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1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93) (第4/4页)
壁画小样和画具等文物。[8] 对于藏经洞封闭的原因与时间,几十年来众说纷纭。归纳其要者,一为避难说,二为废弃说。 壁画 敦煌石窟艺术内容之一。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壁画指在石窟甬道、四壁及窟顶上所绘的佛画。敦煌石窟崖质属酒泉系砾石岩层,由积沙与卵石沉淀粘结而成。卵石坚硬、金石难琢,沙层疏松、稍碰即落,不适于雕刻。故古人于凿窟之后,在壁顶及墙面抹泥灰涂白粉,令其平整再绘画于上。由于画壁较石刻费工少,易于描绘细节,豆人寸马均可精绘入壁,所以表现佛经内容及时代社会风貌,都较石刻广泛、丰富、详尽.这是敦煌石窟有别于其他石窟的最大特点和独具的优势。从数量上讲,敦煌石窟现存壁画约五万多平方米,最大画幅40余平方米。从时代上讲,自十六国晚期的北凉,到蒙元时代,代代相因,凿窟彩绘,千年不衰。 从内容上讲可分: (1)尊像画。如释迦牟尼佛、弥勒佛、阿弥陀佛、七世佛、三世佛、三身佛、五方佛、十方诸佛、贤劫千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迦叶、阿难、舍利弗、东南西北天王、力士、药叉、天龙八部、罗汉、婆薮仙、梵天、帝释、维摩诘和高僧以及汉密藏密内容的千手千眼观音、千手千钵文殊、不空羂索观音、怖畏金刚、密迹金刚、明王、双身像等单幅画像。这类画像在敦煌石窟各代洞窟中均有大量描绘。 (2)佛传故事画。绘述释迦牟尼佛今世从入胎、出生、成长、出家、苦修、悟道、降魔、成佛以及涅槃等被神化了的传记性连环画。 (3)本生故事画。绘述释迦牟尼佛过去若干世忍辱牺牲、救世救人的善行。如“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尸毗王割rou贸鸽”、“九色鹿本生”、“睒子本生”、“须达拏太子本生”、“毗楞竭梨王本生”、“虔阇尼婆梨王本生”、“月光王本生”等。 莫高窟第257窟九色鹿本生主室西壁 (4)因缘故事画。描述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的事迹。如“沙弥守戒自杀缘”、“微妙比丘尼缘”、“须摩提女缘”、“五百强盗成佛缘”、“难陀出家缘”以及《贤愚经》中多种因缘故事。 (5)汉族神话题材图画。如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开明、飞廉、雷神、礔电、方士、羽人、虺龙九首等.以上(2)到(4)类题材壁画,多绘于早期的北凉、北魏、西魏、北周及隋代洞窟内。 莫高窟第0249窟主室南披顶部中心绘西王母乘凤车 (6)佛教史迹画。描绘佛教传播中的历史人物、事件、佛教圣迹、遗迹和灵异感应事迹以及各种瑞像的画图.如“张骞出使西域”、“释迦浣衣池”、“释迦晒衣石”、佛图澄各种神异故事、“杨都金像”、“石佛浮江”、“隋文帝请昙延法师祈雨”、“尼波罗水火池”、“犍陀罗双身像”、“舍利弗、毗沙门决海”、“张掖西影寺瑞像”、“酒泉郡释迦像”、“圣者刘萨诃事迹”以及“五台山图”、“唐僧取经图”等。据统计这类题材有六十七种之多,从唐初到宋、元的石窟中皆有绘制,以中晚唐、五代最盛。 (7)经变画。是释迦佛所宣讲的佛经的图画。这是敦煌壁画中的最主要部分,入画最多,且贯串于各时代。共三十余种、千余壁,尤以唐至五代为盛。如降魔变、涅槃经变、弥勒经变、维摩诘经变、宝雨经变、阿弥陀经变、药师经变、观无量寿经变、法华经变、观音经变、华严经变、金光明经变、楞伽经变、报恩经变、报父母恩重经变、天请问经变、思益梵天请问经变、金刚经变、劳度叉斗圣变、密严经变、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炽盛光佛陀罗尼经变、梵网经变、贤愚经变、地藏菩萨与十王厅以及水月观音经变等。 莫高窟第0320窟主室北壁观无量寿经变 (8)供养画。即出资造窟、绘塑佛画佛像的功德主、窟主及其眷属的供养人画像和出行图。供养人身份包括僧尼居士、王公贵胄、高官军将、世家大族、士庶百姓、行人社众、画师塑匠、仆婢倡优、西北各民族民众及国王、王子、中外商旅等,五千余身。如“晋昌郡太守墨离军使乐廷瓌供养像”,“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供养像”,河西和瓜沙节度使张议潮、张淮深、张承奉、曹议金供养像;于阗国王李圣天,于阗太子从连、琮原,于阗公主、甘州回鹘公主供养像;吐蕃持钵僧宜、扫洒尼姑、愿“舍贱从良”的奴婢母女供养像等。出行图如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曹议金出行图等。早期供养像多为单身,少有仆从,画面较小,中唐以后,供养人画面渐大,画中除窟主外,眷属、儿孙、仆从乃至亡父母尽皆入画,像身也与人等高,且详书官爵衔位,已有显赫官位家世、以佛窟为家庙的意味。 (9)装饰图案画。绘于窟顶的平棋、藻井,佛龛的龛楣、龛柱、龛沿以及佛像的头光、身光,人物服饰,供桌,地毯,壁画边饰等。纹样有花草、莲荷、枝叶、蔓藤、果实、飞天、化生童子、狮虎、飞马、盘龙、鸟禽、狩猎、火焰、星辰、云气、回纹、矩纹、联珠、菱格等及其组合变化。饰纹多样,色彩绚丽。现代建筑、印染织品、装饰物等每有用为借鉴。由于敦煌壁画延续绘制千年不断,其艺术和内容对研究中国绘画史及古代社会历史,尤其是西北地区历史具有很高的价值。 彩塑 敦煌石窟艺术内容之一。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雕塑是石窟的主体。由于敦煌石窟开凿在砾岩上,所以除了高达二三十米的南大像、北大像为石胎泥塑外,余多为木架结构。其制作过程是:在自然长成的与佛像姿势相近的树枝上,或人工制作成的木架上束以苇草,草外敷粗泥,再敷细泥,压紧抹光塑像成形,再上白粉,最后彩绘,故名彩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