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我有清风与明月 (第2/2页)
这一片碧绿树叶,悠悠扬扬,吹着乡间的小曲儿——即春谣。 这是村里小孩儿交给他这位道士哥哥的,他很喜欢,喜欢吹给自己听,吹给坐下的青牛听,吹给天地万物听。 哞~ 青牛忽然沉闷吼了一声,原本低着啃食青草的牛头亦是抬了起来,看着前方的来人来客。 “道尘兄。”在对面山峦之上,横卧着一头通体雪白的大虎,虎眸眨动,光彩闪闪。 在白虎身旁,一个鹤衣羽冠的年轻道士站着,右手还在不断抚摸白虎的头颅。 山风漫漫吹卷,两个年轻道士的道袍俱是猎猎舞动。 “你就是最近在江湖上声名鹊起的道一真君?”骑青牛的年轻道士问道。 鹤衣道士点点头,侧脸垂眸,看着身旁白虎,淡淡道:“道尘兄,我找了你这么久,没想到你居然会在这般一个小山村里隐居避世。” 被叫道尘的年轻道士微笑摇头,说道:“这天地就是我的家乡,我有何处可隐居?又有何处可避世?” “心隐处,便可隐居;心避处,便可避世。”在江湖上掀起无数风浪的道一真君缓声说道,忽而又问道:“听说一年多以前,道尘兄在群英会上对战不戒和尚,虽然战胜了他,但似乎是损伤了道心。” 道尘静默,不置可否,轻缓翻下牛背,取出腰间的短锄,细细挖掘面前的一株草药。 就这般,两座当世道教圣地走出来的两尊扛鼎之人,一个在山巅站着,俯瞰众生一般,一个在草地林间蹲着,采挖草药,如凡世普通人一般。 “道教最求修真长生,在和不戒一战之后,我想,我们妄图证长生是不是有误?为何不好好在这一场生命之中,做该做的事,活得本质而真诚。”
“在群英会上,我见过不戒的金刚怒目,也见过他最后的菩萨低眉。我知道,他找到了只属于他自己的禅佛道路,然而,我还没有。虽然我胜了他,但是在各自的心境修为上,我远远不如他。” “所以,群英会一战之后,我一直在淮南道、江南道两地游历,寻找属于我的修真之道。这一路上,我见过终身信道的普通老人,最后恶疾缠身,含恨而终,死前还在说,自己一辈子信道,到头厄运连连,白信了。” 道尘挖出那株草药,稍微抖去草根上的泥土,顺手就放进了背后的竹篓之中,继续说道:“我还见过恶贯满盈的强盗土匪,平日里,就是一个大腹便便的富绅,心情好,就开门施舍穷人,家里家外,都供奉这几尊道家祖师爷的牌位。偶尔家中有人去世了,还敲锣打鼓,热热闹闹请道士来做醮,驱邪超度。” “可是呢,被他杀害的人,又有多少?道家先师的牌位,在他们眼中,只是一个幌子,说不定后面就藏着杀人的刀剑。” 年轻道士骑上青牛,一边接牛角上挂着的那几本书籍,一边说道:“道一兄,道教修真,就追求一个真我,何必在浩如烟海的典藏里面寻找,还不如身入红尘,好好读一读人间世这本书。”说罢,道尘已经解下书本,抛掷给道一,“这是村里私塾先生的所著的几本闲书,可以看看。” 道一接过书本,也没翻看,搁在手头,笑问道:“道尘兄,你可知我来找你作甚?” 道尘摊手笑了笑,“总不是来听我讲大道理的。” “然也。”道一大笑,说道:“还有小半年,又是八大门派的论道之争,上一届你们道宗输给了银鹰帮,失去了八大派的位置。这一届,我们龙虎山也就出手,不能让银鹰帮这种下三流的帮派跻身其中。” “世间名利,于我如浮云。”道尘仰天大笑,又指了指挂在牛角上的那柄天下第一符剑,说道:“道一兄若是想借剑一用,随意借去参加论道之争便是,只是,事后还到道宗便是。不然,老祖找到我,还不那柳鞭子抽我呀。” “这可是天下第一符剑?!”道一沉声反问,“在你眼里,就是这般一文不值吗?” 骑牛而去的道尘取下牛角符剑,随手就抛给道一,大笑道:“道一兄,我相信你,一诺可比千金,这符剑可就不是一文不值了哟。” 缓缓骑牛而行,道尘又将那片树叶放置嘴唇边,细细吹响《即春谣》—— 晨起早,第一锅松花糕。 谁家小儿在哭闹。 娘卖糕,娘卖糕。 风过柳叶梢。 声声黄鹂鸟。 我自有人生逍遥。 山重水复知多少。 摘得树下一只桃。 乐陶陶。 我有清风与明月,其中意韵,何必向人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