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5章 宋伐夏连胜,四国皆震惊 (第4/4页)
调停宋夏战争,最好能出兵相助大夏国,最次也派出辽国朝廷的重臣去当调停的使臣…… “咳咳咳……”已至风烛残年的新皇帝耶律淳,巨咳了好一阵,他才有气无力地说道: “朕……咳咳咳……朕自即位以来,辽国内忧外患……” “如今,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御驾亲征,率领大军,陈兵于大辽南京的门户居庸关前。若居庸关失守,则朕的南京城,便极易被金敌所攻破。” “咳咳咳……”耶律淳又连咳了好一阵,他眼神无光,有气无力地说道: “朕知,咳咳咳……” “朕知,辽夏交好数十年。辽国公主耶律南仙,嫁于当今大夏皇帝为后;朕虽即位不久,但依然感念辽夏之亲情。奈何,现如今,我大辽国也自身难保啊!” 辽国朝堂上,出列一员身材高大、气度不凡的大臣,启奏道: “微臣耶律大石,启奏陛下,虽然我大辽自顾不暇,无法出兵帮助夏国,但应该派出使臣,对夏宋之战之进行调停。 如能调停成功夏宋之战,夏国也能出兵助辽抗金啊……” 夏国使臣们,都用感激的目光,看向了耶律大石。 他们看到,耶律大石站在群臣之前,他的脸上依然从容与镇定。 耶律淳看到,推立自己为帝的最大功臣耶律大石,都站出来给夏使求请了,他便点应允道: “朕……咳咳咳……朕无余兵可派,只能派出几名使臣,随夏使远赴西北,调停宋夏之战……” 夏国使臣们无奈,也只好如此了…… ……………… 辽境内,南京的门户居庸关前,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骑在战马之上,在金军阵,挥刀指挥着金军,对辽军把守的“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进行轮番进攻…… “报!” “报!我军游骑队,活捉到十名夏国党项人。” “经我军游骑队,对那十名夏国党项人进行拷问,得知如今夏国的处境,竟然与辽国类似。” “宋国皇帝赵佶御驾亲征西北,率军近二十万伐夏……” “夏国的西京城,已被宋军包围得水泄不通!” “夏国战力最强的铁鹞子军,惨败于宋军,其主帅晋王李察哥被宋军所俘……” 完颜阿骨打听到战报后,眉头紧锁。 他并没有因为夏辽两国的大战,而感到高兴, 相反,他感到了一丝深深的忧虑。 “朕自起兵伐无道的辽国始,自认为能与朕的大金铁骑相提并论者,唯有大夏国的铁鹞子军!” “然则,如今宋军竟能以区区一万之众的奇兵,打败了包括铁鹞子军和静州兵马的数万西夏大军!” “唉!朕真的不应该小觑辽国之南的大宋啊!” 他意识到,此刻的四国鼎立之势,随时都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变数而彻底崩溃。 完颜阿骨打立刻召来随金军出征的大宋使臣马植,好言请求他速速回宋赴西北边境,催促大宋皇帝赵官家快些出兵联金伐辽,以达成海上之盟约…… 马植欣然领命…… ………… 在大宋东京的朝堂上,留守监国的太子赵桓,听到宋军大败铁鹞子军,并俘虏了晋王李察哥,以及父皇御驾亲征,率领大军围困住了夏国的西京这一系捷报后,他惊喜交加。 赵桓从龙椅下方的偏椅上,猛然站起,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大臣李纲等人也纷纷上前祝贺,但他们心中也清楚,这场胜利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相反,它可能只是更大风暴的前奏。 四国之间,一场更大的风云变幻正在酝酿之中。每个人都在猜测,下一个最先倒下的,会是辽国还是夏国呢? ………… 当天傍晚,回到西征军大营内的赵吉,召见了刘光世和其部下那已归降大宋的三百名党项族兵将。 赵吉交给那三百名党项族兵将一个秘密任务: 让他们脱去宋军的战袍,分别让他们侨装成夏军的溃兵败将,或是侨装成西夏的牧民。 赵吉把他这三百人,分成十三批,让他们秘密地出使夏国境内的十三路地方军。 他们这些秘使,有一个类似的任务: 带上赵官家的谕旨,即由汉文和党项文双语写成的书信,以及在那书信的落款处,有赵官家的签名和玉玺印章为凭证。 赵吉许诺,只要各夏境内的各地方部落的首领,不率军来解西京西平府之围, 那么,等到宋军灭了夏国后,把当今的西夏狗皇帝李乾顺赶下台下,大宋将封不出兵的夏国各部落首领为“西夏可汗”…… 若有不从大宋皇帝之圣谕者,宋军大胜后,将歼其部兵马,灭其部全族…… …… …… 【pS:感谢凤栖梧桐626、小兔乖乖萌、凤啸堂之六味地黄丸的打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