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5 篇 北伐未竞身先逝 (第1/2页)
第85篇北伐未竞身先逝 诸葛亮引军由祁山退回汉中,却发现李严因雨运粮不济,害怕被追究责任,反向后主刘禅称不知为何要退兵,并想斩杀部下运粮将领以推卸责任。 想到以前李严妄图割五郡建巴州以自任刺史,且在令其领军进入汉中一事上借故拖严,如今运粮不力又想将责任推给他人,诸葛亮觉得再让这样不顾大局只图私利的人身处要职于国有害,于是联合众多官员,向后主上表将李严贬为庶人,以示惩戒。 虽然因为李严的过错导致四次北伐半途而废,但经过连续几年征战,蜀汉国力有些吃紧,与魏军交战粮运也确实是个难题,于是诸葛亮决定短期内不再北伐,而是发展生产,休养生息,精演阵法,冶炼利兵,并派人修复斜谷道,在谷口邸阁修建粮仓,广积余粮,为下次北伐作好充足准备。 经过三年精心准备,诸葛亮在建安十二年春天再次出斜谷道,用木牛流马转运粮草,兵锋直指关中。司马懿听到蜀军又来,率大军前来阻击,以防蜀军直取长安重地,动摇魏国根基。 魏军众将领以为司马懿会以渭水为屏障隔河与蜀军相拒,司马懿却不敢大意,率军渡过渭水结营:“必须将蜀军进犯关中的路口严严堵上,要不然一不留意让他们沿渭水某个渡口过了河,关中平原就无险可守了。” 郭淮不认为诸葛亮想直取长安:“诸葛亮多次出兵都是意图先占领陇右,如果让他跨据渭水两岸,登上北原占据北山,他就可以隔绝陇道,把我们大军阻挡在陇山之东,使陇右之地长期孤立,那么用不了多久,那里的羌胡之民就会不再受国家诧异控,有可能被诸葛亮策反叛魏归蜀。”司马懿觉得有道理,赶紧命郭淮屯兵北原。 诸葛亮进驻五丈原,与司马懿军形成对峙,果然先分兵攻打北原。郭淮早有准备,据险要之处修筑好营垒。蜀军攻险不下,只好退兵。 经过几番指东打西,魏军都提高警惕坚守不出,诸葛亮见进攻无门,便让士兵在原上开荒种动,准备自助生产一些军粮,以便和魏军长期对峙下去。 司马懿曾在蜀军孟琰部孤军渡过渭水支流武功水时,看到恰好因为大雨河水暴涨与东岸蜀军主力失去联系,派出一万骑兵趁机攻打,想抓住机会先把这支人马吃了挫挫诸葛亮锐气。诸葛亮迅速组织军士用竹排搭起几座浮桥,大批弓箭手拥过桥来向魏军急射。魏军赶紧撤了回去。连这样天赐良机都能被诸葛亮迅速摆平,司马懿是再也不愿出兵攻打蜀军了。 西进受阻,求战不能,诸葛亮心里焦急,想尽办法引诱司马懿出兵。这天,司马懿正和众将议事,就听报诸葛亮派人来给他送信了,笑着对大家说:“诸葛亮隔三差五的派人来下战书,好像我们不跟他打他就会死一样,每次来信都是极尽挑衅之能,我倒想看看他这回又想出什么新鲜词来了。” 来信竟然装在一个精美的礼盒之中,司马懿因为坚守险要,使蜀军长期无进展而心情不错,手捧礼盒道:“竟然这次还先送礼物了?看来诸葛亮是憋坏了啊,只可惜我可能只说声谢谢而不会还他这个人情哦。” 礼盒打开,里面竟然是一件由漂亮的蜀绵裁制而成的华丽女装,花色鲜艳,光滑如脂,正是魏国上层女眷花大价钱求人抢购的衣之上品,而且最上面还压着一支做工精致的金簪呢。 在一旁瞧着的魏军将领们对这样的礼物感到莫名其妙,都用疑惑的眼神向司马懿求解。司马懿向大家解释:“虽然双方为敌,但以前太祖武帝也曾给诸葛亮送过五斤鸡舌香呢,这只不过是一种外交挖人的手段罢了嘛,也许诸葛亮觉得他们的蜀锦是个好东西送我一点点吧,难道他还妄想引诱我去投奔他们蜀国?还是看看他信上怎么说的吧,肯定有好多马屁词。” “近来坊间传闻司马大人其实是女子之身,我根本不相信这种谣言,堂堂大将军怎么可能是妇人呢?但人家给我细细分析,说您为什么一直守在营中不出呢?”司马懿读了几句发现不对劲,赶紧闭嘴不言了。 魏军众将听着正觉稀奇,不由自主地齐声追问:“为什么呢?” 这丑事当着众人开了头可不好半路收场,司马懿尴尬了一下,索性硬着头皮读完:“因为大人谨守妇德呀,一个女人家,应该尽量少抛头路面啊,如果还是个男人的话,那里能忍受得了人家跑到自己家里来到处闲逛、屡番挑衅而拒不迎战呢?我想想也是,原来我一直在欺负一个弱女子啊,真是罪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