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0章 说不通啊 (第4/4页)
/br> “左一口机器右一口机器,好像你那破机器能决定了咱大明的国运似的。” “咱让你经营富明实业,是为了让你磨炼自身,没让你把所有的精力放在锱铢计较的商道之上。” 老朱嫌他经商,就目前做的这些事情,哪个不是依托于富民实业的。 光靠国库那点银子,猴年马月都办不成。 这不是提了裤子不认人吗? 朱允熥只是陈述事实,回道:“农为国之本,而商则富之本,当百姓吃饱饭穿暖衣,便会追求更深层次的升华,这就需要发挥商贸的本质,让百姓手里的用不聊东西变现。” “国家想要强大百姓必得先富,而百姓想要富裕就必须得发展商业,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将来商业才是国家的主导。” 数千年农经济的思想早就根深蒂固了,历史上*夏从农业大国转变,那是经过刻骨铭心教训的。 朱允熥当着老朱农人出身的皇帝这些,那是在挑战老朱的底线。 “诡辩。”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 “咱看你是钱赚多了分不清轻重了,瞧瞧你现在满身的铜臭,和外面那些jianian商又有何异?” 着,老朱往椅背上一靠。 缓了一下,问道:“还记得在楼外楼茶馆的时候,咱和你过啥?” 楼外楼茶馆啥时候开的,他都记不起来了。 只记得,当时他隐藏身份书,老朱和朱标听出了他声音截住了他。 至于老朱当时了啥,恕他记性不太好,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朱允熥只是一迟钝,老朱便补充道:“咱你可以继续经商,但永远别舍本逐末忘了自己的身份。” “你看看你现在,还配做咱大明的储君吗?” 这么,朱允熥想起来。 当时老朱确实好像过。 但,他感觉他现在做的挺好啊。 至少将来演变成亡国之祸的根源,目前已经解决了一大半。 老朱从骨子里看不起商人,他若不话那可就意味着默认了。 很快,朱允熥便道:“皇爷爷,商贾是大明子民的组成部分,商业必将是大明未来重要的财政支柱,孙儿这也是为大明好。” 他劳心劳力做了这么多,他和外面满身铜臭的jianian商一样,那可真就太冤枉了。 富明实业赚了这么多钱,他可没往自己身上花过一文。 吃喝玩乐,更是从来没有过。 “屁的依据。” “不过是为了你那些铜臭之物找的借口罢了。” “咱当时就过,你要是舍本逐末了心咱的板子。” “咱本以为你也长大了,自己能够明利害了。” “看来是咱错了,狗改不了吃屎。” “你不仅还是以前那臭德性,而且还把咱的话当耳旁风了。” “咱是老了亲自打不动你了,但只要咱还有一口气,咱的板子就永远软不了。” “今咱就让你再长长记性。” 话的功夫,老朱起身走在御桉前。 靠在御桉之上,与朱允熥只有迟尺距离。 “咱还是那句话,别以为咱册了你,你就能高枕无忧了。” “咱能册就能废,你那些兄弟不足以有配储君,你那些堂兄弟中有的是人。” “咱只要能担得起咱大明担子,至于宗法礼制的咱并不在乎。” “你不是和老四常有联系,燕世子仁孝谦逊就很不错,至少比你要强很多。” “咱只言尽于此,咱在你身上花的心思不少了,你要非一条道走到黑,咱仁至义尽能做的,只能挑个地方放你就藩。” “你要是只是个藩王,咱也懒得盼你有多大出息,只要不违律法爱干啥干啥去,咱就绝不再干预。” 着,老朱大喊一声。 “来啊。” 随即,两侍卫进门。 “陛下。” 老朱胳膊搭在桌上,道:“带太孙出去长长记性,不得留情让太孙刻骨铭心的记住。” “皇爷爷。” 大臣都给留辩论的机会,他只了句实话这咋还真要动手。 “滚出去。” 老朱再次下令,两侍卫只得上前。 “殿下。” 朱允熥瞅瞅已坐回御桉前的老朱,见老朱没有再回旋的余地。 只能扭头出门。 老朱决定的事情,本就很难更改。 这种情况下,除非他主动承认开海的错误。 可实际情况,真如他所的那样。 随着走私被堵截,用不了多久江南失业的人就会攀升。 若不往海上疏通,大明根本没办法消化。 他吃顿板子,能让老朱想明白这些,他也没算白挨打。 像守在乾清宫门口这种贴身侍卫,虽隶属于锦衣卫,但都是罗毅的人。 他们知道朱允熥在老朱跟前的地位,但却仍会以老朱马首是瞻。 老朱既已下令重重打,他们就绝不会再手下留情的。 噼里啪啦之下的钻心之痛,很快就席卷于四肢百骸之郑 i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