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国志-袁绍传(译文版) (第6/7页)
曹cao就杀了他。 袁绍外表宽厚文雅,很有器量,忧愁喜悦不表现在脸上,但他本性骄傲,刚愎自大,不能听取正确的意见,所以造成失败。等到袁绍军队返回,有人对田丰说:“您下定会受到重用。”田丰说:“袁公表面宽厚但内心猜忌,不相信我的忠诚,而且我多次因为说真话冒犯他。如果他得胜,一高兴,一定能赦免我;打了败仗,心中怨恨,内心的猜忌就会发作。要是出师得胜,我将得到保全,现在既然打败了,我不指望活命了。”袁绍回来后,说:“我没有采纳田丰的意见,果然被他耻笑。”于是杀了田丰。 官度战败,审配的两个儿子被曹cao活捉。孟岱与审配有矛盾,就通过蒋奇对袁绍说:“审配在任独揽权力,宗族大,兵力强,而且两个儿子在南方,他必定想反叛。”郭图、辛评也这么认为。袁绍于是任命孟岱为监军,代替审配把守邺县。护军逢纪同审配不和,袁绍就逭件事询问逢纪,逢纪回答说:“审配天性刚烈率直,每次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都仰慕古人的节cao,不会因为两个儿子在南边而做不义的事情,您不要对他怀疑。”袁绍说:“您不是讨厌他吗?”逢纪说:“从前所争的属于个人私事,现在所说的是国家大事。”袁绍说:“太对了。”于是没有罢免审配。自此审配、逢纪的关系更融洽了。 冀州的许多城邑背叛袁绍,袁绍又忙着攻打平定这些城邑。袁绍自战败以后就发病,建安七年夏天,袁绍去世。袁绍没来得及确定继承人,逢纪、审配一向因为骄傲奢侈使袁谭反感,辛评、郭图都同袁谭亲近而与审配、逢纪有矛盾。大家都认为袁谭年长,想立袁谭。审配等人害怕袁谭即位以后辛评等人为害自己,就假托袁绍的遣命,拥戴袁尚作为继承人。 袁谭自称为车骑将军,出兵进驻黎陽。袁尚给他的兵力很少,而且派逢纪跟随他。袁谭请求增派军队,审配等人商议不给,袁谭发怒,杀了逢纪。 曹cao渡过黄河进攻袁谭,袁谭向袁尚告急,袁尚于是留审配把守邺县,自己率军队援助袁谭,与曹cao在黎陽对峙。白九月到第二年二月,双方在城下大战,袁谭、袁尚兵败撤退。曹cao准备包围袁军,袁军于是连夜逃回邺县。曹cao军队推进,袁尚迎面进攻,打败了曹cao,曹军退回许县。袁谭对袁尚说:“我方镗甲不好,所以上次被曹cao打败。眼下曹cao撤退,人人想着回家,趁着他们没有遇河,出其不意发兵进攻,可以彻底击溃曹军,这个计策不可失去。”袁尚因怀疑而没有同意,既不给袁谭增派兵力,又不更换锂甲。袁谭大怒,郭图、辛评藉此机会对袁谭说:“要将军的父亲把将军过继给哥哥做后代的,都是审配用来构陷您的。”袁谭觉得有道理,就率兵攻打袁尚,双方在外城城门交战,袁谭战败,就率领部队退回南皮。 别驾王脩率领官吏百姓从青州来援救袁谭,袁谭想回去再攻打袁尚,问王脩:“您有什么主意?”王脩说:“兄弟好比左右手,假如一个人准备同人格斗而弄断自己的右手,说‘我一定胜你’,像这样行吗?丢掉兄弟情分而不相亲,天下还有谁同他亲近?近来有人从中挑拨离间造成争斗,用来谋取一时的利益,希望您堵住耳朵不要听。要是杀掉几个阿谀奉承的手下,兄弟重新亲近和睦,来抵挡四方的敌人,可以横行天下。”袁谭不听。袁尚又亲自率兵攻打袁谭,哀谭迎战大败,环城坚守。袁尚死命围攻,袁谭逃往平原,并派颖川人辛毗去向曹cao求救。 