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137章】 敌情分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7章】 敌情分析 (第1/2页)

    第137章敌情分析

    张绍曾刚刚说完,白崇禧已把各色旗帜插放完毕,红色代表步兵、绿色代表骑兵,上面书写的数字代表番号,看来早已烂熟于心。

    “此外,另有炮兵1旅、工兵l大队、通讯队1队、辎重兵l队、机关枪队l队和模范团l大队,分驻于铁路沿线各中心车站一带。

    炮兵旅下分6个中队,全旅合1000人左右,其驻防地如下:

    哈尔滨松花江两岸;

    南路聚家湾站、拉林河岸、右少沟站、松花江两岸;

    东路叶赫站、牡丹江站、牡丹江两岸;

    西路免波河站、海拉尔河岸、兴安岭山洞两面山口。

    以上各处均修有暗形炮台,安设重炮。

    铁道旅编制共分6个团,团分3大队,每大队分4个营,每营兵额200名,每大队合800人,每团计2400人,全旅6团共计兵数约15000人,分驻东、南、西3线各站,其司令部驻哈尔滨。”

    这些技术兵种,一律用白色小旗予以代表。

    看着这一大片花花绿绿、遍布铁路沿线的旗帜,秦时竹叹了口气:“国家不幸,如此重要的大动脉之地,居然有如此多外国军队部署,真可谓卧榻之地歹徒酣睡!”

    何峰、蒋方震和宁武等人也吓了一跳,知道俄国人驻军众多,虎视眈眈,没想到部署这么广阔,这个隐患一日不去就一日是北疆国防军的麻烦。

    张绍曾继续讲解道:“外阿穆尔军区护路军部署的特点是――完全野战化和水久性。以哈尔滨为中心,在铁路东、西、南各线要冲和重要城镇――海拉尔、博克团、富拉尔基、横道河子、记河、长春均屯以重兵。在铁路西线所穿越的内蒙古地区和邻近外蒙古的边缘地区,也屯驻了大量军队。这充分表明沙俄欲吞并中国北满和控制内、外蒙古地区的长久意图。

    近来,随着我军陆续调动,俄国方面也相应调整了部署,铁路各大站均加强了兵力,松花江各主要码头的哨所也都得到了加强,所有军队驻地都加固了永久性地兵营和防御工事。”

    “另外,根据最新情报,早在两年前。俄国内阁就曾举行特别会议讨论对北满的战略问题。俄国急进派在会上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吞并北满问题。陆军大臣苏哈姆林诺夫当时曾急不可待地宣称‘目前是我们依照与日本所订的协定兼并满洲最为有利的时机’。主张立即吞并北满,幸好其他内阁成员考虑到立即吞并可能会引起美、英的反对,主张当前暂不急于采取吞并的步骤。但是,”葛洪义神色严峻地说,“会议还是留了个尾巴,认为‘目前兼并北满是危险的,但事态的发展会迫使俄国采取这样地步骤。因此,必须全力维护我们在满洲的既定利益。以便在未来时刻实现合并的最终目的’。

    外阿穆尔军区司令马尔蒂诺夫中将是个狂热的沙文主义者,他认为俄国沿阿穆尔地区各地,妄图切断中国东北与外蒙古地联系,马尔蒂诺夫凭惜强大武力的支持,放心大胆占领外蒙古,并决定在可能地情况下占领呼伦贝尔。

    在秦时竹宣布北疆国防军出兵收复外蒙通电的刺激下。沙皇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北满地区的注意力,决定在伊尔库次克军区训练一支力量,“一旦需要,即可增援外阿穆尔军区,又可加强目前我国[俄国)驻扎在喀尔喀的部队”。同时,俄国外交部训令驻华公使库朋斯齐向北京政府提出警告:中国政府向中东铁路毗邻的内蒙古集结军队,俄国将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俄国地“权利和利益受到侵害”。袁世凯政府对北疆和沙俄方面的武装冲突。抱着乐见其成的态度,巴不得两家打起来,打得越凶越好,因此在答复时腔调格外高调。

    秦时竹看着手下这帮将领,脸色凝重地点点头:“我们筹建国防军。每年投入巨资练兵就是为了国家有事时能够用上,如果打,打不赢,守。守不住,怎么对得起缴纳税收的民众?这仗必须打好!”

    “是!”

    “敌人的兵力部署我们已经基本清楚了,下面大家分析下,敌人可能动手的区域。”秦时竹盯住沙盘看了半天,“只有判断出敌人的意图,我们才能有效的防御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