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商_第廿三章 大整顿(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廿三章 大整顿(一) (第2/3页)

情,直接对着众人道:“雷元富(雷老大)何在?现金乡军备司产铁几许?匠器厂‘金乡铳’打制如何?”

    雷老大躬身施礼,随后越众而出,恭敬道:“大人,军备司草创,仍采用古法(汉代流传)炒铁,现月产百炼钢一千二百担(约60吨),金乡铳所耗百炼钢颇多,每月匠器厂打制‘金乡铳’三十余把,身份牌、金乡军制式胸甲、头盔、网鞋、白蜡杆枪头皆使用精钢,另计民用农具、马车等,仅月余精钢四百余担(约20吨)”,听到这里,晏世轮也是不免感叹,现在受到加工方式和不够先进的工艺所影响,年产量才达到七百多吨的钢材,竟然结余不大,此时还没有开展金属机床、新式板甲等,钢材的缺少,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儿了。就像是当初为了解决粮食和银钱,出兵琉球一样,晏世轮不得不为领地内缺少铁矿而发愁,现下从郑家那里购买,已经不现实,因为自己的用量已经远远大于“廿芝”其他所有人的总和。其实金乡军目前的生产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大明,甚至抵得上此时一个中等的欧洲国家,但是没办法,晏世轮不满足于停留在此时的科技,他希望的是,尽快完善工业体系,随后进行升级,为了强大武力做保障。在实力达到一定基础时,依靠武力,倾销领先于时代的产品,用坚船利炮,凿开条条商贸坦途,最终,形成经济上、军事上、科技上全方位的霸主地位。

    他思索了一下,现今钢材产量受限,无外乎既没有稳定、高质量的铁矿石来源,又没有掌握良好的炼钢技术,此时甚至采用的是汉朝就流传下来的炒钢工艺。即把铁矿石破碎,用碳粉和生铁包起来进炉烧,待生铁加热到半液态后开炉不停地搅拌。大量的搅拌使得杂质和碳一起被析出排掉,剩下的就是品质较高的海绵铁。接着按原样锻打、渗碳,即可得到熟铁或钢材,炒钢和块炼铁出的都是海绵铁,还需要继续处理。手艺比较好的炒钢工匠可以根据经验控制炒制时间判断出产品成分,这样可以不经过渗碳而只用锻打得到低碳钢,但很少能得到中碳钢和高碳钢(当然也不是没有,中国曾出土过品质相当高的高碳炒钢剑,不知道是哪位名师的作品)。而块炼铁应该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块炼铁要停止冶炼过程必须拆毁炉具,不能像炒钢那样精确控制炒炼时间。此外,由于高炉的生产效率极高,半液态下碳的析出速度也高,高炉大于炒钢的生产效率也大大高于块炼铁。这就制约金乡军钢铁产量。

    目前金乡军还没有一座炼钢高炉,采用的也是块炼铁工艺,这质量和效率就大大下降了。而且,即使金乡军解决了高炉,这种单室炒钢法也有缺点。由于燃料和生铁互相接触,污染不可避免。看来,需要搞一步到位了,就是直接跳过此时流行于欧洲的单室炒钢法,建立反射炉,采用反射炉炒钢法,把燃料和生铁分开,降低钢铁当中炭的含量,这样出产的碳钢,塑性强、韧性、强度大,而且便于后续的加工。反射炉啊反射炉,自己和宁凤晨虽然知道此物,也留有相关资料,但是两人都对此时的相应工艺不了解,徒有先进知识得不到应用,立时急的晏世轮面色发红。而欧洲从十五到世纪开始用高炉冶炼生铁,之后高炉技术开始突飞猛进,到十七世纪时,主力高炉已经换成了日产1.6吨的型号,把中国抛到了脑后,也就是在十七世纪,大明的万历年间,冶金学正式成为一门现代科学。接着到十八世纪现代坩锅炼钢法出现,高品质弹簧钢和切削用超高碳钢都出现了。同样在十八世纪,反射炉炒钢法大量运用与工业生产,撑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厄命。后来到了十九世纪中期,转炉、平炉、电炉相继问世。到十九世纪末,欧洲的钢产量由几万吨上升到两千万吨,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厄命。如果想在还没有落后欧洲太多时进行赶超,晏世轮相信还是来得及的。

    揠苗助长肯定不行,随便扔出来一个十九世纪甚至是二十世纪的炼钢、加工工艺,及时理论可行、配比精确,但相应的加工设备、其他学科匹配,都是无法完成的,说白了,还是此时的工业基础不行。比如说转炉炼钢,如果没有发明出压缩空气的方法,就无法分离空气中的氧气,进而费大力气即使造出了转炉设备,却没有相应的氧气供应,炼出来的钢铁还是不如此时成熟工艺的成色好,徒耗钱财。所以,必须要有了解此时科技的先进人才。又是人才!!想到海量的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晏世轮又是一阵头大。而为了今后的机床发展,必然要有钢铁作为基础,同时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进步,也离不开钢铁、材料技术的进步相关联。卡尺,千分尺等精确测量量具,没有不锈钢、低碳钢等,更是没法玩儿转。钢铁,是晏世轮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想到这里,略有些疲惫的晏世轮,吩咐宁凤晨记录两个名词“反射炉”和“溶矿炉”,限时半年内解决,惊得宁凤晨是龇牙咧嘴。把这个大难题丢给宁凤晨这个“专业人士”后,晏世轮立时一身轻松,

    继续对着雷老大道:“元富,八、九月份间,我命你着人(许大个)进行研制的新型琉璃,进展如何啊?”,这个问题不像刚才钢铁那样沉重,古法炼铁,效率低下,也是雷元富的一块心病,再次暗中下了励志解决此问题的决心后,对晏世轮道,

    “大人,宁大人的‘生产线’流程非常见效,目前合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