刘表写信规劝袁谭说:上天降下灾害,祸难大肆泛滥。当初结交不同族姓,匆匆结成同盟,结果使朝廷动荡,伦常败坏,因此有才智有远见的人,无不痛心入骨,感伤同代人不能相互忍让。然而我与您父亲,志同道合,虽然楚魏两地隔绝,山河遥远,但我们尽心合力,共同辅助朝廷,不让非同族的人干犯我们的同盟,断送我们的友好,这是我与您父亲共同一心的结果。可惜功绩没有完成,您父亲陨落归天,贤明的后嗣继承世统,继续父亲的大业。普施累代的恩德,登上大位,在邺都摧毁威武的敌军,在北方光大盛美的事业,转身平定境内地区,虎视黄河以南,凡是加入我同盟的人,无不如影随附。何曾想到青蝇飞上旗竿,费无忌一类的谄谀之人在两军之间游说,把同一个人的胳膊和大腿、前胸和脊背切断成两个身子。最初听说这个消息,尚以为不会如此,后来得到确实的消息,才知道板伯和实沈之间的怨恨已经形成,抛弃亲人投靠敌人的主张已经决定,两军的战旗在中原交会,裸露的尸体堆满城下。听到这些情况,我哽咽不能成声,悲痛得死去活来。从前三王、五霸,到后来的战国,国君和臣下之间、父亲和儿子之间互相谋杀,兄弟相残,亲戚之间灭掉对方,似乎经常发生。然而有的人想成就称王的大业,有的人想奠定霸主的功绩,都是以武力夺取天下,以文德治理天下,从而谋求一代的富强。没有抛弃至亲,和外族亲近,动摇自己的根本,而又能在世间长久保持住的。从前齐襄公为报九世之仇,晋国的士勾完成荀偃所做的事情,《春秋》因此赞美他们行为合义,君子称道他们守信。荀偃对齐国的事情抱恨,比不上您父亲对曹cao的痛恨;士勾继承荀偃的事业,比不上您继承大统。而且有才德的人纵然逃避灾难也不逃奔有仇的国家,纵然与人绝交也不诉说对方的坏话,何况忘掉先人的仇恨,抛弃亲戚的亲爱,而去做万代忌讳的事情,给同盟的人留下羞耻呢!蛮夷戎狄之人将会出言谴责,何况我同一族类,能不感到痛心吗?打算建立功业而被当时史书记载,打算一生保全祖宗祭祀的人,难道应该同胞手足间互相诽谤,计较得失吗?要是袁冀州傲慢,不合为弟的身份,没有知愧顺从的cao守,您应当贬抑意气,降低身份,以助成大业为重。待事情完成以后,让天下的人评判谁对谁错,不是道义很高的行为吗?现在夫人对您的反感比不上姜氏对郑庄公的厌恶;兄弟之间的仇怨,比不上舜和象之间那么严重。然而郑庄公最终推崇了因大隧中母子团圆的和乐,舜最后将有鼻封给象。希望您抛开种种仇隙,回顾保持旧有的情义,恢复当初母子兄弟之间的亲情。我正整治统率兵马,如鹄引颈瞻望。 刘表又写信给袁尚进行劝解,袁谭、袁尚都不肯听从。 曹cao于是还军援救袁谭,十月到达黎陽。袁尚得知曹cao渡过黄河,就放弃平原退回邺县。袁尚的部将吕旷、高翔背叛,投奔曹cao,袁谭又暗中刻了将军印,授给吕旷、高翔。曹cao知道袁谭狡诈,就为儿子曹整聘娶袁谭的女儿,使其安定,然后率军队归还。 九年三月,袁尚让审配留守邺县,再次率兵攻打平原。审配写了一封信给袁谭,说:我听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希望将军舒缓心情,抑制怒火,看完在下的信。《春秋》所称赞的道义,是国君为社稷而死,忠臣为国君的命令而死。假使企 图危害宗庙,扰乱国家,无论亲疏都同样受到谴责。所以周公流着眼泪判决管叔、蔡叔是死罪,季友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