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我成了赵佶_第223章 朕要拉拢辽国重臣和猛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3章 朕要拉拢辽国重臣和猛将 (第4/4页)

他迁升为辽兴军的节度使。”

    赵吉微笑着说道:“李爱卿是我大宋科举的进士及第者,耶律大石乃是辽国科举的进士及第者。

    待到你二人见面,必然有很多可聊话题。

    你使辽后,在私下里一定要想方设法会见到耶律大石。

    握朕所知,耶律大石乃是辽国青壮将领中,能独当一面者。

    李爱卿若能将耶律大石拉拢过来,

    或是退而求其次,让其能亲宋,

    则对大宋甚是有益!

    朕会为李爱卿记上大功一件!”

    李若水急忙跪拜道:“微臣若水谨记,定不侮使命!”

    赵吉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爱卿若无他事,可先行告退了。”

    李若水叩首,道:“微臣拜退。”

    赵吉急将李若水搀扶起来,和蔼地说道:

    “李爱卿平身。”

    赵吉还拍着李若水的肩膀,叮嘱道:“李爱卿此行,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的。李爱卿出使辽国后,万事应随机应变。

    李爱卿保重是,一定要全身而回。到时,朕为李爱卿设宴接风!”

    此举,可把李若水感动坏了,受宠若惊!

    李若水揣好赵官家亲笔所书的两封密信,告退而出……

    赵吉望着李若水的背影,心中暗道:李若水并不知道朕欲拉拢过来的耶律大石,其在未来有多牛逼!

    赵吉结合自己没有穿越前,在现代社会里所学的历史知识,他知道:

    等到明年,辽国的保大二年,金军在完颜阿骨打的率领下,还会南侵辽国。

    到了那时,辽国的那位‘职业猎人皇帝’天祚帝便会不战而逃。

    耶律大石会与群臣立秦晋王耶律淳为帝,建立辽。

    在此期间,大宋联金伐辽,派重兵二十万大军,来到幽州的门户涿州城下,欲收复燕云十六州。

    刚刚登基不久的辽国皇帝耶律淳,急忙派耶律大石为主帅,领兵防守在燕云十六州的门户之地涿州城……

    如果涿州城丢失,那么幽州便无险可守了。

    耶律大石率部守卫涿州城。

    宋军派出使者,进城准备招降……

    耶律大石果断地斩杀了入城招降的大宋使者,以示决战到底。

    此际,宋辽之间隔着一条河,名叫白沟河。这条河就是宋辽两国的边界线。

    宋军招降不成,便发起进攻。

    大宋西军将领杨可世率领六千轻骑,先渡过白沟河,进入兰甸沟后,中了耶律大石设下的伏兵。

    再加上耶律大石亲率骑兵,掩袭杨可世所部。

    杨可世所部宋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杨可世仗着坐骑战马跑得快,才得以脱险……

    之后,耶律大石又奇袭击了大宋老将种师道所部的营盘,逼得种师道只好率部后撤……

    耶律大石率领骑兵,把溃败到雄州城下却被童贯拒绝放进城的上万名宋军败兵,斩杀殆尽……

    至此,大宋想靠武力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军事行动,在辽国大将耶律大石率部的阻击之下,彻底宣告失败。

    ……

    时值金军逼近辽国的南~京时,六十岁的耶律淳刚当上了辽国的皇帝,还不过百天,他便病逝了。

    耶律大石只好率部,投奔天祚帝去了……

    不久后,耶律大石在与金军作战中,被金军俘虏。

    他假意投降金军,却趁金军疏于对他的看管,便骑上快马又逃回到了辽营……

    耶律大石力劝天祚帝出兵攻金没有成功,气得他率二百铁骑,逃至可敦城,自立为王。

    ……

    耶律大石在西北“养兵待时”,联结西夏、南宋等政权及西北各部对抗金朝。

    金天会八年,耶律大石率军西征……

    两年后,他在叶密立称帝,号“菊儿汗”,汉号“天佑皇帝”。

    之后,耶律大石率部继续西进,并迁都八剌沙衮。

    公元1141年,耶律大石率军在卡特万之战中,击败塞尔柱帝国及中亚各国联军十万,使塞尔柱势力退出河中,确立了西辽在中亚的统治。

    由此,在艰难之中率众西征的耶律大石,在中亚开创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王朝,史称“西辽”。

    赵吉面对向耶律大石这般英雄人物,自然是要想尽办法,将其拉拢过来为大宋所用。

    当然,赵吉也深知,让出使辽国的李若水,带着朕的密信给耶律大石,并不可能让他一下子就率部归降大宋,

    但是,可以在其心田,埋下一颗‘走投无路’之时其退路就是大宋……

    此时,当值小宦官入殿奏报道:“梁大官在大殿外等了好一会儿,有急事要面圣。

    官家是否宣见呢?”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