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傲水浒风_279 海路首航【八章】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79 海路首航【八章】1 (第1/2页)

    =============================

    这个时候的海上远途航行还真是很少,大海对华夏人来说还是个神秘的未知领域。

    阮小七、孟康二人为了找北方航线的向导,可是费了不少功夫。物以稀为贵,为他们领航的两个人一个是白瑞德介绍的;另一个是一个月前阮小七多方查访,重金请来的。

    雷三郎也给他们带来几件重要宝贝。一个是单筒望远镜,这个东西太重要了,查看海流、海况会更有底,在海上遇敌时更是有用。先敌一步发现对手情况,给自己留出充分的应对时间空间,这可几乎是能立于不败之地的条件。另一个是指南针,经过对罗盘的改良,增加了使用的方便性。还有几张北方沿海海况图,这是前些日子他在巡游北方时多方收集的,现在无言将他们总结绘制成图,那两位领航者看了也是大为赞赏。

    他们的四只船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及江南特产,尽量沿海边缓行,风向不是很顺又是摸索航行,速度不是很快。阮小七、孟康亲自cao船,小心翼翼经过五天航行,到达了海州。

    雷三郎随行四人从这里上岸,留在两淮的浪子燕青早已接到信鸽传信,来到海州码头接应。一支商队接下船上一半的货物,当然还有一个特殊“货物”——四名妙龄白奴,那是带给到东京汴梁送与道君皇帝的特殊“礼物”,他们这个商队将从这里将货物陆路运往东京汴梁。阮小七等人还要继续上路,他们要接着向北航行,他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山东日照,穆弘将在那里迎接他们。

    雷三郎把这里事情简单安排,就立刻与燕青一起出发了,这次他要先会一会两淮巡查、后军指挥使张叔夜了。

    张叔夜这阵子可是忙得不亦乐乎,这位与道君皇帝有着姻亲关系的官员本来就为南面战事紧迫占去了绝大部分精力,现在又上任南部讨剿大军后军指挥使,两浙一带近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全压到了他的身上。

    他是个精明的人,又是大宋文职官员里难得的懂得统兵的人。不过他的官路并不是十分的顺畅,由于与朝内实权人物蔡京等人政见不同,虽然能力超凡,在外做官业绩也是很突出,但也不时的被弹劾贬迁。皇亲国戚的身份也并没给他带来多大好处,反倒是时常成为政敌弹劾他的把柄。就像治理厢军一事来说吧,去年他在两淮制置使任上效果卓著,几乎压住了王庆飞速发展的势力;但不久就因为“花石纲”钦差大臣朱勉一纸密报,说他私蓄武装被召回京,闲置了好一段时日。

    这个人本事确实是有的,在方腊起事以后,两浙禁军频遭败绩,江淮王庆也趁机死灰复燃,朝廷又开始启用他。他上任以后,虽然未能从根本上扭转败局,但通过集中兵力死守交通要道也基本上遏制了方腊军的强劲攻势。更有利的是,他使出妙计以少胜多,全歼了两淮“玉面太岁”王庆的嫡系主力,使这个通往江南的主要通道在缺兵少将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控制在朝廷手中。

    上次雷三郎会见吴用的时候,南面事情紧迫没时间面见这位后军指挥使大人。这次是无论如何也要见上一面,谈谈“军国大事”了,毕竟从朝廷的意思上来说,他这个秘密监军与南路讨剿大军另外两巨头枢密院知事梁方平、这位后军张指挥使是对付方腊暴乱的核心。

    其实雷三郎并不十分愿意见张叔夜这样的人,相比较起来他甚至更愿意与梁方平那样的贪官打交道。童贯、梁方平等贪官虽然阴险狡诈贪得无厌,但他们有明显的弱点。只要让他们在官位通路上尝到甜头、让他们得到金银财宝,还是能够比较容易的从他们那里获得有利的东西的。这次除掉王庆之后,雷三郎指示燕青将其首级送与梁方平,给他这次南剿凑上首功一件;梁方平是心花怒放,他这个枢密院的军事“功劳白丁”终于开始有了业绩,那还不对天道暗暗地支持?至少在此次平南任务完成之前,他们中间的合作会默契许多。

    可张叔夜这样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饱读经史自命清官,除了死心忠于他们那不管是不是昏庸的皇帝主子以外,其他一概是软硬不吃。儒家的正统教育,确实使他们为官较为清廉,也为百姓做了一些好事;但同时也使他们的头脑僵化,限制了他们许多辨别能力和反抗变通能力。这些人中的著名人物向张叔夜、李纲等人,不屑于团结其他不那么正统的势力,在与把持朝政的蔡京、童贯一伙的争斗中频频失败、备受挤压,就是明证。

    在他们心目中,什么佛教、道教差不多都是归于歪门邪道之列,甚至相比于蔡京等人,他们更难以接受什么国师、国教这些东西。他们也不是不知道,这样做实际上是与道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