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戏外_闲话《秦香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闲话《秦香莲》 (第1/2页)

    在所有戏曲中,若论普及率,《秦香莲》应该排在非常靠前的位置,因其引人同情而又大快人心也。就结构而言,它还是有关男女故事的最基础的蓝本。之后的此类故事,你都可以视之为它的演变或翻版。从许多有关离婚已成或蹬妻未遂的现当代小说中,也常常能看到它的影子及影响。

    《秦香莲》说的是,宋朝年间,陈世美中了状元,又当了驸马,原配秦香莲携子女进京寻夫,陈非但不认,反令家将韩琪追杀她们母子以灭口。秦哭告实情,韩琪自刎于三官堂。秦到包公处告状,包设计召来驸马,与秦对质。陈自恃皇亲国戚,强词狡辩,包欲铡之。太后、皇姑前来劝阻,包不允,终铡陈世美。

    小时第一次看此戏,让它给吓哭了。一是韩琪追杀秦香莲,她们母子跪在台前哭诉的时候,那韩琪凶神恶煞,又刀光闪闪,怪吓人的。二是刀铡陈世美的时候。就见两个光着脊梁的刽子手扛着一口真正的铡刀,先是在台上走了一趟,到得舞台一侧,将铡刀放到一张桌子上。尔后抬出陈世美,即将他的脑袋续进去了,一刀铡下去,血水四溅……

    我后来知道,那铡刀是他们跟村上借的(那时的剧组不可能扛着一口铡刀走四方),刀口用锡纸包过,发着亮光;而陈世美的脑袋则是用猪尿泡做的,里面装了红颜料,一铡,自有血水溅出。待我稍大点再看此戏,即不再有铡人的场面了。

    几乎所有的剧种都演过此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评剧《秦香莲》和京剧《铡美案》。从名字上便可以看出,两剧的重点不一样,京剧强调的是“案”,而评剧则是突出了秦香莲的遭遇。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评剧似乎更加合情理一些。比方说,评剧中的王延龄让秦香莲找包公告状,怕包公不接见她,给了秦香莲一把扇子,算是个介绍信。秦香莲拦轿喊冤的时候举着那把扇子,包公才有可能接见她。而《铡美案》里少了这个细节。秦香莲拿着扇子下场时的那句唱特别好听,叫“一把小扇拿在手,包相爷那里去喊冤”,委婉悠扬,余音缭绕。

    京剧《铡美案》与评剧《秦香莲》分别是裘(盛戎)派和白(玉霜)派的代表作。两剧种的重点不同,让观众耳熟而详的经典唱段也不同。看《铡美案》,我们记住的是“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那一段。《秦香莲》则以那段琵琶词最为好听,唱词是:

    华堂上夫君豪饮妻卖唱!……尊相爷、陈驸马细听根源。自幼儿配夫陈世美,……我们二人成亲整十年。他进京赶考三年不回家转,撇下了老小度日艰难;不幸家乡遭荒旱,粮米歉收少吃无穿。头一年不分昼夜织布纺线,抚养着老小少受饥寒。第二年哪,依然是粒米未见,织布纺线都无有本钱;那东邻西舍全然都借遍,卖了纺车又卖衣衫。儿女们终朝每日把他的爹爹盼,二爹娘想儿想得眼泪哭干!第三年寸草不出土干地裂,家家逃难往外搬;我们几天吃不上一顿饱饭,连一根野菜都无处去剜。草堂上饿死了我的公爹婆母……我剪青丝换芦席尸葬荒山。带领儿女把夫寻找,一路上挨门讨饭我们受尽艰难。好容易来在呀京城地,不料想夫中状元忘了家园。他眼前只见新人笑,旧人啼哭不动他的心田……

    如泣如诉,一唱三叹,让筱白玉霜那个悲剧味的嗓子唱出来,简直就绝了。评剧中的白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