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1点废为银 (第1/2页)
李若琳看见郁小闲这样坚决还是挺赞赏的,她握着郁小闲的手说到:“难得你有这样的气节,其实我若不是守着胜鹏,我也愿意和那些将士一样血洒边关,总比这样低微活着要好很多。” 郁小闲看得出李若琳的哀伤,她握住李若琳的手说到:“婶婶,为了保全血脉,低着头活下去比那些战死的人还要值得尊敬。现在我们不谈这个,以后的日子长着呢,靠着我们吃饭的人也多,好些事情要从长计议。这个范佳氏府邸不会长久的冷清。” 李若琳理解郁小闲的想法,她收起了脸上的哀伤,开始和郁小闲商量事情。如今府邸里已经有了二十余人,本来李若琳不想收下那么多人,只是在人市上看见了很多可怜人,不时不忍心就多收了几个,对此李若琳觉得很抱歉。郁小闲安慰她说到:“多收几个人也没关系,以后府里肯定要买庄子,这样每年才会有固定的收益。一个小庄子都能收下二三十个人,这府里再不要排场也需要二十几人才能镇得住场面。我想我舅舅家除了侍卫,还会派人住进来,这府里的开销不会小了。我们赶紧采购过冬的物品,我还要想办法让所有人都有事情做,这样才能把家撑下去。你若是买人,注意买些会手艺的人过来,还可以收留一些流民住在后院里,将来我们都用得上。” 李若琳点头,表示她明白了,随和又问到:“玉容。你打算靠什么赚钱,我们现在买下的人,多半是女人,靠针线养活所有人很难。要做生意也不太可能。” 郁小闲说到:“谁说针线不能养活人了,只要手艺好,专门为某些富贵人家做事。一个绣娘就能养活一家人。不瞒你说,我从前还过过讨饭的日子,就是靠卖衣服和头花得了本钱,买了山产的。这一步走好了,以后的日子就好办了。你现在把府里的人分成两班,一些人专门负责收拾府里的房间院子,把漏雨的屋子全部修缮一下。我会教你们如何花最少的钱完成这些事情。整理好院子之后,你专门弄出一个库房,存上木炭,过冬的米粮和白菜什么的。那些会针线的,全部留下来日夜赶制大家过冬的衣服。剩下的人,会赶车的跟着我们,我要买人也要买物品,我要在过年前赚上一大笔钱。” 李若琳是以前没有赚过银子,只会管家的人,她不知道郁小闲的手段,只能是跟着郁小闲后面见识郁小闲赚钱的本事。外面风平浪静,只有富察老太太派朱赫嬷嬷送了些药材和药酒来,除此之外没有人打搅范佳氏府邸的清净。郁小闲带着人四处淘宝。干得热火朝天。 郁小闲穿上男装,戴上帽子,让舒穆禄氏家族的侍卫轮班跟着她在城里城外的集市寻宝,甚至还想办法见到了一些八旗小族的人,以极低的价格买下了他们抢掠卖剩下的,不少其实很值钱的破烂。然后全部运进了自己的府邸。同时郁小闲还在地摊上,在估衣铺里拼命地扫货,那些旧货经过分拣消毒之后,能变成值钱的成品,卖不掉的就自己留着用。 李若琳本来还很奇怪郁小闲买这些破烂干什么的时候,等到郁小闲将头一件整理翻新出来的锦绣夹袄挂在店铺,立刻被一位旗人贵妇花一百两银子买去之后,李若琳才知道郁小闲把破烂变成宝的能力。李若琳心想要是这样的话,只要能找到手艺好的绣娘,家里那些破损的好料子衣服可都要变成银子了。 郁小闲对这样的变废为宝已经习以为常了,她对李若琳说到:“那件夹袄也不是最上等的,不过能翻新也是很难得,我们后面收来的东西里就很少有能翻新出来的物件了。很多东西只能改成头花和盆景用料,剩下的留给我们自己人穿戴,那些小料子可以做出不少荷包之类的东西。你选来的人里面有做女红几个像样子的,可这手艺还是比我当年用的人差一点,你以后选人和雇人都要注意,想办法弄一个特别的绣娘来。我收来的这些东西将来要是能找到一个跟李四子一样的好工匠就好了,那些破烂里有不少可以加工成好首饰的宝贝,就是没有能工巧匠来帮我。我空有设计的本事,可做不来。” 李若琳说到:“小姐,你这就说笑了,你这就算很有本事了,才三天就用三百两银子填满了三间屋子,还卖出了一百两,要是总是这样,家业就要兴旺了。我从前看爷们赚钱都没有你有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