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海路首航【八章】1 (第2/2页)
皇帝做对的;但清高、正统的观念深入骨髓,他们基本上是自然地站到了华盛天道的对立面。 也正因为如此,与这位后军指挥使合作虽然重要,但雷三郎并没有多大期望,停留时间也很短。他只是正规的通报了一些两浙前线的战况,并把天道商队对协助后军运送钱粮等事作了说明。 这后一点倒是最能为张叔夜解压的,十几万大军的给养运送任务十分的繁重,而他又没有童贯那样的“魄力”,可以明火执仗的沿途搜刮地方。天道道众自发组织商队,协助他运送物资,他倒是很感谢,也一直表示要按照朝廷规矩为天道商队争取应得的报酬。 言谈中雷三郎随意说了一下关于厢军的事情,他这个秘密监军似乎有权过问一下张叔夜分管的这些辅助军种。在大宋的体制中,厢军地位较低,是禁军淘汰的人员组成,平常也算是吃官饭的,不过待遇和受重视程度要差得多。遇到战事,这些缺乏训练,懒散低落的厢军兵士也就是给禁军充当后勤,对上阵对敌十分的低能。像张叔夜能够鼓励组织厢军,从那些人员中培养一些“死士”,在不利局面下以厢军为主力创下“海城大捷”的战例少之又少。也正因为如此,王庆才敢于以两千人之众围攻海城,遇到了善于整顿厢军的张叔夜那是他倒霉。 他提提这些厢军的事有两个目的:一是燕青率领着“小天道十八卫”还在配合张叔夜的部分厢军对王庆余部进行打击,下一步燕青等人南下后,还会有一些天道人员继续为厢军提供情报等事。这些事明说没坏处,省得这位皇亲生出七糟八脑的想法;另外,他还有一个隐含的意思。他要为在皖南的战事准备打一个伏笔,在那里他也是要使用依靠独立训练的厢军的。虽然现在什么实质的东西都没谈,但将来有事的时候,甚至有人问责的时候,至少有一个托词——早在用兵之初,就跟你这位主管厢军的统帅交流过了。
海城会过张叔夜,雷三郎对总体情况也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朝廷江南禁军的王亶、刘镇在秀洲(嘉兴)阻住了方腊大将方七佛、石宝,随着两淮禁军陆续开到,战事已经向朝廷有利方向转变。“永乐圣公”皇帝方腊在杭州登基后,亲率方杰、庞万春等将领,与各地响应起事的摩尼教吕师囊、郑魔王等部分兵南下攻击婺州、衢州两府,仍然势头雄劲,现在已经占领两浙六十余县。屡吃败仗的两者南路禁军多次告急,前军指挥梁方平坐不住劲了,他的两万余精兵已经从建康(南京)渡过长江,不过据说手下将领刘延庆、张俊、辛兴宗等人发生意见分歧,暂时在那里徘徊不前。 天道方面,智多星吴用率领天道南路总部已经驻扎在镇江,他们在那里建立了补给基地,成为民间支持朝廷南路讨剿大军的一个后勤支援点。两淮这里,浪子燕青利用李立、石勇留下的眼线,为张叔夜的厢军通风报信。厢军正面攻击,小天道十八卫暗中配合掏心打击,端掉了六七个原王庆手下的死硬势力,进一步稳定了两淮局势。现在两淮间虽说还有着号称近十万左右的江湖势力,但已经群龙无首,许多绿林势力已经开始收缩,保存实力,天道商队在这里运转比以前要安全多了。 现在的小天道十八卫以燕青为统领,辛文郁、岳鹏举为副手,行动果决神出鬼没。他们中的罗延庆、宗猛、柴云顺等少年高手也装备了几把雷三郎设计的弩枪,燕青还为他们配备了几名炸雷手,在这几次掏窝端点行动中十分的得心应手。二辛两位杀手十分狠辣,对方的首脑几乎都是丧于二人剑下;另外一个表现出色的就是岳鹏举,他不但武艺高强能够震慑对手,而且多次出谋划策考虑全面,协助燕青领导这支特殊小队方面很有主见,隐隐表现出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雷三郎对燕青等人的成绩大加赞赏,他告诉燕青这里的行动将要告一段落。他们要尽快将这些事情交给公孙胜后续派来的人,燕青的主要任务还是要继续组织商队向江南开拔,首要的目标就是沿着李立、石勇的线路,向皖南进发,很快那里就会开辟成为一个新的战场。 小天道十八骑也要南下进入镇江一带,与吴用总部会合,在那里他们将进行休整、演练,待雷圣使处理完东京事宜之后,做为第二拨人马进入江南讨剿战斗前沿。 他就要向东京飞骑疾进了,临别时他指示燕青,带上雷圣使金面具首先赶到建康,面会那位前军指挥梁方平,给他带去一个锦囊。 就这样说雷圣使已经在东京朝见过天子,解两浙南部危机、击破江南反贼,天道的道玄仙长与雷针对圣使自有妙计安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