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敌情分析 (第2/2页)
针对性地部署兵力。” 张绍曾首先发言:“我认为敌人最可能动手地区域是呼伦贝尔到龙江一带。最近马尔蒂诺夫则在路区内调兵遣将,上周将第十六步兵团调往哈尔滨和富拉尔基,这周又将第十五步兵团调往哈尔滨。我对敌的判断是:他将从东西两面威逼龙江。企图一战而下江省省城。 另外,俄军还利用惯用手段,出动大军到路区之外进行“演习”,借以恫叮我们,此种演习,虽然各处都有,但又以哈尔滨和龙江附近最为常见,我的猜想是。敌人在借机熟悉环境。以方便作战。据称,前天举行的演习由驻富拉尔基俄军副司令亲自带队。一次性出动马队3营,机关枪马队1营,过山炮一队,计2000余人的队伍……事情很明显,这不是一般地‘演习’,而是对江省的军事示威。吴都督也表示了关注。” 蒋方震接着发言:“我认为敬舆的分析是相当有道理的,从表面上看,敌人地兵力虽然密密麻麻地分布在铁路沿线,但仔细追究起来,除了哈尔滨和龙江附近,并没有形成对我军的压倒性优势,特别是吉林境内,还是我军占据着上风,如果要动手,敌人只可能选择对己有利的地点而不可能来碰我们的优势兵力;其二,从整个兵力配属上看,敌人虽然沿着铁路沿线摆出了一字长蛇阵,但在力量分布上还是有轻重的,俄国人不笨,自然也会考虑到后备力量和增援问题,龙江一带比吉林更靠近俄国领土,更加方便获取增援;其三,从政治角度考虑,吉林和龙江虽然都是一省省会,地位几乎相当,但前者更靠近日本的势力范围,而龙江完全就在北满,俄国在作战时会考虑一下国际影响。综合这三点,我认为敌人更倾向于在龙江动手。”
“百里兄,你说的龙江比吉林更容易成为目标的论断我赞同,但是我并不认为龙江就是敌人地主要目标。”副参谋总长张孝准说道,“我个人以为,敌人在龙江附近大张旗鼓地演习,大量调动兵力虽然不完全是疑兵之计,但也不能就此得知龙江是敌人主要目标的论断,军事上虚虚实实的招数很多。敌人肯定明白他们的调动情报必然会源源不断地流入我们的视线,说不定就是故意放出消息让我们误判,以掩饰他们真正的主攻方向。我个人认为,满洲里、海拉尔一线成为敌人目标的可能性更大,敌人重兵云集龙江,固然有可能攻打龙江,但牵制龙江兵力,不让13师增援呼伦贝尔地区的可能性更大。” 秦时竹点点头,随即又看沙盘,龙江附近固然是一片小旗密布,但呼伦贝尔附近又何尝不是呢?他提高声音说道:“诸位地意思,我都明白了,敌人如果要动手,肯定离不开铁路沿线,这就集中在几个点上面。吉、长一带,就如百里分析地那样,动手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龙江和呼伦贝尔地可能性却不能骤下定论,到底是哪边呢?” 张绍曾说道:“这个方向还真不好判别,本来是有办法试探出来的,可惜可行性不大。” “什么办法?” “就是14师在长春抢先动手,看敌人的反应,敌人若是从哈尔滨抽调兵力南下,则龙江不是目标,如若不然,龙江就是目标。” “计是好计,可惜不能真投入使用。”秦时竹说道,“眼下我国和俄国并未正式开战,甚至连公开卷入战争都还没有,俄国在库伦的驻军是一直有的,前次攻打科布多,也是冒充了伪蒙军的名义,如果我们抢先攻击,那就可能授人以柄。我们虽然被动,但这第一枪,是万万开不得的。” 众人一片默然,情势如此! “今天的会议,暂且就开到这里,我估计敌人动手还要再等几天,起码要等库伦方面传出消息才会有所动作,总参谋部要继续分析敌情,一旦形成统一意见,火速将情况报告给我。”秦时竹对张绍曾等人说道,“此次作战,要成立联合指挥中心,前方分成黑龙江和吉林两个方面,分布由吴俊升和周羽负责,后方大本营还是由你们四总长负责,外蒙方面如果那4000俄军解决,基本大局已定,可以放手由李春福和马占山等人负责,必要时可以回援。” “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