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八四章 金麦城规章 (第1/2页)
在钱汝君看来,大汉怎么可能缺粮食 水里就有食物,池里也有食物,山里更是有丰富的食物。 不用说,海里的食物,多到吃不完。 钱汝君觉得这个时代的人都是睁眼瞎。 但是,这些人没有食物吃,有一个原因,就是太依赖别人。 为什么会依赖别人因为消息的渠道太少。 因为不识字所以不知道旁边有食物。 也因为识字的人,不会别的东西,他们把书就当成谋生的工具。 在钱汝君眼里,识字本身是获得学习的能力。 至于那些养生的学问。必须是吃饱穿暖,闲着没事干,才能学习的事。 在钱汝君看来,大汉达到吃饱穿暖没事干的人,不多。 而且这种人,常常请不到好的学问老师。 所以就成为世间公害,吃喝玩乐嫖赌样样来。 识字,是为了获得知识,知识,是为了让生活过得更美好。 然而,知识在这个时代,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般人,就算想学也学不起。在他们眼中,学这些学问,必须把一切的事情都放下。 只有少数人能够把这些学问和识字的道理分开。 钱汝君知道,就算她把这些话讲出去,百姓也不会懂。 反而会认为,钱汝君当了公主,就会说出何不食rou糜这样的话来。 不懂得百姓的困苦,不知道百姓的需求。 或许,钱汝君真的不懂。生活的痛苦,只有真正面临痛苦的人,才能够懂。 南方的土地的确需要开拓,没有真正的把土地开拓出来,让汉人铺满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不会真正属于大汉。随时都有造反的可能。 或许,是大汉的土地太大了,有想要占领更多的地方,好让子孙过好一点的生活。 讲完了婚姻问题,皇帝一转眼又开始说北方的大草原问题,怎么样建立一个匈奴州郡,这样的地方又要怎么管理,都是值得花很多时间探讨的问题。 钱汝君觉得,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最好。 可惜,这时候专业的人,不是这些主官,而是那些胥吏。 而,大汉的胥吏,还有很多不识字,只是照着先辈的方式做事。 你要让他换一个方法,很可能,他马上变成不合格的胥吏。 使用大汉的管理传统的管理方法很明显的,对这些地方是不适合的。 或许用大秦的管理方法,还有一点希望。 钱汝君也没有什么好意见,后是对于少数民族的管理,在钱汝君的眼中就是个坑,对他们太好的结果就是让他们可以坑普通的汉人。 对他们不好,他们就会不断的造反。 在钱汝君看来,其实,最主要还是,让这个地方的人,慢慢融入汉人。 忘记自己是不同的人。 钱汝君相信,后世的汉人,其实是无数族群的集合体。 看看汉人的长相,每个地方,都不一样。 要不然,也不会四川出美女,东北多大个儿,南方男人长不大。 要不是他们人数比较少,不会影响汉人的生活,汉人估计就要跟着造反了。 他们觉得自己真是太委屈了。 但是大汉的管理方法对于游牧民族的管理来说,其实是不太适用的。 如果给他们自治权,很可能只知道最后自己就选出了一个皇帝。 如果,这些被钱汝君洗脑的人都死光了之后,下一代很可能形成更强大的匈奴帝国。 因为成为大汉人民之后,属于大汉的技术,不可能在对他们封闭。 至于文明这种东西,他们本身没有,失去了,只会让他们更为强悍。 到了这时候,说不定南方的汉人就没有办法,打败北方的草原王国。 大汉的文明就会慢慢的涌入,懂得穿衣吃饭,懂得羞耻,他们也会学习到大汉好不容易累积起来的技术。 虽然在钱汝君眼里,这些技术都非常的落后,但是在这个时代,在全世界的眼光看起来,这已经是非常辉煌的文明。 大汉文化的光明,在普世之上,都值得最高评价。 其他地方大部分的地方,都还是过这最原始的生活,还在新石器时代呢! 有些国家说是国家,其实也没有统治他们口中的范围。 只是把国家往大的说,是一种本能。 这一次由于钱汝君,被皇帝逼得要出嫁,所以不得不展现自己的价值,让皇帝舍不得她离开皇帝的视线。 她巴拉巴拉的说了很多,很多都是对大汉皇帝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建言。 但是皇帝也知道,如果把这所有的建议都直接实施,其实大汉会整个乱套,不是钱汝君的建议不好,而是他的官员无力。 也就是他管理官员的能力不足。 所需要进行的,其实还是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实施比较好。 一次贸然地实施,所有的计划会让整个大汉乱套! 而且最重要的是,大汉如果要实施这些政策。要很多钱,钱汝君给皇帝的钱,根本不够。 大汉皇室或跟朝廷的国库都会破产。 钱汝君不知道,她越是这样子说,其实会让皇帝觉得越必须把钱汝君留下来,而把钱汝君留下来,让她不要到处跑的最好的办法,对皇帝来说,就是帮她找个夫婿。 在皇帝看起来有了夫婿,一个女人,有了孩子就再也跑不动了,只能留在一个地方动弹不得,而需要跑动的是男人。 钱汝君的男人或许没有办法像钱汝君一样那么会做事,但是钱汝君的男人有一个好处,就是,他能够拥有钱汝君所有的资源。 皇帝看得很明白,其实只要有钱汝君的一部分资源就能够发展出大事业。 钱汝君手下的女生真的很优秀。 其实不见得这些女孩子都是大汉最优秀的人才。 他调查过,这些人都是普通人出身的,但是在钱汝君的手下,每一个都发光发热,几乎让所有的大男子们都感到汗颜! 朝廷的高官也比不上他们的做事效率。 皇帝知道会造成这个原因,是因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