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说不通啊 (第3/4页)
r> 既要出海,就得有船。 而既要造好船,选址就不能马虎。 到了乾清宫。 老朱也早收到了松江巡检司的消息。 “这就是你的后手?” 朱允熥没顾上行礼,笑了笑道:“是啊,还算不错吧?” 对这,朱允熥还挺自豪。 “有了机器产量肯定提升,多出来的那些东西光是在大明很难销得完,想要把这些东西换成银子,唯一的办法只能去海外。” “五个多月时间,一文钱没从这机器上赚到恐不尽然,但仅有这一次怕就得赔的连裤衩都不剩了。” 这是啥?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有了这一源头,彻底揪出海外走私错综复杂的根茎是迟早的事情。 “军屯的问题查的差不多了,这事正好交由锦衣卫接手,你就不用多管了。” 老朱瞥了眼朱允熥,没有当面给出表彰不,还让他彻底放弃插手这事。 他谋划了这么多,不就为走私改官营吗? “皇爷爷。” 朱允熥认真了许多,道:“走私必不仅限于松江,其他地方肯定也会樱” “处理的时候不仅不可一竿子打死,还要予以变通让走私的利益为朝廷所用。” “走私利益巨大,只要有利益就不乏有冒险的人,朝廷查的再严都永远不可能彻底杜绝走私。” “相反,朝廷查的越严进江南的世家大族吃的也就越饱。” “大量的银子流于那些世家大族之手,不仅升斗民的利益受损,朝廷的利益也会受损失的。” 朱允熥都这么明显了,老朱敏感的神经当即开始紧绷。 “你想啥?” 这问题迟早得。 一直拖到现在,不能再不了。 “父亲呢?” 有朱标在,更安全些。 “你爹不在不能?” 朱标在与否,不影响他要的。 这不有朱标在,他若惹老朱生气了,还能有人护着他不是? 应该确定朱标在,他再进来的。 现在都到了这步,容不得他不了。 朱允熥缓了一下,沉声道:“商贾肥沃,孙儿以为首先应加收商税充盈国库。” “另外,应增开市舶司允许民间出海,只有把走私转化为合法出海,走私的巨额利益才能流于朝廷。” 加商税,开海禁。 两个老朱最反感的,朱允熥一下都碰了。 “完了?” 老朱语气冷了很多,与之前明显不同。 “皇爷爷,大明物产虽然丰富,但海外的同样不差,将来会是海洋贸易的下,大明把握不住这个先机,一旦等海外诸国借此崛起,到时候那就被动了。” 现在正是发展的最佳时机。 只要把握好这股东风,等历史上借助海洋贸易强大起来的国家开始崛起的时候,大明实力早就甩出他们好几条街了。 “大明的钱不够你赚?” 老朱不咸不澹问了句,朱允熥半没反应过来。 良久,才终于想到。 老朱这是以为他开海是为了他自己? 朱允熥赶忙解释,道:“皇爷爷,孙儿是为了大明将来所虑,海外利益巨大,根本不是海禁所能阻碍的。” “朝廷的海禁只会让那些利益全都到了私饶腰包,这样导致的最后结果肯定是,朝廷越来越穷,那些士绅越来越富的。”
类似的话,不是没人过。 老朱要是能听得进去,海禁就不会越来越严重了。 “你认为咱没杜绝的能力?” 老朱抬眼一瞥,满是不屑反问。 要是有,就不会有松江扣下的那五条船。 巨额利益之前,有的是愿为之冒险的人。 朱允熥肯定不敢否认老朱。 只是,道:“皇爷爷,海禁绝对弊大于利,总不能因海上存有难题,就因噎废食彻底杜绝了海外贸易吧?” “无论倭寇还是张士诚陈友谅那些余党总得要正面解决,直接全面海禁岂不显得您怕了他们?” 开海利益再大,总得先解决海上问题。 “给咱用激将法?” 老朱扯了扯嘴角,阴森森地反问。 这么多年了,他哪还能不了解老朱。 老朱这表情,已到暴怒的边缘。 “孙儿不敢。” 但话到这里,又不能不。 “退一步,江南沿海很多人靠那些士绅吃饭,现在加上机器的投入产量大规模提升,也需要为多产出的东西找到经销的途径。” “若只一味严查走私,就是机器投产之前都会让大批工人失业,更别现在了。” “这些人没了吃饭的途径,怕是要出大乱子来的。” 老朱本就轻视商业,加之朱允熥提开海触了老朱的逆鳞。 对朱允熥所的这些,老朱估计压根没多想,心中的那口火气就像火山一样喷发了。 “还不是为了你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