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我成了赵佶_第315章 宋伐夏连胜,四国皆震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5章 宋伐夏连胜,四国皆震惊 (第3/4页)

地方军了。

    此时,李乾顺表面平静如常,内心却慌乱无比。

    他听着群臣的建议,与自己所想出的退敌之策大致相同,他不时地点下头。

    “朕甚是赞同诸位爱卿之高见。”

    “朕观此次宋夏之战,只要濮王率兵能坚守西京两三个月,朕便有时间,从地方左、右两厢共十三个监军司处的五十多万兵马中,抽调出三十万精锐之师,赶赴西京城外,必能吓退宋敌。”

    朝臣们赞同道:“陛下英明……”

    李乾顺越说,心中便越有了一点儿自信。

    “除此之外,朕还会派出三批使臣,携带朕和皇后的亲笔书信,连续出使辽国,请求辽天祚帝派使臣来此,调停此次夏宋之战。”

    朝臣们不住地点头,认为此策可行……

    三年前宋军伐夏,在宋将刘法率部被大夏铁鹞子军歼灭后,夏国也是担心大宋会破釜沉舟继续伐夏,也是请辽国天祚帝派使臣从中调停,才使宋夏议和能够成功。

    李乾顺的目光,穿过宫殿敞开的大门,望向远方,悠悠地说道:

    “以上对策,皆需要些时日,还望东京留守濮王能率兵守住西京城。”

    朝臣们又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称濮王忠君爱国、文武双全,定能守住西京城至少三个月,到了那时大夏国的地方军三十万,集结齐整去援救西京城之围,定能吓退宋军……

    李乾顺表面微笑着,赞同群臣的自信之言,可是他却因大夏国最强的骑兵铁鹞子惨败于宋军,以及他最信任、最倚重的庶弟李察哥被宋军所俘,他心里已经没有自信了。

    可是,身为大夏国的皇帝,在如今朝堂人心动摇之际,他必须面色从容,表现出必须宋敌的决心和能力。

    李乾顺又道:“朕还要使出缓兵之计,派使者出使宋军大营面见大宋皇帝,表明我大夏国绝对愿与大宋为敌,希望夏宋两国停战,共商议和条件,以此拖延宋军急攻西京西平府城。”

    大夏朝堂之上,群臣又是一片称赞之声。

    夏皇李乾顺环视群臣,问道:

    “诸位爱卿,何人可愿为朕出使宋军大营,面见御驾亲征的大宋皇帝,共商议和之事?”

    群臣立即哑口无言了……

    夏国朝堂之上,安静得落针可闻。

    ……

    数日后,夏国的第一批使臣,出使辽国……

    他们这批使臣,数年前也出使过辽国多次,曾经见识过号称小中华的大辽国的富庶强盛,幅员辽阔。

    可是如今,他们眼中的大辽国,只剩下半壁江山。

    而且,他们一路之上,为了躲避强大的金军,绕路多次,辗转才来到了暂时还没有被金军攻破的辽国南京城。

    夏国的使臣看到,辽国南京的朝堂上,原本龙椅的上那位见过多次面的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已经易主成了他们并不熟悉的新皇帝耶律淳。

    原来,早在去年,辽已经失去了大约一半的地盘。

    辽国的保大元年,统兵副都监耶律余睹等人,图谋废黜天祚帝耶律延禧,想改立天祚帝的次子晋王耶律敖鲁斡为帝。

    事情败露,辽朝内部因皇位继承问题,爆发了内乱。

    今年,保大二年,天祚帝派兵杀了想夺位的次子晋王耶律敖鲁斡。

    这使得很多辽国兵将,感到不安,而投靠金国。

    今年正月,金军攻克辽国中京,进而攻下泽州……

    今年的四月,金军攻克辽西京……

    本来就嗜好打猎的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因彼时金军势强,早在一个月前,他便带着侍卫大军,扔下南京的群臣,以出巡狩猎为名,远逃而去……

    辽国天祚帝带着亲卫军挑选金军没有攻破的地区,漫无目的地逃跑……

    彼时,辽国南京庙堂内的重臣们,竟然不知自家的天祚皇帝现在身在何处。

    【pS:辽国南京,即燕京】

    天祚帝律延禧听说金兵将要追上他敢,他便吓得乘轻骑逃入夹山……

    由于战场上消息不通,辽国南京城内的文武百官,都以为天祚帝在前线阵亡或被围,于是在南京立耶律淳为皇帝,改元建福。

    而现如今,辽国新皇帝耶律淳,把不知生死的天祚帝耶律延禧,遥降为湘阴王。

    此时,被夏皇李乾顺派到辽国南京的这第一批使臣,全部都懵逼了。

    他们带着夏皇国书,以及带来的夏国皇后耶律南仙的家书,都是写给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

    可是,现在辽国天祚帝不知所踪,龙椅上换了一个新皇帝。

    这个新皇帝耶律淳,看其苍老的面容和苍老无力的身体状态,好像比不知所踪的天祚帝还老迈无力。

    夏国使者,还是硬着头皮,将夏皇的国书和皇后耶律南仙的家书,呈给辽国的新皇帝。

    他们连连表达歉意,言说夏国并不知道大辽国有新帝登基,还请大辽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