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女当嫁_33春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3春种 (第1/2页)

    方六爷问郁小闲说到:“你何处得来的那些东西,这颗黑珍珠是个稀罕的物件,只可惜没有宝光,估计很难卖到上千两银子。这几颗珠子不错,却小了些,红珊瑚也是如此。”

    郁小闲说到:“真是因为几样东西都有缺陷,不然如此宝物怎么会被我的义兄金世莱以六百两银子收到。我觉得要是找到了合适的首饰匠把这些东西放在首饰里,以瑜掩瑕,到也能卖出个好价钱。我想把东西交给六爷您去寻首饰匠和买家,底价之上,能卖多少,能分我们家多少,就是六爷您一句话,我们绝不会多说一个字。将来要是有运气得了些上得了台面的东西,我们就一直合作下去。”

    方六爷最喜欢的就是郁小闲的这种豪气,他分多少就是多少,不会多说一句话,也不会瞎打听货物的去向,做生意摊上了这样的伙伴还有什么说的,不过是讲究问心无愧罢了。方六爷很快收拾了那些东西,两家的买卖算是成交了。邓老三,邓老四的车子里装的那些东西就是郁小闲这次跑商的本钱,不过是投入了不到一百两,可看起来像是四五百两银子的家当。方六爷问过了货物的总价,说是中元节前会给郁小闲送个信,结算上半年的收入,郁小闲答应了,还另外送了一套避雨的遮盖给方六爷,说到:“今年怕是雨水大,六爷切记不要到容易发洪水的地方去跑商,这套遮盖还算顶用,六爷在路上能用得上。”

    方六爷看见了邓家兄弟的那套装备就觉得奇怪。郁小闲又这样郑重地说了这些话,因此他觉得还是要考虑一下郁小闲的建议,跑商的人不图赚多少钱,最重要的是年底能平安回去。郁小闲看见方六爷听进去了自己的话。于是又说到:“我的义兄金世莱今年秋天想试着去趟北方。他是山东那边逃荒来的,想找过去的亲友,要是六爷愿意,还请带上他一起去一趟北方,一路帮忙打听消息。多多照顾他一二。要是可以。在中元节之前,我让他带着几辆车和六爷您一起去趟北方可好?”

    方六爷想了想说到:“落叶归根,我听金世莱说起他老爹临死时候还念叨着家乡,就感到心酸。金老板的身世也觉得怪可怜的。若是我秋天去北方做买卖,我会捎上他的,帮他寻访一下家乡的亲人。”

    郁小闲谢过了方六爷,走到这一步。金郁商队跑商的种子算是播种下去了,就等着秋天一行的收获了。芜湖那边在等一阵子,香雪姨娘能摆平罗家,独当一面之后,芜湖扬州一线就能交给赵岐跑,让粉蝶去扬州留守,自己在后方坐镇,这三五年应该能够平安在商道上赚钱。

    把商队的事情处理好,郁小闲跟着赵岐带领的小商队采买了些粮食布匹就回程到了泾-县。正月已经快要结束了,郁小闲心里的真正春播开始了。按照郁小闲的计划,除了赵岐带着些邓家村出来的家奴,沿途去布三个车马停歇的站点之外,郁小闲一门心思扑在了种田上。因为明朝生产力低下,很多活全靠人力,郁小闲为了赶时间还是再度雇佣了去年宣城那些人一起工作,在雨季正是来临之前有很多事情要办。

    从正月初三开始,地窑里的火始终都没有熄灭过,开足马力烧制砖瓦和大小不一的花盆,表面上说是为了在雨季之前把房子赶着盖好,实际上还包含了一个生财的点子。宣城山头有很多竹子,郁小闲拿出了粮食和盐来换竹子,无数人开始去野山上砍能盖屋子的竹子用来换粮米和盐。很快郁小闲的山头和邓家村里就成了竹篾子的加工厂。大小不一样的竹篾被放在高台上被桐油布遮盖好,很多刚刚够挡风遮雨的大小棚子在零星的土地上冒了出来,每个棚子面积都不算大,高度大约是四尺,需要弯着腰干活,那些大小不一的花盆被放置在了那些棚子里等待着装填土壤。

    郁小闲指导着家奴取了肥沃的土壤,拌上不同的辅料,有的是草木灰,有的是醋底子,更多的就是生石灰。这样被处理过的土被放置了几天之后,就被放进了那些花盆里。不久之后,暖房里拿来了各种各样被催芽之后长成的幼小植株,这些小苗被放进了花棚里种植。里面有各种蔬菜苗,还有山葡萄之类的果木苗,甚至还有中草药的芽苗。

    每个棚子都招标包给了不同的家奴,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