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种琼花二十年_第八十七章 四合一,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四合一,求订阅! (第3/6页)

为犁,如何?”他试探问道。

    “不够。”范蠡略略沉思,就给出答案,“君主不懂与民休息的道理,争霸之心便没有止境,哪里会有真正铸剑为犁的一天?”

    “就好比越王勾践,灭吴复仇后,当真就息兵了吗?并没有,他现在一心想着北上中原称霸。”

    “如此穷兵黩武,我料他十年之内必定大败而归。”

    “退一万步说,假使勾践成功问鼎中原,甚至做到了你所谓的一统天下……但天下何其之大?中原之外,尚有四夷;四夷之外,更有四海……天下无穷无尽,君王对外扩张的野心,便没有真正熄灭的一天。”

    听完这段分析,杨遇安对范夫子佩服得五体投地。

    因为他居然能提前预见到千百年后的天下走势。

    稍近一点的,秦始皇扫六合,一天下,就真的停下征战的步伐了吗?

    并没有。

    他还要灭百越,征蛮夷,修皇陵,甚至还要到东海寻求长生之法……

    秦国百姓根本没有因为天下一统而享受到几年太平日子,反而越过越艰辛。

    于是六国贵族振臂一呼,秦二世而亡。

    再远一点,他这具身体的生父,杨·热爱折腾·广。

    隋朝一统南北,疆域已经够大了吧?

    可杨广还是不满足,打突厥,打吐蕃,打夷羌,三征高丽,水殿龙舟……终于将隋文帝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丰富家底,挥霍一空。

    于是大隋同样二世而亡。

    听到这里,杨遇安已经明白范蠡的意思。

    一言以蔽之:不要瞎折腾。

    这不就是黄老思想吗?

    杨遇安忽然想起后世见闻,这黄老之学,好像最早就是在齐国兴起。

    莫非源头之一竟是在范夫子这里?

    反正到了战国末期,齐国君主一直奉行黄老之道,齐国百姓也因此成了六国国民中,过得最安逸最舒心的一批。

    虽然后来还是被秦国强大的战争机器打败了。

    但秦二世而亡后,取而代之的大汉,不也重新回到黄老之道上,休养生息了三四代人?

    这才有了两汉四百年的繁盛。

    至于中途昙花一现的新莽……嗯,那位疑似穿越者的皇帝,好像也是因为太过折腾,搞砸了……

    想到自己自己距离隋末也不远了,杨遇安忍不住问道:“那夫子以为此事当如何解决?”

    “呵呵,我若有解决办法,何至于隐居乡里,经商治学?”范蠡失笑摇头,“不过是尽己所能,让世人明白休养生息的道理罢了……”

    ……

    这日之后,范蠡教授杨遇安的学问又上了一个层次。

    不再拘泥于具体实务,而是转向理论境界上的教授。

    范蠡给杨遇安总结为三重境界。

    从时而追。

    据时而动。

    知时用物。

    每领悟到一重,不管是经商、用兵、练武修行还是其他方面,都会有质的提升。

    这是以道的境界,来驱动万般术法。

    杨遇安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先前的选择是何等明智。

    若是选了兵法,虽然也肯定有进益,但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

    半年后,无咎的残存的幽魂终于消耗殆尽,杨遇安只能意犹未尽地返回现实世界。

    范蠡给出的三重境界,他连第一重的“从时而追”都未曾达到。

    毕竟这是人家毕生所学,他不能指望短短时间内就能学会。

    但,有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理论基础范夫子已经给他夯实了。

    接下来能成长到什么高度,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

    ……

    杨遇安则记忆副本世界了渡过了数十年,抛开快进的部分,也至少一年。

    不过现实世界才刚刚过去三四天。

    所以当柳师师回到城中的时候,众人都有些惊讶。

    原本还以为要等上半个月左右呢。

    “在北边州府有熟人帮助,走了军中加急渠道。”

    柳师师含糊解释一句,便转向元斌道:“总管府有令,元兄暂时收押在诸暨县衙,以待后续判令。师师只能将陪元兄走到这里了。”

    “理当如此。”

    元斌脸色不见多少意外。

    本来柳师师南下,就半是公务,半是为了私事。

    如今东阳贼阻道,既然公务已经有了明确说法,那剩下要紧之事,当然是尽快将智者金身像运回北边。

    “经此一别,不知何年再相会,不若今晚就在此地,设宴践行吧?”

    元斌提议道。

    ……

    当夜,众人在驿馆喝得酩酊大醉,就连柳师都难得醉倒。

    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