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 论禅 (第1/2页)
禅,禅心,或坐闲庭,或立孤厅,菩提诵经,天地分明。 禅,禅定,既听蝉鸣,既看青萍,沙弥说命,波澜不惊。 禅在心,白云映井,苍狗绘屏,月暗星明,生死安宁。 禅在定,青山欲倾,寒雪进颈,夜雨天晴,荣辱清静。 禅,安心,念放银瓶,任繁花开万锦,人在自在境。 禅,安定,情托明镜,虽枯叶落千清,身游白玉京。 论禅,并非是要论一个对错,而是要论一颗禅心,而是要论一种禅定。 要论的是一颗可容万物的禅心,要论的是一种宠辱不惊的禅定。 释门每三年都要举行一次论禅,每次论禅时他们都要开启七宝八戒大阵,今年自然也不会例外。 黄青色的半圆光罩静静地笼罩着释门十二院三十六刹,清风卷动着一杆杆黄幡,钟声响彻在院落之中。 钟声惊起林鸟,这些不怕生人的鸟儿就落在院墙之上,好奇地打量着人群。 身穿八宝僧衣,头带毗卢帽的大智和尚手中扶着一个老者缓缓地向高台而去,这老者就是上一任的释门门主禅愿大师。 禅愿大师颤颤巍巍地坐在了高台的蒲团上,在他身边还有两个老者,正是禅愿大师的两个师弟,禅明大师和禅清大师。 大智和尚等三位长辈落座后,他才缓步走到下方的大勇和尚旁边。 他与大勇和尚对视一眼,两人默契地坐下,在高台之下的沙丘们见他们动作,也不客气地坐在了身下的蒲团上。 待众人坐定,大智和尚手成拈花状,在高楼之上的铜钟蓦然间响起了钟声。 一连六十响的钟声响彻在天地之中,还在院墙上观望的林鸟被钟声震起,发出叽叽喳喳声。 待钟响六十声之后,一个严肃和尚认真地迈步而来,正是悟定和尚。 悟定和尚走到高台之下,在众僧前坐定。 众僧与他见礼,只不过其中的小沙弥们少不得给了悟定几个隐晦白眼。 在看台之上的大勇和尚见此情景,脸上抽动了几下,显然是差点没憋住笑。 大智和尚威严地扫了他一眼,大勇和尚顿时不敢动作。 小时候,大勇和尚没少被师兄收拾,现在即便是年纪大了,但只要对上大智和尚的目光,大勇心中还是有些害怕的。 待大智和尚收回目光后,大勇和尚才偷偷地瞥了大智一眼。 他倒不再像是释门的怒目金刚了,反而像是个受委屈的小媳妇儿。 大智和尚也不再理会这个让人头疼的师弟,他让人将一块儿明镜放到了悟定身前,随后向他问道:“悟定,你从镜子之中可看到了什么。” 悟定站起恭敬地答道:“弟子在镜子之中看到了佛陀。” 大智和尚赞叹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僧闻言都鼓起了掌。掌声如雷动,震动了高台,大智和尚望着悟定,目光中满是欣慰。 待掌声小下去后,一个故作严肃的小和尚踱步而来,正是悟心小和尚。 悟心和尚坐在了悟定身边,他偷眼看了看师兄,又看了看前方云集的众僧,他不由得咽了几口唾沫。 还好不少小沙弥在人群之中,偷偷地对着悟心挤眉弄眼,才让他心中有了些安定,但他的小手怎么也止不住地颤抖。 大智和尚待他坐定,也像之前一般问道:“悟心,你从镜子之中看到了什么。“ 悟心紧张地看向镜子,他呐呐地说道:“弟子什么也没看见。” 大智和尚听完他的话,笑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众僧待大智说罢,又都鼓起了掌,其中尤其是小沙弥们鼓得热烈。 掌声如地动,震动了院落,大智和尚望着悟心和尚,眼中满是期望。 待掌声消去后,过了半响,才有一个懒洋洋的身影散步一般走来,来者正是悟情和尚。 小沙弥们见到了悟情,讨好一般地先鼓起了掌,身边的众僧被小沙弥们带动,也鼓起了掌。掌声一直到悟情在蒲团之上坐定才停了下来。 大勇和尚见状得意地向着大智和尚看去,眼神中满是挑衅。 大智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