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百一夜 春潮带雨晚来急(上) (第1/2页)
东楼月和林上雪一路顺畅地回到了蕙陵郡外雍军大营,找来了慕容直,众将在一起一商议,决定让慕容直带领他的兵将继续围困蕙陵郡,桑闲蔺无忧两人领三千轻骑兵和七千步兵从旁协助,成仁则率领大部队前往白马郡。众人商量好之后,各自分头行动,成仁将七万大军夤夜赶奔白马郡,一路星夜兼程,堪堪在浴佛节的前两日赶到了骏阳城外。 ====================================================================== 顺明二年四月初六。 骏阳城郡守府。 应宸正坐在主位上和身边坐着的纪王明忞谈论着前日斥候从城外探得的消息,两人在是否出兵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明忞一力主战,要为兄长明思报仇,应宸则道敌军来势凶猛,不可正面相抗,两人为此争执不下,厅堂之上其他人都低眉敛目,不敢插足白马郡这两位最高统帅的争吵。就在这时,厅外有人脚步匆匆跑来,高喊一声“报”,打破了厅中凝肃的气氛。应明两人停下争执,同时看向门口,只见一个身着普通士兵蓝色戎装的年轻士兵跌跌撞撞跑了进来,扑跪在应宸身前,声音颤抖:“禀使君,雍朝大军兵临城下,看人数,应有七万之多!” 应宸听了,眉头一皱:“传令下去,闭门死守,绝不许擅自出战!” 明忞闻言大怒,猛地一拍桌子,厉声斥道:“应宸!我军非无力相抗,为何不战!难道说你怕了不成!?” 应宸冷笑:“敌情未明,大王便要贸然出战,难道说这就是乃师不动禅师所教导的为将之法?” “你——”明忞被他一噎,气得翻了个白眼,狠狠一拍桌子,不再说话。 “大王不要急躁,”应宸安抚道,“守城不战只是暂时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大王如此睿智,不会不知。”说完,应宸挥了挥手,叫那士兵穿他的号令下去,按兵不动,并派斥候从北城门出去,悄悄打探雍军军情。好容易送走了明忞和他的一众门客,应宸这才松了口气,摘了官帽,冲文重使了个眼色,二人一前一后去了郡守府书房。见文重一直恭恭敬敬垂手侍立,应宸忽地笑出了声:“载道,还这么拘谨做甚?来,快坐下。”文重叉手一礼,这才提衣襟在应宸对面跪坐下来。等了好久,不见应宸发话,他忍不住抬起头来疑惑地看向他:“使君,您有何打算?”应宸笑笑,放下已经举到唇边的茶碗:“一切按原计划进行,载道不必担心。喏,这是前些日新下来的明前茶,南边来的。” 文重无奈地摇摇头:“使君真是心宽,这都什么时候了,您还——” “哎,话可不能这么说,享受生活是不分时间地点的。譬如某要是明日便死,死前却要想着还没有喝到今年的明前茶,那岂不是死也不安生么?”应宸将空了的茶碗满上,忽而叹息道:“可怜师兄和阿嫂,直到最后都不曾吃到某亲手做的桂花糕。现在想起,仍觉遗憾。” “世事难料,古来如此,使君千万释怀。” “有些事,穷极一生也无法释怀。”应宸轻轻点了点桌面,“怕阿雪心中对某那兄嫂,还是存有几分怨怼的吧!” “使君此话何解?”文重好奇地问。 “林氏出事时,阿雪已经九岁,懂事得像个成人,眼见阿嫂可以和她一起逃出生天,或者她可以和父母同生共死,却被阿嫂她强行送走,既不愿弃师兄而独活,亦不愿让她随父母而死。换做你,你心中该是怎样的感受?” “当是痛不欲生,继而怨极父母。”文重沉吟片刻,答道。 “但是你看阿雪,可有表现出分毫?” “不曾。” “所以才叫某心疼不已啊。在所有人看来,她都是坚强到不会垂泪作小儿女态的林氏家主,她笑得越开心,心里恐怕就越痛,她本不该如此的。造化弄人哪!” “使君,世上没有所谓正确的选择,我们都是在努力让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想来对于林副总管来说,这条路正是她的选择,她也在努力,让她的选择成为最正确的选择。使君无须忧虑,她心中自有决断。” 博山炉中香烟袅袅,模糊了应宸眼前的景物,书房之中一片沉寂,只有窗外嬉戏的鸟雀尚不知主人的哀伤惆怅,啁啾啼鸣着于林上挥翼,自在相逐。 ===================================================================== 四月初八一早,明忞领了一万亲卫精兵,出城迎敌。他幼年丧母,早早就被北帝明盛丢到了边关自生自灭,在苦寒的边关之地锤炼出了一身高强武艺,几乎算得上是打遍军中无敌手,也就是如此强大的实力,让他越来越狂傲不可一世,而这份狂傲,在看到身材瘦削的林上雪之后,几乎达到了顶点。 林上雪今日穿了一身明光银铠,头戴银盔,上插两道雉鸡翎,一张青铜代面遮去了大半容颜,只露出光洁的下巴和线条饱满流畅的嘴唇,身骑宝马夜行兽,和一样身披银甲的东楼月并辔而立,稍微落后成仁半个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