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山野遇妖修、借酒问何来。 (第3/3页)
堆。谢仁告诉了二人路遇大蛇一事,问二人有没有听说过山野兽类成精的事儿。话匣子一打开,话就多了起来,最活跃的还是半仙: “我的家乡蟒蛇走水的事倒是常听说,还有当年张三疯怒斩妖龙的传说,不过蛇成妖、成精确是没听说过。按道家的理论,天下这么多生灵都有可能成精,唯独蛇是可能性最小的,因为蛇的大脑实在是太小。嗝……”
他打了个酒嗝,继续说道: “道家以为,万物修行的第一步是开启灵智,也就是意识到“我之为我”,意识到自身的存在,意识到自身有别于其他物类。举个例子:山野兽类没有本我意识,在它的意识里,它自己和花草树木、山石土壤是一样的,它不会去想花草为什么会一岁一枯荣,而自己不会。只知道饿了就去找食、渴了就去找水、困了就睡、发情了要交配、天冷了要冬眠……这些都是出于本能。所以无灵无智,浑浑噩噩终老一生,直到死都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它所作的一切都是出于生的本能。 当然,这些是我个人的理解,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那么按照这个理论,由于蛇的大脑所占体重的比例相当低,用于调控身体都略显不足,哪有多余的空间想别的呀?就像一台电脑,处理器就那么点处理能力,如果非要运行多个程序,超负荷运转,就只能更换处理器。但是换了大脑,蛇也就活不成了……” 老汪打断了他的话:“你这脑袋瓜成天琢磨这些五迷三道的东西,我看也够用的嘛,分析得好像也像那么回事。你说你要把这些用在正道上,估计比我牛。得了,你俩回谈心室慢慢聊吧,我得去查铺查哨了。” 半仙讪讪笑道:“百夫长,谢谢您的酒啦。我这大脑吧,也就研究研究这些东西能运转,研究其他的运转不起来。” 老汪:“好吧,好吧……我给你俩透个底,我已经向戍边营参谋部推荐了,你俩三月份都给我去那儿锻炼去。一天少琢磨点这些,踏踏实实干工作,现在营里面的校尉人品好,只要有才干、肯吃苦,晋升不是问题。你俩不可能一直就当个什长吧?可不许给我丢脸!好了,聊完早点休息。” 说完,老汪披衣出门,留下两个生瓜蛋子面面相觑:百夫长今天喝多了?然后相顾点点头,转场谈心室继续吹牛。 哦不,论道。 谢仁接着刚才的话题追问:“有没有可能让蛇开启灵智呢?” 半仙略作沉思,答道:“世事发展皆有万千可能,理论上讲应该也存在这种可能。比如遭遇了某件事,在它大脑中留下了超出本能之上的烙印,让它念念不忘,也有可能因此开启灵智。在神话传说里就有很多这样的示例:某某大仙的坐骑,常年累月听大仙讲道,于是某一天突然就开窍了,也成了精、成了怪。《西游记》里就有很多。” 谢仁:“白毛老鼠精?它就是在佛祖的灵山脚下听佛祖讲经,然后偷吃了灯芯化成人形的。” 半仙:“白毛老鼠算其中一个。不过这些神话故事,大多是虚构,但是能虚构出这样或那样的精怪,并写进小说、话本,难保不是真有其事,或者有其原型。只不过这原型不一定是发生在玄奘取经的过程中,有可能是在汉朝、也有可能是在宋朝……每个朝代都有可能。故事的主角也不一定就是只老鼠,有可能是只蛤蟆,或者是条小鱼;给它讲经的不一定是佛祖,可能是道祖太上,或者就是个和尚、道士。只不过小说家把这些故事搜集起来,移花接木罢了。 就像《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区别,“草船借箭”在历史上是孙权干的事,《三国演义》里变成了诸葛亮;“空城计”是司马懿发明的,糊弄的是孔明,《三国演义》里却变成了孔明糊弄司马懿;历史上的曹cao本是个文武兼备的英雄人物,话本里却变成了jianian诈小人……后世之人只知《三国演义》,不知《三国志》,为什么?因为《三国演义》写得精彩、情节跌宕、语言通俗,而《三国志》则是史官文笔,平铺直叙。就像时下流行的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三国演义》就是理想,而《三国志》则是现实,当现实过于残酷,人们大多会选择沉醉于理想之中。” 谢仁:“好了、好了,打住!我懂你的意思了,咱们还是回归主题。” 半仙:“你今天怎么这么穷追不舍啊?” 谢仁:“实话跟你说吧,我今天和大蛇对视了一眼,我觉得它的眼中有灵光。” 半仙:“你确定那不是反光?” 谢仁:“确定!非常确定。” 半仙:“你确定你不是在车上打瞌睡迷糊了,神智不清醒?” 谢仁:“确定!非常确定。” 半仙:“你确定……” 谢仁:“信不信我抽你?” 半仙:“好吧,言归正传。我家乡倒是有这种说法:水族目睹了其他水族走水化龙,就有可能会有样学样。我们县城是座古城,城外有条护城河,县城西南面的那段河道呈一道“S”弯,与两侧的农田、山石天然形成一个阴阳鱼图案,那一截河道每隔六七十年就会发生一次蟒蛇走水的事,最近的一次是在我十四岁那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