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曾经那个叫二丫的小姑娘 (第2/2页)
第一句话,释基的泪水就流了下来。 信文如下: 释基,还记得二丫吧!她很好的,你也好吧! 二丫常常会想起你,无奈山高路远,世事艰难,思念只能埋在心底了。她已经不在我们身边了,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今生也不会再见面了,但她托付我,以后跟你常联系。盼望你有时间来我们这里看一看,非常想认识你,和你成为朋友。 祝好! 袁润 释基看完信,连同信封,在一根火柴上,点燃。火光犹如曲柳镇木材加工场那场大火一样,熊熊燃烧,直到手中的纸张化为灰烬。 释基带着几个艺术家这次来水湾县,到达车站时,袁润只带个司机来接他们。当释基远远地看到袁润时,就急匆匆走上前去,艺术家们一个个像是怕走丢了一样,蜂拥跟了上来。袁润伸手握了握释基的手说:“释处长,您好!我是袁润,是水湾县副书记。朋友跟我说,你要带艺术家们来我们这里采风,让我接待一下。很盼望,也非常欢迎你们的到来啊。希望你们多给我们水湾县提宝贵意见。” 释基一一介绍了艺术家们给袁润。袁副书记也一一和他们握了手。一行人上了车,就直奔化工设备厂。车上,袁润跟释基说:“第一次来我们这里,不比京城繁华先进,小地方嘛,也许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有不周之处,请你们及时提出来,我们也及时改正。你们这次来,安排在化工设备厂,体验体验基层的生活。化工设备厂也会为你们安排一些活动,走一走,看一看。让更多好的信息传送到京城去。”
释基点着头,说着一些感谢了麻烦了的话。 艺术家们叽叽喳喳问袁书记一些在他们看来很艺术,但在释基看来很幼稚的问题。比如:“袁书记,哪儿是什么车?真有艺术感觉啊!”袁书记答:“哦,你是说,这个车吧。属于乡下的农用车。”一辆柴油机露在外面,能看到传送带和齿轮的车,突突着开过来。一个光着背的人,两只手握着两个长长的用来改变方向的把儿,坐在像是摩托车的车座上,身后是一个敞开的挂斗,冒着黑烟和他们乘坐的面包车,擦肩而过。 有两个艺术家嘴里啧啧着说:“真好,这车,我们在长安街上,都没看到过。” 释基感觉到时间真快,不大一会儿,车已经到了化工设备厂。厂里的一群领导就迎了上来,恭恭敬敬听着袁书记介绍。 袁书记走时,跟释基说:“释处长,我先告辞了,祝你们在水湾县工作顺利!” 释基听着江水流动的哗哗声,想到:来水湾县有几天了,袁润没有一点消息。自己也是乱乱地过了这几天,也没想起来去看看她。贾正说的要给袁润什么报告,刚才就痛快答应了他。他也没说让自己先看看,可能他觉得通知一声就行了。再说,也就是个千篇一律的东西,可能觉得也没必要让自己看。 有火光和人影向释基这边来,释基迎了上去。张朝和赵汉抬着一个烧烤炉子,可能是走得急,生成了风,呼呼地冒起了火苗,忽闪忽闪着。他们闲着的另一手拎着啤酒和rou串,摇摇晃晃过来。小芳抱着一个军大衣,背着背包也趔趔趄趄地走着。 释基说:“哈哈,你们这是搬家吗?” 赵汉说:“贾哥说,让我们给送点炭火,怕你冷,正好还能烤rou串。” 张朝指挥着赵汉,在选好的一个平坦点的地方,支起炉子。他们又调试着炭火,放上rou串,还你一言我一语地斗着嘴。 小芳跟释基说:“穿上这个,别冻着了。我们这边的天气,白天晚上温差很大的。” 释基说:“先谢谢了,我不冷,要不,你穿上吧。”说完拍了拍小芳的手。 释基蹲下来,对张朝和赵汉说:“辛苦,两位兄弟了!真不好意思,太麻烦你们了!” 赵汉说:“大哥,话说哪儿去了。我们这儿还不是应该的。怕你烤不好rou串,我先给你烤个半熟,然后你再烤。” 张朝说:“你就别显摆了,小芳会烤。刚才贾哥怎么给你说的了,让我们早点回去,有几个都喝睡着了,我们得把他们先送回家。” 赵汉说了一声“看到大哥,一高兴就把他们给忘记了。来小芳,这活儿交给你了。” 张朝走两步后,回身说:“释处长,你也烤烤试试,你们大城市里的人没烤过吧,很有意思的。慢慢用,别着急,我们忙完回来接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