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凤驾归(上) (第1/2页)
“千真万确,”崔旳的眼神带着几分认真与焦灼,“娘娘您听,这丧钟都报了三响,是国丧啊。” 嬴珏在原地愣了须臾,殿外的雨势愈发凶猛。沉闷的丧钟声扯破了皇禁诚清早阑珊的安宁,一声又一声遥遥地传了过来。 嬴珏有些迷茫地自问道:“怎么会?” 崔旳脚下一软,几乎是跪倒在嬴珏身边:“娘娘,各宫都接到圣旨往怡宁宫赶了,奴才已经安排人手把轿子从钩弋宫抬到太庙门口了,您赶紧上轿吧。” 嬴珏急忙回过神来,修瑜扶住她的手道:“娘娘今日的妆扮素净精美,大丧的时候穿着也不僭越,崔公公想得很周到。” 嬴珏轻轻颔首,低眉赞许地看了崔旳一眼,由修瑜伺候着赶往怡宁宫。路上途经汪明虞的轿撵,二人皆默契地保持沉默。落轿时,袁妙琴和付青珂的轿撵也接踵而至。原来今日不仅是正二品妃位行祷告礼的日子,也是从二品十二嫔拜见首位昭仪的日子,只不过前者在太庙进行,后者只用在昭仪宫中。嬴珏见她二人同时到来,只微微打了个照面,便匆匆走进怡宁宫中。 只见怡宁宫内的一应幔帐帷帘皆已换成惨淡的素白色,梳烟端着檀木托盘从慈安殿中出来,嬴珏不由微微感叹,长孙灼华必是接到圣旨后第一个到达的,而且已将一切安排妥当。 嬴珏四人在侍女的引领下转入偏殿。 奕衡端坐主位,眉目凝重,一身朝服还未来得及更换便匆匆赶来,额上早已沁出细密的汗珠,隐隐昭示着他方才的焦急与震动。高荣大长公主姜嬿坐在右侧首位,一双清透的凤眼因为哭泣变得浮肿,尽管如此,她的脸上依旧泪如泉涌。睿妃胡茜娆陪在母亲身边,一边出言安慰,一边别过头去悄悄拭泪。皇贵太妃秦云念坐在左侧首位,高耸的逐鹿髻上只插了一致白玉凤凰长簪,坠下浅浅莹亮的流苏,素净不失庄重;一身米白色钩花曳地罩衫配双耳点缀的羊脂玉环,映照眸中愁光几许。她的下手依次坐着长孙灼华和罗颐珺,二人皆是朴素装饰,面带哀凄之色。楚映姣则按位分坐在离殿门最近的红木椅上,碍于国礼,她换上了月牙白的挑绣海棠花齐胸襦裙,虽不复昔日的妖娆华艳,但此番素雅装饰却别有一番楚楚动人之情。嬴珏在心底纳罕她为何来得如此迅速,眼风不由自主地朝她飘去,楚映姣却只付之一笑,继而垂首继续轻声啜泣。 “陛下万福金安。”四人守着礼数朝奕衡福身。 “都坐吧,”奕衡眉心一动,攥着翠玉扳指的手隐隐打起了颤,“太皇太后骤然薨逝,朕……实在是难以接受。” “陛下节哀,”长孙灼华徐徐站起来福礼,狂风吹起她身后素白的帷幔,平添几分凄迷,“臣妾等和陛下一样不胜悲痛,但请陛下保重龙体。您若哀禹过度伤及自身,太皇太后泉下有知,定会心疼您的。” 秦云念舒了舒颦蹙的双眉,叹道:“皇帝,德妃说得有道理,逝者已矣,你也要以大局为重。” 奕衡微微叹了口气,道:“儿臣谨遵母妃教诲。” 秦云念轻轻颔首,用苏绣的丝绢抹了抹眼泪,叹道:“依本宫看啊,这国丧得即刻着人cao办了,皇帝,你觉得呢?” 奕衡轻轻颔首:“这是自然,外朝的礼节儿臣会着礼部cao办,而这内廷宫室的种种礼仪,儿臣已决定由德妃全权负责,再由罗承徽和睿妃协助。” 长孙灼华的眼底闪过一丝欣喜和不安,仿若天空划过的一道闪电,只一瞬,眸中又复哀凄之色。她立刻跪下福身道:“臣妾遵旨。” 罗颐珺和胡茜娆也纷纷低首,跟着德妃道:“臣妾遵旨。” 秦云念微笑着点了点头,朝灼华道:“上一次淳臻贵嫔的头七祭礼,德妃协助慧和太妃cao办,做得面面俱到。这一次国丧非同小可,望你能更加细致,切莫错漏分毫,失了天家威仪,对太皇太后不敬。” 灼华愈发恭谨,低眉道:“是,臣妾谨遵皇贵太妃娘娘教诲。” 三人在奕衡的示意下起身落座。高荣大长公主缓缓抬手抹去眼角的泪珠,哽咽着道:“陛下,本宫有个不情之请。” “皇姑姑但说无妨。” 姜嬿平复了心绪,一字一顿道:“望陛下成全本宫鄙薄的孝心,为太皇太后守灵七日直至出殡。” “殿下……”一旁的胡茜娆闻言愕然,微微抬眼望向奕衡,耳畔垂下的玛瑙流苏跟着身子轻微晃动,在白色高烛的映衬下,闪烁出幽蓝的光芒。 奕衡听着殿外滂沱的雨声颇有思忖,伸手揉了揉眉心道:“皇姑姑的孝心朕明白,但朕更为您的凤体着想,还请皇姑姑……” “寡人觉得甚好。” 话音未落,姜渊已经一脚踏入了偏殿之中,银白色的袍脚被雨水打湿一片,墨色的牛皮踩底朝靴上仍有悬而未落的水珠。 众人赶忙起身行礼,道:“太上皇万福金安。” 奕衡让出了主位站在一旁。“都免礼,”姜渊的眼风从众人身上一扫而过,最终落在奕衡身上,“寡人也想向陛下请求一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