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_第三章:扶柩上青天、阴阳永相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扶柩上青天、阴阳永相隔。 (第1/2页)

    按照老爷子生前的要求,追悼会会场就设在殡仪馆里,虽说他交待要一切从简,但仍然布置得庄严肃穆:

    整间灵堂黑纱罩顶,墙面四周黑纱垂曼、白花点缀、松柏斜飞,正中一副六尺见方的隶书黄底黑字:“奠”,架构端庄、笔力遒劲、笔法圆润,据说是蔡阳府一位书法名家所书。奠字正下方四尺宽、六尺阔的黑檀木桌案正中,摆着老爷子的大尺寸黑白手绘遗像,画得惟妙惟肖,以紫檀木镶边装裱、下垫黑金石台座;遗像两侧各点一支小碗粗细的精蜡白烛,火苗腾起四五寸高下;遗像正前方是乌木灵牌,隶书“谢公志诚之灵位”,书、画据说都是名家之作。

    紧贴遗像两侧,堆满了黄白相间、错落有致的新鲜菊花,案桌上果蔬糕点、荤素祭品琳琅满目、花样繁多,但不显局促;在桌面的正前端安放一鼎青铜香炉,三腿落案、尺许高下、式样古拙,想必是有些年头的古件,炉内密密麻麻插满了线香,香头萤火点点、炉上青烟袅袅。

    案前地上摆放软草蒲团四个,上铺鹅白绒圆垫,供人上香叩拜;证通、证达两兄弟分携家人列于两侧,清一色黑衣、黑裤、黑袜、黑鞋、臂套黑纱、胸缀白花,以便给吊唁者还礼;从他们身后至灵堂正门两侧,整齐摆放着橡木条椅若干……灵堂一周都靠墙摆满了花圈。

    总的来说,整个前厅布置得中西结合、色调简洁、线条明快、颇具气象。

    老爷子的遗体平躺在“奠”字后方的黑水晶瞻仰台上,双眼紧闭、面容安详,仪容整理得一丝不苟,眉毛都被梳理过几遍;全新的校官军服上一丝褶皱都没有,胸前挂满勋章,身上盖着一面鲜红的旗帜,双手交叠致于胸前,给人的感觉就是老爷子只是睡着了。在遗体的两侧及头后不远处,排列了一圈不锈钢作架、玻璃压装的展板,记录了老爷子一生的经历与获得的荣誉,图文并茂、非常直观。

    本来家人是不同意这么大张旗鼓的,怎奈府尹贾书记发话:“谢志成同志是蔡阳府为数不多的老前辈之一,还做过蔡阳县的一把手。蔡阳府损失了这么一位老同志、老领导,我们深感痛心。必须让后人知道老一辈的付出、艰辛与功勋,大家才能更加辛勤工作,建设好家园嘛。”

    或许是贾书记听说了谢证通将去郡邸办任实职的风声?又或许是其他什么原因,让府台如此大张旗鼓、歌功颂德……

    追悼会在腊月初十召开,照例的奏哀乐、读悼词,默哀、进香、献花、瞻仰……一套流程走下来,已经是午饭时分,众多府衙前来吊唁的人员简单吃了顿便饭,便匆匆告辞,毕竟不是周末,还是有很多公务需要处理的。

    谢仁的父亲和小叔也没有过多的挽留,只是连声称谢。

    送走了喧嚣,只有左近的谢氏族人,证通、证达两家的朋友、同学仍留在灵堂内与逝者亲属低声叙话,谢仁才得以坐到条椅上休息片刻。

    回想起以往的点点滴滴,对比这几天的喧嚣若市,思及老爷子的临终所托,当灵堂重归寂静,谢仁突然福至心灵、似有所悟,头脑一片空灵,或是这几日孜孜不倦死记硬背的缘故,嗅着飘荡在灵堂中的淡淡香息,在不知不觉中,竟按法门诀窍调摄身心,入了那空明之境!

