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占领山东半岛 (第1/1页)
“你,管宁,管仲的后人,要跟你的先祖一般,留在齐鲁大地,治理昏庸,解百姓之苦。” 陈平的这句话,如一把利剑,直插管宁的心,深深的刺激到了管宁。 管宁感慨道。 “想前些时日,宁与好友邴原商议,举家迁往辽东,去辽东避乱。” “今日大人的一番话,让宁忏愧。宁,愧对先祖也。” 管宁说道这里,热泪盈眶,跪拜与陈平身前,又道。 “大人之言,如拨云见日,让管宁茅舍顿开,有了奋斗的方向。” “如大人不弃,管宁愿拜大人为主公,拥戴大人为北海国相,吾等一同,振兴齐鲁。” “管宁定遵循先祖之志,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 管宁的肺腑之言,让陈平欣喜之余,感动连连。 陈平亲手将管宁扶起,深情的道。 “有管宁相助,何愁大事不成。管宁,快快请起。” 陈平紧紧握住管宁的手,激动的不断点头,最后二人一同大笑起来。 陈平以激励之言,打动了管宁,得到了管宁的效忠,并顺利的占领了北海郡城。 掌控北海郡城后,陈平亲封管宁为北海郡丞,东莱郡丞,打理两地的民生,政务。 管宁郑重领命,并向陈平推荐了他的好友,邴原。 邴原其人,陈平亦有了解。 邴原乃寒门子弟,与管宁是至交好友。 邴原最出名的故事,就是邴原泣学。 邴原泣学,说的是邴原贫不丧志,刻苦学习的故事。 从邴原的谈吐中,陈平知道,邴原与管宁一样,刚正不阿,厌恶昏庸,身兼治民之才。 看着拜见与他的邴原,陈平大喜。 陈平任命邴原为北海,东莱的副郡丞,协助管宁,打理两地内政。 除了任命邴原,各大士族的年轻俊杰,陈平亦有任命。 为了更好的掌控北海,东莱,为了得到所有士族的支持,陈平必须拉拢当地的士族。 各地县丞,乡丞,陈平将这些没有兵权的官职,全部封给了当地士族。 陈平的封赏,让众士族欢喜,纷纷归附与陈平。 士族归附,北海军亦归附。 现今的北海军,多由当地士族的家奴组成。 心向孔融的兵卒,在北海城内乱时,不是死去,就是跟着孔融逃入青州。 随着当地士族的归附,陈平接管北海军,变得容易起来。 陈平将北海兵完全打乱,融入到了琅邪军中,北海将领武安国,亦得到了陈平的重用。 在陈平看来,武安国具有练兵之才,刚正不阿,的确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好将。 最让陈平看重的是,武安国与太史慈,管宁交好。陈平相信,武安国会很快融入陈平军。 在李儒,管宁等人的协助下,陈平用了两个时辰,全盘掌控了北海郡城的民政,兵权。 北海郡城内乱,孔融逃入青州,陈平代替了孔融,成为了名义上的北海相。 成为北海相的陈平,当即下令,讨伐黄巾兵。 “令,太史慈暂为东莱郡尉,武安国为辅,领一万人马,剿灭东莱郡黄巾。” “令,张辽暂为北海郡尉,领一万兵马,剿灭北海黄巾。” “令,李儒暂为督军,领骑士探马,记载军功,管理粮草。” “剿灭黄巾可得军功,依军功的多寡,可封赏县尉,乡尉。” “尔等需谨记,剿灭为次,俘虏为先,尔等当奋勇杀敌,擒获俘虏,挣得军功。” 军功与官职封赏联系到一起,陈平的这道军令,让得众兵卒热血沸腾。 在张辽,太史慈的率领下,李儒的督军下,全军士气高昂,踏上了剿贼之路。 众人去剿贼,陈平则带着许褚和其余兵马,坐拥北海郡城。 陈平需要做的,有两件事。 其一,陈平与管宁,邴原一起,调配粮草。 现今之北海,极度缺粮,北海士族筹集的粮,如杯水车薪,早晚会吃光。 陈平需要通知戏志才,张昭,从琅邪调粮。支援北海,东莱。 有了粮,才能吸引人口,有了粮,才能建设,才能发展北海,东莱二地。 其二。陈平要防守北海郡城。 孔融逃入青州,有极大可能借助自身名望,向青州刺史,或向兖州刺史借兵,反攻北海。 孔融此人,不得不防。陈平必须坐守北海,以防万一。 败乱的北海东莱二地,让众人皆忙碌起来。 剿贼一日,张辽率兵长驱直入,把守关隘要道,解救士族之家。 剿贼二日,太史慈,武安国兵分两路,合围黄巾。 剿贼三日,从琅邪运来的十万斛军粮,以入得北海粮库。 剿贼五日,北海境内的黄巾以驱除完毕,残余黄巾,纷纷逃入东莱。 剿贼十日,依陈平军令,张辽率兵入东莱,与太史慈汇军。 剿贼十五日,北海,东莱全境,再无黄巾。陈平军损失三千,共俘虏三万黄巾。 剿贼二十日,陈平军胜利班师,陈平在北海郡城举行庆功宴。 剿贼二十五日,陈平任命的县尉,县丞,乡尉,乡丞,以遍布各个乡县。
剿贼三十日,黄巾俘虏的家眷,流民,被安置与北海,东莱。 整整一月时间,北海,东莱这块半岛之地,陈平达到了初步掌控。 陈平庆幸的是,这一个月,最艰难的一个月,孔融并没有派兵攻打北海,而是去了兖州。 孔融给了陈平一个机会,占领北海,东莱的机会。 陈平在心里,是感谢孔融的。但没过几日,陈平又大骂起孔融来。 原因是,孔融留给陈平一个烂摊子。 各地县丞,乡丞上报,除了北海,东莱的郡城外,其余各地,皆破败不堪,急需重建。 重建,陈平有过重建的经历。 陈平深知,重新建设需要大兴土木,大兴土木,就需要大量的钱粮。 陈平书信与张昭,询问琅邪的钱粮之事,陈平要用琅邪储备的钱粮,重建北海,东莱。 但张昭给陈平的信,让陈平感受到事态的严重。 信中言。 “现今之琅邪,以入不敷出,琅邪的钱粮,只能提供北海,东莱半月之需。” “如将所有的钱粮用与重建,那么琅邪,广陵,临淮,包括合肥,都将大乱也。” “为了今后的发展考虑,主公需要三思而后行。张昭劝与主公,放弃重建。” 张昭的信,让陈平的心沉重起来。在陈平看来,放弃重建,实乃可惜。 北海,东莱,这块半岛之地,乃根基之地,怎能轻易放弃。 陈平回信与张昭,索取了半月钱粮,然后召集管宁,邴原,思考起对策来。 管宁言。 “钱粮调配之法,只有两种,那就是开源,节流。” “重新建设,需要钱粮,故不能节流,只能开源。” “北海,东莱,为半岛之地,三面环海,吾等当经营盐铁,维持贸易。” 邴原言。 “半岛之地,土地肥沃,乃天赐之地。吾等可耕耘土地。” “可种植,麦,豆,葵,葱,藿,瓜等。” 管宁,邴原的一番话,让陈平不禁点头。 陈平看着二人,郑重的道。 “二位先生之言,言之有理也。” “在这困难时期,就需要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山东半岛,必须要重建,吾等当共同努力,共度难关。” :,,gegegengxi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