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五十七章何去何从十五 (第1/2页)
韩世谔认真地点了点头,正色又道:“玄成,你的分析很好,但是你忽略了一件事,就是突厥人那里的真实想法,依我的判断,他们在乱世中,不太可能会选择倾国南下,入主中原的打法,而是会分而治之,同时支持多个北方的割据势力,以达坐收渔利的效果…。” 魏征几人微微一愣,马上回道:“愿闻其详…。” 韩世谔看着他们三人,也是细细道来:“其实从匈奴开始,就一直跟汉朝和亲,虽然不停地打劫边关,但在汉武大帝主动出击之前,汉匈双方没有大的战争,东汉灭亡后,虽有五胡乱华,但那多是因为早先在东汉时期,就给内迁入汉地的匈奴人和羌人所为,并不是北方的胡人主动南下…。” “至于后来鲜卑氏的拓跋氏和慕容氏,先后举族南下,放弃自己祖居的草原,进入中原,虽然建立了王朝,但最后仍然被迫放弃自己游牧的生活方式,转而跟我们汉人一样,转而农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同化,融合,现在已经没什么鲜卑人了,只有我大隋的百姓,元氏,长孙氏这些曾经的鲜卑贵族,连姓都改成了汉姓,说汉话,跟我们汉人有区别吗…?” “所以胡人如果想要南下,必须举族进入,由于他们的人口太少,中原大地又无法游牧,所以迟早要给我们汉人同化掉,就算有些人想回到草原,也会发现草原上已经被新的,原来落后的部落所占据,再也回不去了…。” 说道此处,韩世谔缓了口气,一边想着北史上的记载,一边继续说道:“面对这种况,鲜卑人的选择是举族进入中原,最终给同化掉变成汉人,而柔然人和突厥人的选择,则是留在草原,只要中原的政权对其称臣纳贡,当年木杆可汗在位时,北周和北齐同时向他称臣进贡,他也对此很满意,说但使我南边两儿在,我大突厥就不愁吃穿,我想这才是突厥人最有可能的选择,以这咄吉上台这些来的举动,多半也会这样…。” 魏征、李靖、房玄龄几人的眼中,同样是精光闪闪,此时房玄龄应道:“主公的意思是,突厥人也会反过来对我们分而治之?支持大隋境內的各家势力,阻止我们中原的统一…?” 韩世谔微微一笑,然后点头应道:“是的,这样的结果对他们是最有利的,不过若是分裂得太厉害,中原到处混战,生产破坏,民不聊生,他们也不愿意,要是中原长期无法恢复生产,那突厥所需要的各种生活用品,也就没有着落了,最好的结果是像以前北周和北齐时那样,有两到三个割据政权并立,势均力敌,谁也吃不掉谁,同时都要向突厥称臣进贡,这样是最符合突厥利益的…。” 魏征点了点头,又道:“不错,主公所言极是,如果突厥不想入主中原的话,那这是他们最合理的一个选择,不过………!”说到这里,他收住了嘴,眉头开始拧到了一起。 李靖看着魏征的神,然后开口笑道:“玄成是担心突厥当中,还是有人仰慕中原的花花世界,还是想入主中原,或者是慢慢地开始蚕食北方、甚至是我们凉州境内…?” 魏征叹了口气,说道:“要是全面进入中原,那确实不太容易,至少阿史那氏的本部得全进来,可如果只是占个凉州、并州,或者是幽州,然后一部分人进来定居农耕,另一部分人还是留在北方的大漠之中,这就有点难办了…。” 韩世谔咬了咬牙,说道:“要是真到了那步,就得舍出幽州和辽西这两块地方,引高句丽入侵了,高句丽对土地和定居的兴趣远比突厥要大,真要天下大乱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借机蚕食辽西营州一带的,到时候一定会和突厥起了冲突,并州和关中都不好进入,他们如果真想入主中原,最有可能去的还是幽州和河北,到时候我们要避其锋芒,全力先经营中原再说,等到一统南方后,再想办法将之驱除出去…。” 魏征点了点头,问道:“主公已经作了决定了吗,我们以后要是起兵的话,就去攻取中原和洛阳,而不是席卷关中…?” 韩世谔同李靖对视一眼,然后微微一笑,回道:“基本上就是这样了,关陇的那些军功贵族,大部分都是不会站在我们这一边的。加上杨广迁都以来,关中也不再是天下的中心,以前运往关中的粮食和钱财,都涌向了东都,那里在乱世时割据一方可以,但想要大出山东,席卷天下,难度可并不小,所以……!” 房玄龄笑了起来,问道:“所以主公是有意把关中,留给那些另有野心家们,让他们据此成事…?” 韩世谔很认真地点了点头,又道:“这件事也是孤反复考虑的,以前杨广没有迁都的时候,孤没有下最后的决心,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要把最富足的关中让给那些家族,如果大兴现在还是首都,那天下的钱粮都会集中在那里,送给他们的话,我实在是有些疼,可现在的况已经很明显了,杨广这回大举出塞,向突厥炫耀武力,突厥的始毕可汗,一定能看出杨广夸张的军力下的内心虚弱,真正的强者,是不需要通过帝王巡幸来震慑四夷的,先皇在位时,从没搞过这样的出巡,可四海蛮夷哪个不是真心宾服…?” “为了一个人的抖威风就不顾民力,这不是显示国力,而是显示自己的虚弱和无能,像突厥的那三匹狼,一定能看出来大隋强极一时的外表下,国内穷兵黩武,大兴土木,滥用民力所带来的深层次危机的…。” 魏征点了点头,又道:“主公所言极是,我们能想到的,那个始毕可汗几人一定也会想到,大隋内部昏君当权,好大喜功,关陇集团和山东世家与之上下离心,大兴土木引发民怨沸腾,对外征战一起,更是让民不聊生,天下乱起来,是迟早的事了,他们只不过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