    只见他正襟危坐、全身放松,两肩微沉、双手平摊于膝上,拇指、中指意桥微搭,手心向天;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上下齿轻合、舌抵上腭;腹腔缓缓起伏,竟是用上了呼吸吐纳之法。不知是谢仁悟性一流、训练有素,还是机缘到了,一整套细致入微的调摄动作,他第一次竟能做得像模像样,有了几分真意。

    谢仁脑中空明一片,如明月照耀下的湖面,偶有思绪翻起,如夜鱼腾跃,却带不起一丝涟漪、惊不起一点波澜。谢仁惊奇的发现,自己的意识就如一双无形的眼睛,融进了圆月里、夜空中、湖面下,思绪却如水中的万千游鱼,穿梭往来,而他却成了个旁观者。这种感觉很微妙!很玄妙!果然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真的,果然是真的!直到此时,他才有九分信了。

    好景不长,当谢仁意识到自己的状态时,他已经出离了空明定境。感觉胸中竟有股寒意,这才想起小册子所写:初入空明之境,须在子、午两时,择避风之处行功。一为阴退阳升、一为阳退阴升,阴阳平衡、外邪不侵。

    他心想:幸好午时未过,否则怕是要阴气入体了。

    谢仁站起身来,点上三柱线香,规规矩矩的在蒲团上跪下,给老爷子拜了三拜,心中默念:爷爷,我入境了,您放心走吧。

    拜完起身,谢仁才发觉自己竟然精神了不少,这几天身心的疲累一扫而空,不禁暗想:短短几分钟,这功效就这么神奇?心情大好之下,使劲闻了闻手中的线香,然后将它插到香炉之中。顺口问道:爸,这香好特别啊,在哪买的?

    谢证通正在和朋友叙话,随口答道:这是你小叔从唐人街带回来的,据说里面加了特殊香料。

    谢证达的女儿谢慧琳——一个黑头发、高鼻梁、蓝眼睛的高个儿混血小魔女,抢嘴道:哥,你土了吧?让你跟我们去山魔国念书,你非要考什么陆军高级学堂。我告诉你吧,这里面加了“龙诞香”,是产自鲸鱼肚子里的名贵香料哦……

    谢仁:你敢洗刷大哥?看我不撕烂你这假洋妮子的嘴,哥我可是练过的……叔,你家这丫头,一点都不尊老爱幼,你还管不管?不管我管了啊……

    谢仁一边说着,一边撸袖子比拳头。

    得,这俩小辈在灵堂上闹开了。

    谢证通只得用熬得通红的双眼一瞪,两人唯有溜出灵堂、私下理论去了……

    谢仁的家庭,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母亲钟楚玲,荆襄郡恩施县的土家族人,现在是荆襄郡人民医院中医科的主任医师;meimei谢慧敏,比谢仁小三岁,在中南大学堂外语系读大二;婶子爱娃.瑟琳娜,也是一名生物学家,棕色头发,与小叔在同一间实验室工作,堂妹谢慧琳——十四岁的大丫头,在山魔国一所女子学校念八年级,堂弟谢晋只有十岁,一个很腼腆的混血小男孩儿。

    谢仁这支是蔡阳谢氏旁支,辈序只有六个字:怀、明、志、证、慧、根,六辈一轮。连起来就是“怀明志,证慧根”,怎么听怎么像佛偈。谢仁他们这辈排到“慧”字,但老爷子觉得男孩子名字里有个“慧”字略显阳气不足,所以大手一挥:男孩子不排辈序,下一辈再续。

    为这字辈,谢仁也问过老爷子:“咱家祖上是不是还俗的和尚?”结果被老头儿一顿爆栗、满头是包。

    事后,老爷子无奈的说:“虽说咱们谢家的老祖宗可能是神农,但咱这支一直都是穷苦人,可能也出过地主,但识字的没几个,一辈一辈口口相传下来,不知道会不会错。我爹告诉我的就这六个音,我也是到了新军,学了点文化自己琢磨着写的。”

    谢仁闻言心想:呃……好吧,不知者无过。

    这真是个神奇的家庭!或许是老爷子天朝之初打土匪、****中不整人积了德,或许是白龙观的仙长保佑,福缘就这么来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蔡阳的谢氏正房,几十年、上百年都没走动过的亲戚,有些事都还要大老远跑来求着这支旁支呢。但他们境况优越的时候,却没想着照顾照顾这同姓旁支。

    这就是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吧,正是:世事多炎凉,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