才是王朝的分崩离析。”

    “由此可见,庶民百姓民心还是很重要的。”

    老朱当然知道这,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打压商贾,砍贪官那么狠了。

    只不过,老朱做了那么多,在庶民百姓心中却成了弑杀的昏君。

    老朱估计是想问朱允熥如何做到这些,但又不好意思和朱允熥请教。

    张了张嘴,半没出来。

    一旁朱标看出老朱意思,先抬手打发走方成洋。

    之后,直接问道:“你是如何预料百姓能如此齐力扭送散播石碑谶语去锦衣卫的?”

    朱允熥找了把椅子落座,端起茶杯才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