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歇斯底里般的反抗 (第3/4页)
来就是必死无疑。 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一些没有打算造反的藩王们也不得不加入了进来,既然已经被卷入了是非之中就只能拼死一搏了,要不然失败了自己也是必死无疑。 汉朝时如此,而在唐朝更过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了自己的哥哥和三弟这才当上了皇帝,可是在同时李世明也为唐王朝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以至于唐朝一朝皇族内斗最是严重。李世民自己杀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还不够,竟然又在后来杀了自己第一次亲自立的太子,后来武则天的时候李氏皇族更是被杀的差点灭绝,到了李隆基时候了,先是杀了自己的jiejie和哥哥,又是在晚年逼死了自己三个儿子。而李隆基之后唐朝算是彻底的乱了起来整天皇室厮杀不断。 可以说李氏皇朝就是因为最初的李世民带了一个不好的头,结果他的后代全都有模学样的,李唐一朝不知道有多少皇族之人死于内斗。 在明朝成祖自己的皇位便是来历不正,所以为了防止自己之后自己的子孙也想其他朝代那样子孙相残的悲剧成祖正式确立了圈养这种祖制。 只是把藩王们圈养起来而不杀了他们这是和其他的朝代截然不同的,在很大程度上这减少了皇族相斗的残忍性,不想李唐皇朝那样,失败者不但自己得死,就是自己的家人也要跟着死,结果有很多藩王其实根本就不想造反,但是就是因为他们怕自己会死所以才不得不反的,假设他们当时有条活路的话他们或许还不会反的。然而在明朝很多时候不但藩王都不用死,就更不要说是他们的家人了。 明朝藩王作乱的次数远远少于其他朝代,并且最重要的是明朝藩王的作乱不像其他朝代那样凶残,产生那么大的危害。在明朝即便是有个藩王作乱但是一般动静也不大,对国家产生不了太大的危害,而国家很快便能恢复过来。就像历史上的宁王作乱,虽然也是声势浩大但是很快便被平定了,对明朝的根基没有产生什么动摇。不像汉朝的八王之乱直接动摇了国本。这就是圈养制度形成的有点良性竞争的结果,虽然圈养制度也很不好但是总比直接杀了对方要好多的。 所以说现在朱厚照也得选择一下,如果杀了安化王则极大的破坏了祖制,很有可能会让以后的皇室之间的斗争变得越发的凶残,最后死的还不都是皇室里面的自己人。但是如果不给安化王一点严厉的处罚也起不到近年来越来越嚣张的藩王们。 最后朱厚照想了一个解决的办法,不杀他,但是也不会轻松的放过他。首先免去安化王极其后世子孙的一切爵位,所有家产充公。将安化王押解到凤阳看守祖陵,吃住不得超过普通之家,不得迈出祖陵一步。并且每一天安化王也都要承受鞭笞之苦、还要跪在祖陵前忏悔三个时辰。 朱厚照的这个决定大部分的朝臣都能够接受,所以最后安化王的处置办法便定了下来,而今天一早正式安化王被押解到凤阳离开京城的日子,在走之前朱厚照还专门去看了他一下。看到安化王那失魂落魄的样子,朱厚照便大为高兴,这是自己亲自打败的对手,还有什呢比看到自己曾经的对手的失魂落魄的样子更能满足你的,虽然这个对手你从来都没有正视过但仍旧会有一丝满足感在里面。 “还有江西的宁王,就看你什么时候行动了。”安化王有点严厉的惩罚或许会警示到天下大部分的藩王,但是对已现在江西的宁王来说,却已经起不到作用了。宁王一脉自从成祖的时候便一直谋划着谋反,现在上百年过去了到了现在的宁王这一代,他们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只能一步走到黑了。 不过朱厚照也不怕宁王会闹出来多大乱子,因为大明有一个宁王的克星。想起了宁王朱厚照倒是想起来了王阳明来了,这个王阳明便是靠着一己之力都没有靠朝廷的手便自己把宁王给剿灭了。 想起了王阳明,朱厚照便让人去打听他的情况,结果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王阳明被刘瑾弄到贵州的龙场去悟道去了。看来历史在某些时候还是具有很大的惯性的,原本的历史上王阳明便是得罪了刘瑾之后被刘瑾使力给发配到了贵州龙场去了。 王阳明作为明代最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王阳明悟通了知行合一。而他悟通这个道理的时间就是在自己被发配到贵州龙场的时候,可以说刘瑾的所作所为不但没有报了仇还帮助了王阳明一把。在这之前王阳明一直在悟道上悟不通,他在很长一段时间纠结于格物致知和朱熹的程朱理学。一直到他被发配到了龙场之后在龙场的生活却帮助了王阳明一举突破思想的桎梏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并将陆王心学推上了最顶峰,使之成为了明代可以和程朱理学相抗衡的明代中心思想之一。 历史上好多人物的轨迹都已经被朱厚照给打乱了,比如伦文叙的,比如唐伯虎的,再比如刘瑾他们的等等,但是唯独王阳明的人生轨迹朱厚照从来都没有去改变过。而原因就是因为王阳明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在于王阳明的成就主要是思想上的,而一个人思想上的认知往往是和一个人的经历有关的,如果朱厚照提前介入了王阳明的生活很有可能会在改变了王阳明的人生经历的时候改变了他的思想而让他的悟道出现困难。
知行合一虽然是心学,但是它确是中国思想在很多方面的集大成,要真正理解它就必须要向佛家那样,不停的去悟。听别人说的只能是懂了皮毛,它思想的精髓却不可能掌握的了。当和尚读经书的人那么多,但是能成为大师的却没有几个。 不过通过王阳明去了龙场这件事朱厚照发现刘瑾他们几个是到了要好好管教一下的时候了,虽然这些年他们几个跟着朱厚照平时受朱厚照的影响,已经比历史上的情况好多了,但是现在随着朱厚照的地位的不断提高他们几个的权势也是越加隆重,从刘瑾利用自己的权势打击报复王阳明这件事便可以得知他们在私底下还做了不少的见不得人的事情。所以朱厚照还是决定有空了就敲打一下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手中的权力该怎么使用。 这几天朱厚照还在计划着的一件事便是铁血军要招人的事情,和鞑靼的几战铁血军也是损失惨重,当回来的时候也是快要死伤过半了。这几个月来铁血军一直在修养当中,刚刚经历了大战硬干让他们好好放松一下,并且时不时的总结一下战场的经验。现在他们也休息好了,经验也总结的差不多了,也到了对铁血军大调整的时候了。 首先第一步便是招人,铁血军不足的名额也先补上去,其次铁血军也需要来一场最严格的训练,在榆林的时候马成带着铁血军去伏击格列博罗特,结果就是因为一个普通士兵的一点小失误便造成了整个伏击功亏一篑。在那一刻朱厚照最怀念的便是邱*少*云了,如果那个士兵能够有邱*少*云十分之一的忍耐力便绝对不会出现失败的情况,所以现在朱厚照决定对铁血军来一次最严厉的训练,要把他们练得不但有健壮的体魄,还要有邱*少*云的意志。 “殿下,木公子来了。”朱厚照面前一个小太监站在下面禀报着。 “他来干什么?”朱厚照问道。木公子就是木拓,木拓没有任何的官职和爵位,但是他毕竟还是冬雪的弟弟,不能直接叫人家名字不是,所以这些个小太监们便称他为木公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