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 篇 北伐未竞身先逝 (第2/2页)
,特意送上美裳一件,特表歉意。” “这、这、这,这也欺人太甚了吧!”司马懿当着众部下被人家羞辱一番,下不了台来,这让自己以后怎么统领众将?于是气呼呼地把信撕了,将礼盒摔在地上,一副义愤填膺的架式,“传我命令,即时点检兵马,誓灭蜀寇!” 众将领也觉得这样其实也是把所有魏军都骂了个遍,都想找回面子,一个个举臂高呼:“死战!死战!” 司马懿望着群情激忿的众部下,正想调兵遣将,突然想起他们当中最出色的张郃已经不在了,早被诸葛亮伏兵射杀,顿时冷静下来──不能战不能战啊! 想起这几年蜀魏交兵,除了当年张郃街亭大败马谡外,魏军在诸葛亮手上从没讨过便宜,司马懿立即再次坚定实行坚守不出战术,受了嘲讽也得忍!只是自己刚才带头喊出击,怎么能这么快翻脸,这岂不是更说明诸葛亮嘲笑自己如妇人胆小没错了吗?我能忍,这些武将们不能忍啊。 “哎呀呀,我的头又痛起来了!众位将领,我们当然不能忍受这种奇耻大辱,可问题是,当初我来的时候皇上特意命令我只能坚守不出啊,我可不敢违了圣意啊。”司马懿赶紧把皇命搬了出来。 众将领一听是皇上旨意,顿时安静下来不少,只是脸上仍满事愤慨,无心掩饰。司马懿有办法:“要不我给皇上个奏章,请他批准我们出战?” 司马懿的请战书传到魏明帝手上,魏明帝问辛毗:“你说要不要让他们去打一仗?” 辛毗忍住笑:“看来司马懿被求战的众将们逼得没办法了,其实他根本就不想出战,千里迢迢上书请战,是想借皇上龙威封众将们的口。”
魏明帝派辛毗持节来到前线,向众将们宣读圣旨,传谕应该据险坚守,不可私下自作主张与蜀军交战,违令者斩! 姜维闻讯对诸葛亮说:“魏皇帝派辛毗持节前来阻止各将求战,看来司马懿是不可能再出兵了。” 诸葛亮叹道:“司马懿太狡猾,他根本就不想出战,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作为前线最高指挥,想出战哪里用得着请示他们的皇帝,在这里他只是阻止我等进攻,又不是什么需事先大举策划的全面出兵远征。唉,咳咳咳!” 姜维看诸葛亮咳得半天抬不起头来,心疼道:“丞相一国之重,要保重身体啊,万万不可cao劳过度。” 诸葛亮向姜维摆摆左手:“我受先帝举国重托,此生定要为兴复汉室倾尽全部心血,只是魏军坚守不战,而我们与魏国力悬殊,再出一点差错的话就可就翻身无术了,我怎能不殚精竭虑以免纰漏?好了,你出去巡视一下各营吧。” 等姜维出了营帐,诸葛亮摊开刚才捂嘴的右手,只见手心中,一抹鲜红的血迹…… 过了一段时日,诸葛亮更觉身体虚弱畏寒,咳血不止,自知时日不长,于是奏知后主,拟收兵回汉中。 刘禅得知丞相病重难复,派孙福前来探视。孙福探视丞相,并咨询治国大计后去回报后主,回身几天后突然觉得还有些事没问清楚,连忙转身又赶回来。 见孙福去而复返,诸葛亮喘息道:“我知道你为什么又回来了,你想要问我死之后,谁可以托以重任是吗?唉,其实我早先曾对皇上有密书,蒋琬可担此大任。” 孙福再请示:“请问蒋琬之后谁人可以继任?” 诸葛亮回答:“费祎可托。” 孙福又问费祎之后还有谁。诸葛亮闭目不再回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此生如此费尽心血,却天意难违,大业未成,又怎能料身后百年事?我已经尽力了啊。 诸葛亮把杨仪和姜维等人唤营帐,安排后事:“我死之后,你们要封锁消息,徐徐退兵,等大军安全退入谷道后,才可以告之于众,以免魏军乘乱追击,并且你们还要预先布置好伏兵,万一魏军追赶,应该全军立即回身反攻,大造声势,让司马懿以为我们是故意设下伏兵诱他出战从而不敢追赶。 “现在魏延还在前线,到时你们传我命让他负责断后,姜维在他后面接应。魏延骁勇自负,万一他不愿退兵断后,你们就不要强求他,大军自行先撤吧。 “我死之后,请把我葬在定军山,不要陪葬器物,以山为坟,简单下葬就行了,愿我身死之后仍可伴随北伐将士们遥望故都,心系汉室……” 当夜,诸葛亮病逝于军中,年五十四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