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政道_第63章 农村矛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3章 农村矛盾 (第1/2页)

    第63章农村矛盾

    刘满堂似乎被皮一桥的话打动了,却依然面无表情,将烟锅子在地上磕了磕道:“其实我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怕你们这些年轻心思太重,想法不现实,把老百姓带到沟里去。你说让老百姓都住上小洋楼、开上小汽车,这怎么可能!我老汉虽说年纪大了,但还不是老糊涂,现在很多城里人都还没有开上小汽车,咱们这山沟沟里的农民怎么可能开上小汽车?”

    刘满堂最后一句话说的很重,特别是农民两个字,显然是在故意强调。

    皮一桥不好跟他争执,就点了点头,正准备说点什么,旁边一个中年人却接过了话茬道:“刘叔,你不要怪我驳你的回,我觉得皮乡长说的有道理,南方人是人,我们也是人,为什么南方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就做不到呢。照你这么说,难道咱农民就活该一辈子受苦受穷?”

    “茅桶,你算个老几,你不过是个外姓人,大刘庄什么时候轮到你说话了?”刘满堂似乎火气很大,叫的应该是这个中年男人的小名,“我什么时候说咱农民活该一辈子受苦受穷了?”刘满堂说着便缓缓站了起来。

    中年男人被刘满堂呛了一句,一脸窘迫站在那里,这个那个了半天也不敢回嘴。皮一桥也是农村人,知道在农村这种家族势力的影响还是非常严重的。大刘庄是刘姓人的天下,刘满堂又是刘姓人中的长辈,过去还当过村里的支书,在刘姓家族中肯定有一定的影响,而这个中年男人显然并非刘姓人,刘满堂这才会当面斥责。

    这时刘明义吃完饭过来了,见刘满堂站在那里,就不由站在那里皱起了一下眉头,却也没有说什么。刘满堂也看见刘明义了,冷哼一声,提了旱烟锅子倒背着手转身走了。

    刘明义这才朝皮一桥走了过来,低声道:“你跟这个老顽固有什么好说的。”拉了皮一桥的接着道:“走走走,有什么事咱们去村委会说去。”又吩咐刚才那个中年男人道:“茅桶,你马上通知一下支村委干部到村委会开会,就说皮乡长来了,再去商店拿几盒烟、几瓶饮料过来。”

    虽说被指派着干活,中年男人却显得很是高兴,好像受了恩宠一样,应了一声,饭也顾不得吃了,将手里的饭碗交给旁边的人,一路小跑着去了。

    从老槐树南行数十米,再左转弯便是村里两委活动室,其实就是几间破旧的房屋,虽说刘明义刚上任的时候进行了一遍翻修,但终究年深日久,远观还行,近看便不成样子了,房子正题已经向南偏斜,看样子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

    “老刘,什么时候村里有钱了,也给你们重新建个两委活动室,整天在这样的危房里开会,恐怕要少活几年。”皮一桥指了一下面前的两委活动室笑道。

    刘明义叹了口气道:“早该重建了,可村里没钱,哪里建的起,现在不比过去了,家家都是单干,让大家摊钱修路、打井还可以,建两委活动室恐怕要吵翻天。”顺势指了一下房顶上方的位置接着道:“不瞒你说,这房子的年岁比我还要大,少说也有四五十年了,还是毛主席时代建起来的。”

    皮一桥顺着刘明义刚才所指的方向看去,发现还真有许多毛主席时代的标语,虽被岁月侵蚀,但依稀能看见当时时代的影子,左边墙上的字迹虽已模糊但还能看清,上面写着“汽灯当太阳,星星当月亮,田野当战场,锄头当刀枪”,右边则只能看见毛主席语录几个字,下面的内容全看不清了。

    推开两扇一眼便能看出其历史痕迹的木头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用几根木头腿随便支起来的桌子,一圈则旁边横七竖八地放着几个木头凳子,地板还是用砖砌成的。抬脚落地,马上给人一种阴沉沉的感觉。

    刘明义大概是早已习惯了,进门后先找抹布将桌子上的尘土擦掉,然后再将凳子搬起来放好,这才招呼皮一桥落座。

    “村里就是这个条件,皮乡长不要弹嫌,将就将就吧。”刘明义不好意思说道。

    其实皮一桥所在的山底村条件还不如这里,土地下放的时候,集体财产基本被分完,饱经集体之苦的社员甚至连两委活动室(当时的名字叫大队部)都被拆掉了,把木头、门窗分到了各家各户。

    两个人说着话,村干部就陆陆续续来了,见皮一桥在场,还是有些拘谨,规规矩矩打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