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二节 (第1/2页)
“叮当、叮当”,随着一阵急促的铃声,一辆脚踏车追进了小巷。骑脚踏车是个二十来岁的女孩,依土听到铃声赶忙停住了脚步。“哥,嫂子送医院了。”女孩慌忙下车,边喘气边对坐在车上的她哥说道。“我出来时,你嫂子还好好的,一点征兆都没有。前几天,梅亭医院助产科蕃仔婆医生给她检查时,还说要过五月节才生呢。”“都是你那宝贝的大闺女梅子,昨晚用脸盆装水在灯光下抓白蛾,睡觉前没有把盆子拿出房间,还放在衣柜边的地上。早晨你刚走,嫂子开柜子取衣服,被那脸盆绊了下脚,幸好手拉住柜门,人没有摔倒,只是受到惊吓后瘫软坐到地板上。”“那谁送她去医院?”“是梅子的伊妗陪她上医院,她俩坐车走后,我就给曾经理家打了电话,曾太太听了就说,她会马上赶去医院。”这里所提到的梅亭医院是英国基督教会五十多年前开办的,早先医生和护士大多是英国人。抗战以后,医院内迁北岭山区,期间新增了不少本地的医生和护士。长宁轮船公司经理曾正宜的太太也是这个时候进到梅亭医院,当了战时义务助产士,不过也就两三年时间便离职闲居在家,但和助产科的医生助产士一直都很友好。“人没摔倒,不会有事的,况且曾太太这会儿会在医院陪你嫂子。快到新厝门口了,我进去就给医院打电话。把脚踏车留给我,如果要我去医院,也会快些。”说着就下了黄包车,并顺手接过他meimei牵着的脚踏车。“干嘛不叫公司的Chevrolet来接,大经理骑脚踏车不怕丢面子。”女孩浅色上衣左胸前挂着“南华女子学院”的校徽。“还‘雪弗来’,就算这大热天真下雪,玉井巷容得下这‘雪弗来’吗?再看看,中山路上有几辆英国造的‘手牌’脚踏车。搬入新家后,我出城还就骑这车。”“是‘Rudge’”,骑人家造的车,还叫不出名来。”女孩边说边指着脚踏车摆头前中央金色的手掌形商标,象是在教小学生唸英文。“好啦,不要指着‘豆芽菜(方言:形容英文字形)’,教我讲蕃仔话,即便是国语我讲的也是象半咸淡橄榄在嘴里转来转去没个准音。你还是坐依土的车先回家吧。”“才不要依土拉的洋车呢!有俩位同学还在教堂门口等我进去做礼拜,过后我们一齐回学校。”“中午不回家,那就叫上同学到‘味和’吃顿饭吧。”“这还差不多。”说着女孩转身就往教堂跑去。“进了蕃仔办的学校,认得几盆‘豆芽菜’,就跟着信荤教,没出息。”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讲给依土听,可女孩已上了荤教堂的台阶。 好端端的基督教,怎么又被叫做“荤教”呢原来百多年前,海边小城人看到从西洋过来的神父和本地的和尚虽说都是拜神信教,但有些不一样:先是蕃仔每周必来教堂做礼拜,向耶稣或是他的伊妈圣母玛尼娅祈祷,忏悔自己做过的错事,只是祈求仁慈的上帝原谅和宽恕,但不保证以后不再做错事,如此而已,周而复始。所以,礼拜上午都要来教堂忏悔,再求得到主的宽恕,亦属实事实办。可咱们拜佛的老太太逢年过节,或遇古历的初一、十五,或遇天灾人祸才到寺庙烧香添油拜菩萨,祈求渡过难关,保佑家人平安。信徒们为赎前世之罪,今生便恪守“人骗我,我不骗人;人欺我,我不欺人;人害我,我不害人”等等,等等拒恶行善的信条,但愿人世轮回,下辈投胎荣华之家。再者,我们的和尚在庙里做功课,坐禅念经,庄严肃穆。而神父在教堂带信徒做礼拜,却弹琴唱洋戏,叮叮当当好听又感人。但最让小城平民百姓感到惊讶的是,咱们本洋的和尚只能吃素,绝对不能碰荤腥,连一些许过愿的老太太也绝荤吃素,人称“菜婆”;但是,西洋来的神父除了拜五,平日都能大口吃鱼rou,并无戒律约束。这样时人就稀里糊涂地把从西洋传过来的,也不分清是基督教还是天主教,只管统称为荤教,随之教堂也被叫作荤教堂。这是小城市民开化之初的无知,或是当时文化人的有意为错,既无从考证也无人关注,但却口耳相传到今天。 新厝座落在玉井巷的东头,只见三、五个男人站在大门口,当中有位五十开外的见到车子过来,便迎上前说:“秉康,曾太太刚刚来过电话,说你‘厝俚’胎位正常并无大碍,可能还要一两天才会生呢,现在就留在医院观察。我看生孩子这种事难说,时辰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