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 道行宁波【八章】10 (第2/2页)
大海上不比陆地,船与船之间免不了要互相帮助一些。阮小七船上总是水粮充足,各类应用装置齐备,没少帮助人。他出海闲逛,很多渔民商旅都是主动与他到招呼;到后来他有了自己的船只,也开始做起了生意,仍然是带有豪爽的江湖义气,渐渐还有了一些名声。 跟蒋伯歪来往渐多也是在这个时候,这个小岛成了阮小七和孟康的落脚点就是这位现在是厢军里的蒋校尉介绍的。 在阮小七的述说中,这位蒋伯歪似乎与他并不像是同一路人,两人关系能走得如此之近有些令人费解。 蒋伯歪并不是这里当地人,据说他的祖籍是奉化一带乡下。跟着族中人追逐商海潮流来到了可称之为当世“冒险家乐园”的大都市明州闯世界。他在无亲无故的明州加入了蓝青帮会,做了个四代弟子。这个人长得像个竹竿子,十分的精瘦,性格有些喜怒无常,似乎也不是十分善于交往,所以一直混得不是很得意。后来又曾随着一些帮众出过外海,据说曾到过东瀛扶桑,学过一些这里人还不能理解的技艺。从海外回来后一时人们也没觉得这个瘦瘦的年轻人有什么过人之处,有一阵他消失过一段时间,据说去了中原内地。再次回来时,不知什么原因跟上了一个朝廷高官。 这位官员是因遭贬被发放到这海中洲任福团练使,官职虽然不大,可是京官历来是升迁不定,谁也不敢得罪这位比两浙制置使都曾经要官位高的人。在这位官员的举荐下,名不见经传的蒋伯歪当上了海中洲厢军校尉副,不久升做了进武校尉。当然这些都是很小的官职,实际上甚至算不上什么官职,尤其是对于他所在的不受重视的厢军。 不过也有一条,当地厢军在这海上他的位置却又有些特殊的。海中洲为商旅来往交通要道,这时候虽然还没有成规模的海贼出现,但小股的水上盗贼还是有的,更有些欺行霸市抽保护费的帮派势力也时常出没于海上;大宋朝廷还没有什么海防概念,养尊处优的禁军更是不愿长期颠簸在这艰险的大海上。这使得蒋伯歪这位职位并不起眼的小小校尉有了用武之地,他在这厢军里干得很认真,不辞劳苦以这军营为家,渐渐成了海中洲和明州之间海上维持治安一个十分称手的人物。虽然官职一直不见怎么升迁,可是却也渐渐有了些名声,明州官府和海中洲禁军团练都对他很看重。
那位朝廷官员回京复职时,给他留下了十分受用的财富——一条可说是当时最强大的舰船,这是个当时装备最好的双桅快船,由当地多位海上客商捐建。蒋伯歪将这艘舰船命名为“中水艟”,船上可载水手兵士一百多人,有两部抛石机和一部弩车可进行远程攻击。曾经在一次驱逐海盗的追击中,这条船上的抛石机距离数十丈将对手的小船击碎,自此“中水艟”和蒋伯歪在这一带名声大振。 有了这样的底气,蒋伯歪在蓝青帮里也被另眼相看。虽然辈分还是很低,他本人似乎也还是很低调,但说话的分量以不同以往。他这人似乎对在厢军中的职位并不如何看重,倒是借助帮会的联系在身边聚集了一帮颇有钱财势力的民间富商,与一些并不被重视的各色人等打交道不少。 阮小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与他有了交往,开始还发生了一些冲突,后来却成了似乎很默契的互助者。蒋伯歪的“中水艟”上本来也不全是他手下的厢军兵士,有许多都是从当地渔民中招募的水上好手。他本人对付一些海上事件的时候,也很少单独出击,总是要约上一些帮手,自从阮七爷有了自己的船以后,他也经常带着手下一条最好的船去给壮门面。 阮七爷不愿受官府管辖,却在海上渔民中混的如鱼得水,就在蒋伯歪的帮助下,船队在“石碣岛”做了落脚点。此后与孟康二人就在这里建立了一个“海上道场”,他们的道众发展不多,倒是与一些帮会、商贾势力有些联系,当然他们做得最好的一点还是在这海岛上建立了一个天讯信鸽点,这是目前天讯网络伸向江南的最远点。 雷三郎对阮小七、孟康的所为还是做了相当的肯定。虽说他二人从道场规模来说不是很理想,但他们出发最晚,又是人生地不熟的江南,能拉住白瑞德摩尼教的关系还发展了一些势力也算不错了。天道总部除了在资财上给了他们较大支持以外,其他也确实帮助有限。阮小七性情耿直,气势粗豪,是个与李逵类似的人物,在梁山水军里也是十分特殊,谁也难以管辖的,他能出来独当一面,也反映出这个人胆大心细的一面。 雷三郎等人在这里休息了两天,指示阮小七留下一些手下利用一些帮会、商贾等势力秘密打探两浙路消息,同时也给那位蒋伯歪、蒋校尉打声招呼,他们要出海几天。 这次是没有什么时间与那位蒋校尉多熟悉了,他们这个明州道场的商队要进行第一次远航了。 海上航行这个事情早在东京出发时就开始运作了。一两个月以来,阮小七、孟康也为此做了多次试航准备;这次雷三郎也为他们带来了一些新的装备,他这次回北方就是要乘船沿海岸而行,这同时也是阮小七海上道商的首航。 大海上风险难测,让我们祈福平安吧,雷三郎这样对二人说道。宁波,道行宁波顺风顺水,以后咱们这里的商队就叫宁波商队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