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朕要拉拢辽国重臣和猛将 (第3/4页)
r> 由于金军远来疲惫,因此并未继续追击辽国怨军,只派兵士扫荡显州周围的四个州城。 这四个州城的辽国官员纷纷投降献城……金军懒得进城,只在城外接受投降的辽国官员的犒劳,然后就迅速离开。 金军将辽国的众多州城洗劫一番之后,班师北回金国。 听说金军撤军了,天祚帝这才松了一口长气,随即故态复萌,依旧整日狩猎,不问国事…… 而到了如今,金军攻陷辽国上京,金吞辽疆土已过半。 …… 赵吉思绪至此,他没有穿越前所学的辽史和现在这个世界里辽国发生的大事,算是一一都能对得上了。 赵吉知道,如果按照历史的发展,等到了明年大宋的宣和四年,辽国的保大二年,金军攻陷了辽国的中京。 等到了那时候,辽国的三分之二疆土都沦陷于金军。 于是,辽国群臣再次掀起“废帝谋立”高潮,想拥戴耶律淳为皇帝。 等到了明年,面对岌岌可危的局势,天祚帝仍然执迷不悟,听信后族萧奉先的谗言,将皇子晋王耶律敖卢斡及其生母文妃萧瑟瑟杀死,致使耶律敖卢斡的姨父耶律余睹举兵反叛后,归顺金国。随后,耶律余睹率兵攻打辽国的南~京。 天祚帝后闻急报后,心惊胆战,急忙带兵跑出燕京城,向居庸关方向逃去。 在逃跑的途中,天祚帝的五千名卫士全部溃散,仅剩下诸王、长公主、驸马、诸子弟三百多人。 完颜阿骨打率军穷追猛打,慌乱之中,天祚帝逃入夹山躲避…… 同年三月,天祚帝逃匿夹山之后,辽国群臣及汉官们,一致谋立耶律淳为皇帝。 他们还让府衙百官、诸军、僧道、父老乡亲等一万多人,到耶律淳府前,劝说耶律淳登基。 耶律淳则假模假磁地推辞数次。 最后,耶律淳堂而皇之地即位,尊号“天锡皇帝”,改保大二年为建福元年,史称“北辽”。 耶律淳当上皇帝后,将天祚帝降封为湘阴王;并派遣使者向金国奏表,请求将辽纳为金国的附属国。但金国并未答复。 …… 想到这里的赵吉,对于自己派李若水出使唤辽国后,顺便能拉拢耶律淳这位的墙头草亲宋,就更加自信了。 赵吉对李若水说道:“如今辽国被金军侵占疆土过半,其上京城破。辽天祚帝逃往西京,却依然不理朝政,白日打猎酗酒,夜晚沉迷女色。 辽国三朝元老重臣耶律淳,老jianian巨猾,心机颇深, 他岂能看不出辽国将要灭亡呢?” 即将要出使辽国的使臣、太常寺博士李若水听着赵官家有理有据的分析,他深以为然地道:“陛下圣明。” 赵吉又道:“朕亦知不可能速速将耶律淳拉拢来,投奔朕的大宋, 然则,朕每次派出使辽的使臣,皆带去朕欲与其交好之书信, 朕再承诺,若辽国被金军攻破而国灭,只要耶律淳率部投降朕的大宋,朕亦可保全耶律皇族宗亲安全。 朕还会向耶律淳承诺,朕可保证其在大宋,依然可享受受到他在辽国之爵位和官职,其子嗣后代依然可享尽荣华富贵。 李爱卿,你说耶律淳怎能不心动呢?” 李若水立即叩拜道:“陛下所虑甚周,微臣钦佩不已。”
赵吉微微一笑,道:“爱卿平身,朕立即修书一封,由李爱卿带给耶律淳亲启。” …… 赵吉将密信写好后,交给了李若水,并叮嘱了几句之后,又道: “朕除了要拉拢辽国重臣耶律淳亲向大宋, 朕还要拉拢辽国少壮派将领耶律大石。” 随即,赵吉又写了一封拉拢耶律大使的密信交给李若水。 “微臣李若水遵旨,定当不负圣命。” 赵吉微微一笑说道:“李爱卿,可曾听闻过六年前辽国科举状元郎耶律大石否?” 李若水回禀道:“微臣略有耳闻。 近几十年来,辽国受我大宋文化昌盛之影响,其皇亲贵族们,汉化得很快,其不但学契丹文字,更是会习汉文、说汉话。 由于辽国科举,乃是效仿我大宋的科举考试,亦是要用汉字书写,考圣贤文章,写策论等内容。 故此,宋辽两国的读书人,亦是相互观注着对方每届科举那前三名的进士及第者,都会是谁。 微臣早在六年前,就听说了,辽国天庆五年那届科举,进士及第的状元郎,乃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耶律大石。”” 赵吉问道:“李爱卿,对耶律大石还有多少了解啊?” 李若水道:“微臣所知,耶律大石比微臣略长几岁,他今年应该三十三岁了。 耶律大石不仅通晓契丹文字、亦晓汉文,还擅长骑射。 他在辽国的天庆五年进士及第后,先在辽国朝廷任翰林应奉、翰林承旨等职,如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