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轩集_灵岩古庄园,藏在深山里的文化明珠游廿玖间里侧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灵岩古庄园,藏在深山里的文化明珠游廿玖间里侧记 (第2/2页)

   不过,我对“廿玖间里”的营造工艺,也是饶有兴趣。南北厢房前游廊里,在每间隔墙的对面有灯墙,墙上有六棱灯孔,旧时插上蜡烛,封上皮纸,用于照明之用,这是别处祠堂少见的,可谓独具匠心。而一些牛腿、悬梁的镂空木雕工艺,对人物、花纹的精雕细琢,也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走出润德堂,沿石子巷,听着檐雨潺潺,过灵岩公故居(即十三间头)、敦睦堂、儒丰居,至大明堂。眼前的文化礼堂,门额刻着“***万岁”,显然是一幢近代建筑,具有***时代的建造特色,旧为村中人民大会堂。向右拐,便能看到一些木桩,那正是练功房的遗存,也是茜溪朱氏历来具有崇文尚武精神的体现。

    而后,来到诒穀堂前,这便是朱宅新光村新屋里灵岩公家厅。堂前朝元宝山,似有纳财聚丁之意;眺望瞿岩山,希冀紫气东来。近处一亩方塘墨砚,寓意文思泉涌、文脉连绵,自然也有防火救灾的功用。后靠高坞山,山上有仙音殿坐镇,如有贵人加持,以致家族人丁兴旺。看堂前左右格局,左高右低,正合青龙白虎之势。从自然环境来看,村民常道:“狮子白象守村口。”说的就是灵岩古庄园的风水格局,在二一〇省道未建设之时,村东山势形如狮子、白象居于茜溪两岸,而旧屋里与新屋里恰好以茜溪相隔,形如阴阳太极,在堪舆学中算得上是风水宝地了。

    站在诒穀堂前仰望门头,“南极呈祥”石匾古朴大气,而石梁上双龙首、两狮戏球等装饰件的镂空雕刻,实在是工艺非凡。游人到此,都赞叹不已。

    走进诒穀堂,便能看到宣传栏里对茜溪朱氏源流介绍与历代仕宦的简况,还有灵岩古庄园的建造历史与模型,以及人物塑像等。特别是“惠及儒林”、“积德迪亨”、“义崇黉序”等题匾,无不透着以儒学中“仁义孝悌”为治家的核心价值观。提到“惠及儒林”这四个字,就不得不提茜溪朱氏第二十三世孙朱可宾的故事:朱可宾,号灵岩,是茜溪朱氏始祖朱胜的第十代孙,清雍正十三年(1735)初,到严州做木材生意。不料,在新安江边,一场暴雨把木材全部冲入江中,这让朱可宾几欲投江自尽。所幸,遇到浙江巡抚下乡体察民情,令下游差役打捞木材,烙上朱氏印记,并为其出谋划策,终化险为夷,这让朱可宾赚得人生“第一桶金”。事后,转投染料、茶叶生意,利用山区有利条件,种植靛青做染料,种植茶树制茶,在杭州经营染坊和灵岩茶庄。民间传闻乾隆皇帝下江南,偶然眼疾,用灵岩茶水洗眼,复明如初。朱可宾便抓住这天赐良机,将茶庄更名“清龙茶”,于是生意兴隆,身价百倍,经二十余年积累家资巨万,时称“朱百万”。朱可宾一生修桥铺路、赈灾济贫、捐资助学,以致名留青史,在乾隆版《浦江县志义行》中有朱可宾传,载道:“性敦孝友而勇于行义,凡邑有大兴举,靡不踊跃乐从……捐金三百两买谷以赈……改建学宫创修书院……道路桥梁多所……。”从中可以知道朱可宾在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重建浦江学宫与乾隆二十八年(1763)新建浦阳书院时,有捐金250两,孙朱其追捐640两,重建金华府学,知府严荣授“义崇黉序”匾额。而在灵岩古庄园里的灵岩书院,正是朱可宾于乾隆十年(1745)左右创办的,由儒丰居、读书室、立考亭、坦途等组成,拨有许多学田,对所有本家与外来学童一律免除学杂费,在一百五十年内培养出举人、秀才、太学生等有八、九十人,外来的不计其数,其中县城朱能作就考中进士,任监察御史;薛下庄的薛砚封考中举人,为茜溪朱氏赠楹:“积功累仁留名乡国,继志述事为贤子孙”。因此,厅堂悬挂“惠及儒林”四字是当之无愧的。

    四进诒穀堂,是朱宅新屋里最精致的厅堂,也是承载历史文化底蕴尤为深厚的地方。我们穿过客厅、拜厅,过天井,至享堂,走过特有的八角通天井瞻仰了灵岩公遗像后,返出向西侧边门跨出门槛,撑着雨伞缓缓徐行。

    我略微驻足了一会,想起眼前小巷西端尽头向右过茜溪,在一座桥的北端曾有店屋,在1973年做桐浦公路时被拆除,那是我堂祖父金维孝自民国三十一年(1942)从富阳岳父家来此定居之处,因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浦江县党部驻扎在朱宅,才没到潘宅与我的祖父汇合,其次子迁回杭州,幼子迁居常山,两个女儿也已不在人世,每每到此总是“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我没有走过去凭吊怀旧,直接右拐经明哲园、桂芳轩、启明居回府。

    当看到启明居标识牌上写着这“是一幢五间四居头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民国三十一年(1942)6月,国民党浦江县党部和警察局等曾在此办公,指挥抗日斗争。”则更加确信堂祖父的活动轨迹。

    发生在灵岩古庄园里的陈年往事,虽如浮云散尽,但是厚重的人文底蕴仍吸引着都市游人到访。冰玥说:“灵岩古庄园所在的地理环境,钟灵毓秀,又有独特的古建筑群体系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在振兴乡村经济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2022年6月20日于浦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