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初代顶流_第429章 行业衰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9章 行业衰退 (第3/3页)

《我不是潘金莲》在下线之前却也只是勉强达到了保底金额。

    2016年最失败的保底发行莫过于《封神传奇》!

    这部由伯纳影业10亿元保底的影片,最终票房仅2.8亿元,保底方伯纳影业几乎是血赔。

    保底发行的根本是对赌票房业绩,在保底发行压力之下,也出现了票房造假事件。

    去年《叶问3》从宣传到上映,经历了大规模众筹、10亿票房估价、影院幽灵场等丑闻,被光电总局点名批评。

    作为保底发行的重要开拓者,帝都文化对该种模式再度进行创新。

    影片《一代妖精》也是在没有成片时,就拿到了帝都文化的5亿元票房保底协议。

    除此之外明星企业晶品娱乐也对尚在拍摄中的《战狼2》发出了8亿保底的发行协议。

    影片还没拍完就敢8亿保底,不知是陈晶眼光的确独到,还是行业竞争太大,泡沫太大!

    保底发行是国内电影市场从西方引进的产物,一定程度上也催生了泡沫。

    这种方式不会立马消失,但有些激进的公司为了拿到看好影片的发行权,就会采取这样比较激进的策略。

    2016年的电影市场丑闻不断、矛盾激化。

    从年初的《叶问3》金融诈骗和偷票房丑闻,到《我不是潘金莲》引发的冯大炮公开「怼」王首富。

    还有保底发行行为牵扯到了影视公司的深层利益纠纷,也引发了舆论的争议。

    2016年11月,冯大炮就炮轰旺达因一己之私怨打压《我不是潘金莲》排片。

    而年底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再度重蹈了旺达打压排片的覆辙。

    旺达院线在打压华艺兄弟的过程中,业内也引发了对寡头垄断的担忧,呼吁「电影反垄断法」出台的声音不绝于耳。

    而这背后,折射出来的是渠道方和内容方的博弈。

    相较好来坞电影院、院线、制片公司

    分立而言,旺达横跨制作、发行、放映全产业链,把控着占全国票房超过17%的放映终端。

    同时又在发行渠道上有很强的话语权,基本处于垄断地位。

    除了在下游院线占据渠道的旺达,参与中游宣发的互联网平台阿狸影业等,也开始凭借自身的流量优势在行业内抢占优势渠道资源。

    阿狸影业在年中甚至并购了杭州一家院线,并入股了和和影业,本身已经拥有淘票票的阿狸影业在互联网宣发上有着强大的实力。

    与保底发行「专业户」和和影业联手后,势必将扩大在宣发领域的话语权。

    互联网企业抢占宣发资源,除了宣发领域比较容易切入,渠道方对票房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在国内电影市场,渠道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全区域全国放映的影片,基本上是渠道挑内容,所以院线几乎决定着票房。

    但内容也不可小觑,内容促进整个电影项目成功的比例越来越高,随着观众观影要求的提高,内容打造将成为最重要的事情。

    2016年,在票补缩水,电影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宣发能力的强弱对影片票房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此背景下,拥有大数据的互联网公司在发行上获得得天独厚的优势。

    此外,随着在线选座成为购票的主流,互联网交易平台在票补上占据了一定的主动权,这让手握娱票和淘票票的微影时代和阿狸影业优势明显。

    也就是以上的几点,监管收紧,票房增速停滞,电影市场丑闻不断,行业泡沫太大,明星资产证券化严重。

    导致2016年的整个行业衰退,各大上市公司市值纷纷下滑。

    而年末最后一天上市的晶品娱乐却是顶住了压力,直接成为了影视公司市值第一!

    只是陈晶知道的是2016年仅是下滑的开端,随后的几年随着圈内丑闻曝光的越来越多,还有明星的各种骚操作,让大众对于圈内也是好感不断流逝。

    泡沫纷纷挤破之后,只剩一地鸡毛!

    所以无数的影视公司破产,明星也开始明哲保身,资本、热钱见此自然也不断退出,然后形成了恶性循环。

    直接导致了娱乐寒冬!

    晶品娱乐能否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下来,还是个问题。

    虽然晶品娱乐已经成为业内最顶级的公司之一,但是依然存在倾覆的可能。

    陈晶要做的还是不断增加晶品娱乐的抗风险能力,为金手指失效之后的长远未来打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