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论禅 (第2/2页)
能感觉不到大勇和尚的嘚瑟,他眉毛一挑,大勇和尚又老实了起来。 大智和尚教训完大勇和尚,转头看向了高台之下的悟情,他看着懒洋洋的悟情苦笑一下,随后问道:“悟情,你从身前的镜子中看到了什么?” 悟情瞅了瞅明镜,他笑嘻嘻地回道:“从镜子之中能看到什么,我只看到了我自己。” 大智和尚待他说完后,说道:“心无菩提树,念有明镜台。神在天之外,人留红尘埃。” 众僧等大智念罢,纷纷鼓动手掌,其中尤其是小沙弥们鼓得拼命。 掌声如天地动,震动了山峦。大智和尚望着悟情和尚,眼中满是烦忧。 大勇和尚看到大智和尚眼中的烦忧,心中乐开了花。 他也没想到这个徒弟能带给师兄这么大的震撼。他的显摆行为显然是成功的,倒也不枉他废了一番工夫。 大智和尚烦忧许久,最终也只能将烦忧藏在心头。 他再次手成拈花,高楼之上的铜钟又连绵地想起六十声钟响。 众僧闻听钟声,纷纷拿起蒲团散去。 悟心小和尚拿起蒲团却不走,他在悟情身后站定。 这时悟定和尚站了起来,他走过去拉住悟心。 可怜的悟心看着悟情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被悟定和尚带走了。 看着悟心被带走后,悟情慢慢地站起,他懒洋洋地离去了。 看着悟情离开,大勇和尚向着大智问道:“师兄,你真的要这么做吗?”
他虽然对着大智有着恐惧心理,但他更担心自己的弟子,虽然可能这也只是名义上的弟子。 大智并不看他,他将目光投入远处的青山上,他轻叹一声才开口道:“悟情,悟情。如此的悟性,怎就悟不到天地之情,为何要偏执在这男女之情。” 大智的答非所问让大勇心中悲哀,他是在为自己的弟子而悲哀。 禅愿颤颤巍巍地拄着锡杖和两个师弟走到了大智大勇身边,他细细地打量着大智。 他打量着这被释门俗事缠身十八年的大智,打量着这人到中年脸上便已是沧桑的大智,打量着这还在壮年就白了眉须的大智。 打量多时,禅愿轻轻说道:“大智,按你的想法去做吧。” 大智颔首对着禅愿施礼,大勇和尚一卷僧袍气呼呼地离开了。 银月将光辉洒遍十二院三十六刹,月光如水照在院落之中,在幽泉旁边绘出一条月泉。 幽泉汩汩,月泉静谧。 清风轻轻地吹拂着树枝,在月泉之中画出斑驳残影。蟾蜍不甘寂寞,在幽泉旁青石之上鸣叫。 众僧没有那么早就休息,他们在月光之中讨论着白日中的禅语,他们在清风中讨论着书上的经文,他们在烛影中讨论着经文中的含义。 小沙弥们也没有休息,他们还在等待着悟心和尚。 可今天悟心和尚已经迟到了许久。不多时,一个让他们悲伤的消息传来了,悟心小和尚被悟定抓走了。 小沙弥们个个痛哭流涕着,他们伤悲着他们的领头人。 但多想无益,不久,一个小沙弥站了出来,他记性很好,给小沙弥们讲起了之前悟心小和尚讲过的故事。 就这样,新的领头人诞生了。 悟心小和尚并不知道这些,他忐忑地站在悟定和尚身前。 悟定和尚身旁的桌子上是一个葫芦,那当然是悟情和尚的酒葫芦。 悟定和尚留住悟心小和尚的原因并不在这个酒葫芦上,他语重心长地对着悟心说道:“师弟,你不能因为和悟情师弟关系好,就把这消息告诉他。他是师父的希望。” 被大智和尚视为希望的悟情,此刻正在烛光中看着手中已经发皱的字条。 字条上字不多,但很能牵动他的心,字条上写的是南疆族长蝶落于二月二十日大婚。 悟情轻叩桌面,在登登声中,夜渐深。 庭院中,清风中,烛影中的僧人都慢慢地沉睡了,听故事的小沙弥们也已安歇。 悟情将手中的字条用烛火烧掉,待灰烬落到地面上时,他起身推开门走了出去,月光照在他威武但不失清秀的脸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