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凡人》的人物塑造及忘语文笔(下) (第3/4页)
? 李白的诗歌,全是地名,只有寥寥几个动词,而且都非常朴素而直接,几乎没有什么修饰性可谈“入,流,发,向,思,见,下”,除此之外,全是地名时节名。 秦观的诗歌就不是,特色就是形容词巨多,动词绵软华丽,词采亮丽之极,具体大家可以看他的诗文内容。 但是二人的作品,谁更有文采呢?是不是说,你用了漂亮的字眼词语,就代表你写出了好的作品,有了好的文采? 第一点,文字内容;第二点,文句口感;第三点,文意神思;第四点,文段修辞;第五点,文章词藻。 这就是我认为的文采考核几大要点,排名有先后,越靠上的,标准硬度越高,越往下的,地位越低,重要性越小。我也基本给出了标准,怎么判断作品在这几点上的合格度,什么是加分的表达,什么是减分的表达。 修辞技巧的判断是比较复杂的,有没有修辞技术很容易看出来,但是修辞技术用的好不好,却很难得到一致答案,好在,大部分读者都没有技术强迫症,除非写作爱好者,一般人不会特别注意文章的修辞手法运用是否得当。 而且,修辞技术的判断,很难通过硬条件来考察,通常是经过对比更容易发现优劣高下。 比如俞平伯和朱自清的同命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就非常有对比性,命题一样,经历一样,写作方式,和话题定位却有所不同,他们俩对于文字、对于修辞,有不同的领悟方式,感兴趣的,可以百度来两篇文章,做个详细的对比。 从我的角度说,俞平伯的作品应该是技高一筹的,他对于汉语言词汇量的掌握,修辞技巧的使用,还有情境感,寓怀感,都明显好过朱自清的作品了。 很多人对于文采的考量方式,流于末节,最看重词采,其次看重技巧,殊不知,这恰是文采要素里的最次点,因为这两项纯粹就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果没有“锦”底,也就是好的内容表述,那么那些“花”,就会显得恶心而不当了。 很多业余作家自习作文,最容易沉溺于第一句式表达,第二字眼遴选,这两项是最容易憋死人的地方,很多人,一辈子都走不出句式迷障,迷信句式的威力,喜欢cao用威力无匹的长句,把人吓的一愣一愣的,其实基本都是废料,因为长句表达上,容易过度渗入作者本人的情怀情思,极容易掠美于内容本身,显得表达华而不实,这一关,可以卡死很多人。然后就是更容易死人的一关,字眼。很多人,痴迷优雅的词语不能释手,一句话里,不用上它三五个优美字眼,那是睡觉都不能安稳的,真不知道你到底是作文呢,还是在玩字术。 好了,我的文采判断标准陈述完毕。所以就可以站在这个标准上,对网络作家的文采系数做一个划分了。 打个岔,汉语言字术最强的,我目前还是认为首推赵元任,如果没有赵元任的技术水平,建议一般人,轻易不要过度卖弄字术,赵元任大师的代表作如下: 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在无敌的赵大师面前,那些只会效仿古人,最爱随手卖弄几句“烟波浩渺,情怀茫茫”的网文“雅人”,就显得跟个光屁股小孩一样没差。你们那不叫文采,那叫词藻堆砌好不好呀。 我说过,给忘语的文采评分是78分,为什么打出这样一个分值呢? 首先就是考察他的表达值,忘语的文字内容比,在他状态好的时候,比值是起点第一高,同样的文字量,没见任何作者可以写出比他更多的内容来,这个方面是他的第一强项,也是奠定他获取较高分的最大优势所在。 其次就是考察忘语的行文风格,这里就开始一分二的看待了: 第一,忘语的优点,字段节奏平和稳定,句式表达上具有鲜明的写作个性,加分,找到了自己的语言风格。 第二,忘语的不足,字句重复性较多,字眼重复使用问题比较严重,减分,需要加强个人词汇量。 第三,忘语的优点,行文韵调定位明晰,文风温和清淡,读来如风拂面,激烈处也牵动人心,壮观精彩,加分。 第四,忘语的不足,文章节奏把握趋于单调,修辞技术的搭用不够。忘语目前处理文章节奏时候,喜欢用助词来辅助表达,这样就容易给文句增添冗余成分,其实最好的把握方式,是通过错落的修辞手法来掩饰节奏的变动,这样就能够完美的过度节奏变动。
起点很多据说文采倍儿强的大神,他们的汉字使用效率是极低的,语意陈述和字眼利用,没有形成一个让人满意的比率。还不如忘语,忘语是词汇量不足,但是他对于词汇的调动是非常积极的,能够充分使用词汇的张力来促进文章表达。他的汉字敏感度挺高的,这个就是成为优秀作家的一个资本,但是他最大的资本,还不是对于汉字的敏感度数。而是他的叙事能力,几乎无敌的叙事能力,但是需要状态,忘语有时候状态不好,写出来的内容,也会不够精彩。偶尔会显得空洞。 徐胜治的汉字敏感度数比忘语高,明显高很多,而且最强的是,这个人,词汇量也极其充沛。使用起来,汉字好像会听话一样,按照他的想法去自动排列,基本上,用通俗文学的标准去看,他对语言的使用,已经达到那种“妙手偶得”的程度了吧。 不过我之所以押定忘语总能超过徐公子,就是因为忘语的无敌优势,他叙事能力强,无人能比,这才是小说写作里最需要的东西,是比字术、句法、词采更要紧的一个东西。而且忘语在超强的叙事能力之外,他的文字敏感度数也不低,只是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主要就是因为词汇量的不足,他当前最要紧的还是需要补充自己的词汇量,但是不能通过阅读来实现,到他这个写作阶段,对于词汇量的补充,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主动构思,主动创造并且尝试以前没有使用过的词语,自己先“创造”出来几个,然后会发现,其实别人早就那样使用过了,然后就会自然进入词汇量的丰富期,完全不需要阅读培训来加强词汇掌握。他现在就是对于汉字的感情深度还不够到位,没有别的原因好说。 忘语现在的问题,就是写作胆子不够,如果他狗血大胆点,像猫腻那样不要命的大量使用自己根本驾驭不了的词语,估计很快能获得写作突破,但是那样很伤文章表达。 最好的办法,还是我说的,渐进式的尝试主动“造词”,忘语可以尝试自己编造一些,以前没有用过的词组出来,用到文章写作上,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