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政道_第63章 农村矛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3章 农村矛盾 (第2/2页)

招呼,找个位置坐了下来。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人终于到齐了,那个叫茅桶的中年男人也拿了几盒烟、几瓶饮料进来了,放在桌子上,然后退出去蹲在了门口。显然,他并不是支村委干部,是没有资格参会的。

    见人差不多了,皮一桥就给刘明义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让他开始主持开会。

    不想刘明义一开口便指着自己的手机骂起了人道:“你们看看,这都过去多长时间了,我打发茅桶叫你们过来开会到现在都快一个钟头了,人才到齐。我问你们,你们都在家里干什么,是从饭桌上下不来,还是在婆娘身上下不来。”随即突然拉高了嗓门道:“要是哪个不愿意干,趁早给老子滚球蛋,少**在这里丢人现眼!”

    会议室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说话,大家都低着头,像是犯了错等待处罚的小学生一样。皮一桥也不免有些尴尬,但也知道农村开会就是这个样子,要是一把手镇不住,村里便没办法领导了。

    “今天本来是中秋放假,皮乡长为了咱们村里的事情放弃休息,专程跑过来,就是要跟大家说说发展果林的事情。这件事情,前段时间,我已经跟大家说过了,有些人同意,有些人不同意。我个人的意见很明确,为了老百姓能尽快致富,果林一定要发展。”刘明义说着,转身看着皮一桥接着道:“现在请皮乡长给大家讲话,大家鼓掌欢迎。”

    大家的手便举起来准备拍手,皮一桥却马上伸手制止了,直接道:“我今天过来,主要是想听听大家伙的意见。刚才在村里跟老百姓交谈的时候,我也发现,正如刘主任所说,有些人同意,有些人不同意。我想大家之所以不同意,主要有这么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担心技术问题;二是担心资金问题;三是担心种了果林后能不能挣钱的问题。”

    皮一桥说着用目光在会场扫视了一圈,发现大家刚才被刘明义骂的低下的头都渐渐抬了起来,这才接着道:“其实这三个问题,也正是我所担心的问题。不过,我觉得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应该是如何克服这些问题,而不是退缩不前。我给大家算一笔账,大家种小麦,就算亩产达到一千斤(以咱们现在的条件,如果继续使用良种的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一斤小麦现在的市场价格是一元左右,也就是说一亩小麦撑死了毛收入只有一千元,这还不算投资,如果算上投资的话,真正能装进大家口袋的怕是只有五六百元了。我们大刘庄的人均土地是二亩半的样子,一个四口之家大概有十亩地,一年地里的收入也就是五六千元。就算我们的日子过的再细、再节俭,刨去吃喝拉撒这些正常的日常开支,一年到头恐怕也是个光打光了。”

    说到这里,皮一桥停顿了一下,见大家的目光都已经转到了自己这里,便接着道:“我并不是反对大家种小麦,而是觉得以咱们大刘庄的条件,单纯地种植小麦肯定不合算。如果咱们能在种植小麦的同时,兼顾发展果林,那么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还能增加大家的收入,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说到挣钱,大家的兴趣渐渐被皮一桥带动了起来,皮一桥便从丘陵地自身条件说起,一直说到果林今后的发展前景,最后落在了如何“以工带农、以农促工”上,又给大家详细阐述了发展果林的经济效益,以及今后如何以农促工,发展果品加工。

    有些年轻干部听着、听着,似乎已经看到了大刘庄的美好前景,便不由地血脉喷张了。

    “皮乡长,你就说怎么干吧,我们大家伙都愿意听你的。”

    “皮乡长,不管怎么说,大刘庄的老百姓相信你。跟着你这样的干部,就算掉沟里也心甘情愿。”

    “皮乡长,只要你一句话,我全家保障跟着一起上。”

    也是没想到大刘庄的老百姓会如此信任自己,皮一桥也不免激动了起来。其实也是渗灌工程打下的底子。

    讨论了一下午,大家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皮一桥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便起身告别,刘明义和村干部不免要挽留吃饭,也都被皮一桥回绝了。

    这一趟总算没有白跑,回家的路上,皮一桥的心情自然与往日不同,没回到家又把这个好消息打电话给尹红霞说了一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