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 维新派人才众(下) (第2/2页)
从“体用一致”的观点出发,严复具体规定了所设想的学校体系中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小学阶段,教育目的是使儿童能“为条达妥适之文”,“而于经义史事亦粗通晓,”因则“旧学功课,十当其九”,并以明白易懂的文字翻译西学中“最浅最实之普学”为辅助读物,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讲解,减少记诵功夫。 ——中学阶段应以“西学为重点”。“洋文功课居十分之七,中文功课居十分之三”,并且规定“一切皆用洋文授课”。 ——在高等学堂阶段,主要学“西学”,至于“中文”,则是“有考校,无功课;有书籍,无讲席,听学者以余力自治力。”他认为对于青少年,应引导他们分析,学些专深的知识。如此让他们能有所收益,触类旁通、左右逢源。 ………………………………………… ……………………………… …………………… 原来老古人真的比我们更有“智商”啊! 对于严复,实际上张煌一直是心向往之——基于对国情民性的独特把握,严复终身反对**共和,甚至一度卷入了卷入“洪宪帝制”的丑闻中,时持犯众之论,既不获解於当时,更致聚讼于后世,但虽然如此,其立身行且秉持特立独行的cao守,学术政见有其一以贯之的原则,在翻译学上更是为一时之先,其风格思想影响了后期一大批著名翻译家,其众多译著更是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但是张煌却始终认为,他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显赫地位,是怎么样去赞扬都不为过的! ………………………………………… ……………………………… …………………… 当然了,这里说的是历史上的那个“严复”,至于说在游戏里,张煌也曾经打过严复的主意——这简直就是天生的教育部长,一点都不会比蔡元培差——可是张煌又拿不准这个人到底会不会在中出现,毕竟他的人生舞台更多的还是应该在民国期间而不是在满清帝国中绽放光彩成就巅峰……不过现在看来斑龙公司的游戏策划是把他当成了清代人物,并且还把他扔到了维新派中。
——擦他个妹的,居然还是维新派…… 张煌想起来简直有了大笑一场的冲动,这才叫做“得来全不费工夫”,甚至还少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纠结,这样的事情要是多来几次那该有多好啊!! 不过真正的等到张煌笑完,他又开始纠结起来,这些人才自己在打主意,别人一样在打主意,到底能不能得手,真的好好好的谋划一下! 想了想,张煌决定和众位大臣还是商量一下,毕竟这种事情怎么样也是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三个诸葛亮还顶一个臭皮匠呢! 想到这里张煌少不了就要召见群臣来御书房——说到这个事情,张煌有时候都在想。自己是不是应该把御书房好好的扩建一下?貌似他现在在御书房召见群臣办公的时间远远大于在太极殿了! 后面一段时间自然不用说了,不过再等到群臣到来之前,张煌忽然安排了一件事情——他让小太监先去把刚刚重伤初愈的倦勤斋大供奉白愁飞请来。 于是没过多久,面色更加苍白的白衣青年就这样一脸淡然的出现在御书房中,没过多久他又一脸淡漠的御书房,整个事件不过只有一刻钟而已…… 之所以这样快的来了,又走了,是因为张煌找他仅仅只有一件事情而已,一件对白愁飞来说应该并不算困难的事情。 很是懊恼的拍拍脑袋,等到白愁飞走远之后张煌才想起来,这件事情他其实应该早就去做才对啊! 不过想了想倒也不怪他,游戏开始到现在也不过才是不到一年的时间而已,谁能知道形式的发展居然这样快,谁又能想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这样的事件会这么早就出现,“戊戌六君子”们会这样早就在这个大舞台上闪亮登场! 拜托……这些都是清朝末年的事情,搞成这样你还让不让人家玩了? “百日维新”都出现了,那么“诛鳌拜”呢?“定三藩”呢?八叉和尚的传说、多尔衮的风光呢? 深深的吸了口气,张煌很明白想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现在的现实就是——戊戌变法甚至戊戌政变都已经发生了,而所有的玩家都在关注着这件事情,更有无数人磨尖了牙齿,瞪大了眼睛,只等着狠狠地去咬上一口。 要肥的……最好是能流油…… ——当然了,张煌自己其实也是这样想的! 以下不算字数: 强烈感谢“tyh1548”大大给笨笨的100点打赏,呵呵~~笨笨一定会更加努力,不辜负读者大大们的厚爱。 推荐一下好友独步千军大大的新作绿茵伯乐》难得一见的竞技类精品好书啊!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绿茵场上天才无数,最终又有几人能成巨星? 绿茵伯乐,中国制造! 请看独步千军胖子的新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