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女当嫁_107齐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7齐心 (第2/2页)

的被子,夜里睡得可暖和了,可惜到了冬天就不能饲养黄金虫了,得了黄金虫的rou身子就得不到茧子,要想做一身黄金虫丝绵的保暖服,还要等到明年。

    山城的谷子一共收获了一百九十六石,郁小闲让人流连一石半的种子粮,剩余的都收进了库房。明年的粮食吃紧,每石大米要涨到五两银子,还不一定能有足够的货源。郁小闲请吴嫂坐镇南陵-县的农村,收当季的新谷子,市价是一两九钱左右,或是两贯钱,吴嫂一家因为郁小闲的帮忙,这些日子赚到了五十贯钱,对于郁小闲提出的帮忙,他们一家人,连同嫁出去的小姑子都忙碌开了。很快就收到了三百多石谷子,郁小闲派人给了工钱,这些粮食,连同郁小闲请雅苑帮忙收的麦子,小米,杂粮等货物,源源不断送往山神市场。

    那些粮食是用来收储的,现在还要不少粮食供应山里的建设,郁小闲把这个事情交给了本地相熟的粮商。她只要二十石漂亮的白米,要大量收糙米和碎米,陈米,这样每石大米的成本价大约只要二两三钱。平日里,除了锦娘那边吃一些白米,绝大多数的时候,郁小闲都是吃糙米和碎米,甚至是跟大家一样和红薯和菜叶煮的盐稀饭,吃杂粮饽饽。这些大家看在眼里,直说东家心善和大家同甘共苦,也很少有人抱怨伙食不好。郁小闲当然不是为了和大家同甘共苦才这么吃的,她每天都按照现代的伙食,让家人吃足够的rou,蛋和素菜,她也没办法告诉大家,其实吃适当的糙米和杂粮是对身体有益的。

    因为栾氏的帮忙,还有雇工们拼死拼活地工作,到了十一月十二,邓家村里的所有土地和山林,道路都整理好了。邓家村里住下了,包括栾氏在内的九十七口人。郁小闲把村里的女人和身体弱的男子留在村里做纺纱织布的活,再留下一些人负责吃喝,日常运货,其余的人全部带到山城去帮忙盖房子,还选了十几个去养牲口,赶车,预备带出去跑商,这赚钱的行当只能靠自己人。

    眼看就要到了腊月,宣城雇来的那些人都急着回家,郁小闲知道他们的心思,干脆让他们自愿结算了工钱,到自家的客栈临时搭建的铺子采买了些布匹,吃用,就打发他们回去了。南陵-县雇来的人当中也有要辞工回去的,郁小闲也如此这般打发了。很快她手底下留下来的雇工就只剩下六七十个本地的人,多是附近镇子上的居民。工钱花去了郁小闲上千两银子,在这些人买货的时候,郁小闲只赚回了六十几两,所以郁小闲有所感叹,旧社会的穷人钱最难赚,购买力太低。要想多赚钱,就要好好规划在腊月赚富人的钱。

    正在考虑要组织商队出去的时候,赵岐突然有了消息。本来方六爷要在十一月初八和郁小闲结算货款,让赵岐在腊月回去,没想到因为一单货物的事情,让方六爷必须带着商队去芜湖送货。赵岐很想早些回到母亲身边,于是他向方六爷讨了这个差事,带着鲁贵去了芜湖打前站。为了把赵岐留下,郁小闲亲自出马去把赵岐带回来,她考虑了一阵子,觉得以后让赵岐跑短途,带着家里的商队就可以了,跑商风险太大,赵岐不能去冒这个险。大罗小罗去意已决,她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领队。金世莱的心野了,以后怕是要经常跑远路,这次去福建,走了快五十天都没有回来,也不知道他跟着王三爷又去了哪里跑商。现在看来,腊月卖货的事情也不一定能指望上金世莱。

    很快,郁小闲带着大罗小罗,还有邓家的老三老四,王大山,二虎等人收了些山货,就往芜湖去了。大罗小罗是收拾好了全部家当,这一次他们打算跟着方六爷汇合了,一起回到徽州老家去。郁小闲去的时候是七辆车,等卖掉货物,回程的时候也不知道能不能把赵岐早点带回来。

    十一月十八,郁小闲的商队平安到达了芜湖的雅苑,徐老爹把商队安置好了,又开始给这些山货找买家。就在这一天,赵岐和鲁贵带着一些布匹货物也来到了芜湖。当天晚上,他得到了徐老爹送来的消息,就立刻赶来见郁小闲。一别数月,他真的很想这个妹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