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望祀虞舜于九嶷山!(求订阅) (第3/3页)
在他们看不真切的地方,始皇的车辇已出现了。 也在此刻,本就躁动难安的北岸,瞬间呼喊如潮,久久未曾断绝。 在众目睽睽之下,嬴政高挺的出现在众人视线,全场瞬间安静下来,嬴政并无任何言语,肃然的踏上望祀祭坛。 他面对南天,宣读了丞相李斯精心撰写的祭文。 祭文颂扬了舜帝的孝慈,颂扬了舜帝的爱民德政,颂扬了由尧帝奠定而被舜帝发扬光大的王道大政,颂扬了舜帝任由皋陶执法的中正平和。 祭文末了。 嬴政奋然念诵出一段令万众动容的宣示。 “大秦新政,上承天道,下顺民心。力行郡县,天下一法,和安敦勉。自今于后,师法舜帝,常治无极-――” 嬴政高亢的声音在山谷回荡,四周的欢呼热烈声,已然瞬间淹没了群山大泽。 相较于四周民户的欢呼,鲁仲连等人却是面露不悦。 因为嬴政最后的一段宣示,分明没有任何改正的想法,也全然没有向王道转向的迹象,反而是在大言不惭的认为,大秦推行的‘郡县’、‘一法’的做法是合乎天理、顺应民心的。 鲁仲连怒骂道:“狂妄,祭祀舜帝都敢这么三心二意,嬴政这暴君注定当亡。” “不改治式,不改治道,不行仁政,不行王道,简直荒唐。” “暴秦,暴秦啊!” 鲁仲连已是气的直跺脚。 他本以为这次前来,能见到嬴政低头认错,结果嬴政哪有半点认错模样?分明是借祭祀之由,公然在宣扬大秦自己的礼行,全然没有半点想改正的念头。 这是决定在暴政的路上一往无前了。 许猗等人脸色同样不悦。 唯有蒯彻。 他在嘴里反复念叨着始皇的最后几句宣示。 他总感觉这几句话意味非凡。 只是一时没想到。 越是如此。 蒯彻心中就越是急躁。 他隐隐感觉他们似乎算漏了什么。 他没有继续在云梦北岸逗留,在这次望祀结束后,便直接离开了。 走在人影匆匆的道路上,蒯彻嘴里咛喃道:“究竟是哪里有问题呢?为何一时想不到呢?我们这次究竟漏算了什么,为何我一直有种心神不宁的感觉,从前几日得到的消息来看,始皇巡行的大军,早就在渡过淮水后便便衣隐匿起来,恐是在暗中调查我等六国贵族之下落,只是嬴政之心,我等六国贵族何人不知?早就做好了防备。” “就算嬴政能查到一些蛛丝马迹,等真的大军赶到,也只能抓到一些旁系支脉的老弱妇幼。” “难以伤到根本。” “而且我等复辟者多藏于滨海山川,此等暗流,就算秦军有数十万众,恐也难以奈何,如此本该镇定自若,笑看秦军如无头苍蝇,何以此时会让我如此不安?究竟是哪里不对劲。” 蒯彻眉头紧锁。 他在脑海仔细想了一番,却是没觉得哪有不对。 只是心中的烦躁一直未曾断绝,这也让蒯彻很是困扰,在一阵思索无果后,蒯彻也是放弃了,只当是自己关心则乱了。 当夜。 嬴政的行营大帐内灯火通明。 一场小朝会方散。 而这次与会的官员数量并不多,却分量极重,丞相李斯、御史大夫顿弱、廷尉史禄、典客姚贾、卫尉杨端和,都是位列三公九卿的重臣,而这次朝会商议的其实就一件事。 对荆楚及云梦泽周边地带的六国余孽的调查情况。 而在这场小朝会上,也第一次明确了将吴越两地,作为日后搜剿的重地。 而在这次小朝会完毕后,嬴政特意留下了两个人。 一是御史大夫顿弱,二是廷尉史禄。 大帐内。 君臣相向而坐。 嬴政却一脸肃杀之色。 今天就一更,天气降温太狠,人有点着凉了,头现在昏昏沉沉的。 另外,这本书要改名了。 国庆过完。 这一章欠的,应该是后天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